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碧波、栈桥,灵动的小艇飞驰其间,犁开洁白的浪花,游人的欢笑随着波浪起伏,形成一幅山、海、城、湾交融的魅力图景。

青岛栈桥始建于1892年,是青岛市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和著名风景游览点,一航局曾先后于1984年、2014年两次负责修建工作。今年初,一航局再次接到其改扩建任务,需要在栈桥上新建2座趸船码头,形成6个客船泊位,青岛湾栈桥码头项目建成后将为实现青岛前海一线“一程多站”式海上旅游提供高标准的码头运营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接到任务的项目负责人谭伟军却有点为难。“2月9日进场施工,五一劳动节对外开放,4月30日要建成交付,建设期只有81天时间。”谭伟军道明原委。2月9日,恰逢2024年除夕。项目团队在新年之际火速进场,当天即完成了1500平方米临建布设。

项目团队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项目位于青岛市核心景区,施工场地极为狭窄,不具备流水作业条件,每道工序必须接次施工,严重制约现场进度。加之2024年春季,青岛遭遇了50年一遇的连续强降雪,让这81天的工期雪上加霜。

面临巨大的压力,项目团队第一时间在项目外围找寻场地建立预制场、钢筋加工场,并设立专职夜班调度员,利用夜晚时间,加紧物资运输,解决材料进场“痛点”。“高峰时,连续3天进场1500吨钢材制作灌注桩平台,施工结束后2天内运出;紧接着又是3天进场2000吨上部结构施工材料。”夜班调度员孙文考记忆犹新。在他看来,这样的节奏,是对工作人员的经验和身心的极大考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项目团队倒排工期全面推进时,最后一排灌注桩施工却出现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坡道混凝土破除厚度已远超勘察数据,如果继续破除,后续用时无法预估,工期不允许了!”距离预定交工时间只剩15天,谭伟军在生产会上焦急地说道。按照原设计方案,需将原坡道处混凝土破除后进行灌注桩施工。然而,当时混凝土破除深度已超原勘察深度,继续破除将对工期造成影响。看着眼前已经压缩到极限的施工计划,谭伟军一时也没了主意。

就在大家进行头脑风暴时,技术主办王超提出了一个新主意:“都是混凝土结构,既然地质不允许,索性就不打灌注桩了,可不可以将灌注桩基础改为条形混凝土基础?既能省去拆除原坡道的时间,条形混凝土基础相比灌注桩基础施工起来还能更快。”王超的想法立即得到了认可。于是项目团队立即联系设计单位,经过精确计算,新方案完全满足施工要求。

就这样,项目团队锚定节点目标,水陆并举,顺利实现一系列关键节点,与计划工期“一天不差”。“关关难过关关过,步步为营步步赢。我们没有辜负业主的信任和青岛市民的期待。”回望过去的81天,谭伟军不禁感慨。(中交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