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本是好事,可以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去大山外面优质的教育资源和高水平教育,但一些不法商人利用了人们的善心,把它作为商业炒作,使这份善心变了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与乡村助学研学报告的目的不纯,都不是为孩子着想,这些披着“公益支教”的外衣,实质是他们的表演秀场,上万元的助学研学报告团团费,商家是赚的盆满钵满,参与者花费如此高昂的费用,从中获取他们所需的光环和镀金经历,有了这个光环,在申请海外留学、择校、评优、公考等获得加分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大山里的孩子并未受益,接受众多无资质的研学团,什么也没有学到,反而在情感上受到伤害。支教7天连走马观花都做不到,就是花钱买证书,真实想做公益支教也得有一年时间,哪怕是做一个学期也行,而且也需要资格审查,不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支教的,真正的公益支教还是需要的。及早规范研学市场,击碎“公益生意链”,还研学市场和大凉山一份清净,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