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芒种时节,河南各地开始收割小麦、抢种晚秋、管理早秋,进入“三夏”大忙季节。来到豫北一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那一望无垠的田野一片金黄,麦浪翻滚,一台无人驾驶小麦收割机在农机手的遥控操作下收获小麦。想想以前,得靠人工镰刀一刀一刀地割,现在有了这高科技,一天能收200多亩,效率真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地头,我还碰到了一个刷手机视频的青年人。他笑着说:“‘三夏’大忙时节,大家都来蹭流量了,农机生产厂家、摄影爱好者、媒体人都来凑热闹了。”我一听,哈哈,这小伙子还挺有商业头脑的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话说回来,这小麦无人收割机虽然号称“无人模式”,但也得有个农机手在边上用手机APP遥控操作才行。农机手需要时刻盯着手机APP,确保收割机顺利作业。这让我想到了小朋友玩的电动遥控车,也是得有个“驾驶员”才能开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保障安全作业,收割机还得在农机手的视野范围之内才行。就像小时候玩遥控车,一旦车子跑出视线范围,就得赶紧追上去找回来。一天能收200多亩,听起来很快,但咱们也得看看实际情况。如果地块分散、地形复杂,那机器的效率可就得打折扣了。再说,这还得看天气啊,要是碰到个刮风下雨的,机器还能正常工作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想看,这无人收割模式听起来多高大上啊,像科幻电影里的感觉,一个机器人在广阔的麦田里自由穿梭,收割小麦,那画面多美啊!可现实呢?还是得有个“驾驶员”进行远程操控,这不是跟玩遥控车没啥区别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啦,我不是说这种技术没用,相反,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收割效率。但问题在于,这真的能算作无人模式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真正的无人模式,应该是机器能够自主判断、自主决策、自主执行,而不是简单地靠人远程操控。就像自动驾驶汽车一样,它可以根据路况自主调整速度和方向,而不是司机在车里按按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现在的无人模式还有很多不足,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它的价值。毕竟,任何生产技术都需要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说不定哪天咱们就能用上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无人模式收割机呢!那时候,农民朋友就可以坐在自己家里,喝着茶,看着手机,等着无人收割机把粮食收回家了!让我们期待未来的科技,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