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资料来自原38军英模和部队材料以及黄谷柳同志组稿。】

本系列上一篇文章在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说起广西人,我们会管他们叫“老表”。说起广西出身的战士,大家可能会想起桂军之类的传说,到了现在,就连广西学生的军训都那么厉害;大家都认为四川和广西等地的战士“很能打”。今天我们来看一位真正“能打”的、在志愿军38军行列当中的广西籍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1年4月, 我38军113师338团八连在朝鲜西海岸驻防战斗的时候,补充进来一批新战士。

当大家“向右看齐”的时候,队尾有一个机灵的小个子战士,他使劲儿挺着自己的胸、昂着头,满脸满眼都是自豪的笑。连长走到队尾,低下头和蔼地问他:“小鬼,你多大了?”

韦忠义楞了一秒钟……在老家村里,为了能够参加志愿军,他谎报了年龄,说已经年满18岁,其实他那会儿刚过16……可是他现在已经到了英雄的部队,可不敢再“撒谎”了,他想,“既然已经出国上了战场,应该不会再把我退回去了吧……”

我们现在的人知道为了参军上学或者是进行一些选拔的时候,谎报年龄是不可取的,可是在那个时代,祖国的优秀儿女们为了上前线杀敌报国,根本不在意自己稚嫩的年龄和宝贵的生命。

韦忠义想到这儿,又挺了挺胸,抬起脸大声说:“报告连长!到今年12月底,我就满17了!”

“那这样的话,你现在才16岁零四个月呀,对吧?”

“不!差八个月就满17了!”

在他的年龄上,小韦总是往高里说,他觉得“快17了”听起来比“过了16”要多一点儿;但是无论如何他确实站在队尾,万分羡慕那些来自北方的高大战友们。

他心里暗暗使劲,绝不能落在人家后边儿。既然已经到了部队,连长当然不会把他退回去,只是作为老大哥,担心这个南方来的孩子受不了艰苦的战场条件,因为爱护新同志是我们部队的优良传统。

连长非常欣赏小韦说话准确干脆又忠厚老实,就问他说,“你知道上朝鲜是干啥来的吗?”

“我是打仗来的!”小韦脸上变得无比严肃,他生怕连长小看了他。

“说话倒蛮干脆!”

连长对二班的班长范茂芳说:“行军帮他扛扛枪,把背包放在手推车上,照顾照顾新同志。”

“是!”

小韦这时候嘴都快撅起来了,他很感激这种关心爱护,但是又觉得这是瞧不起他。

范班长晚上跟他谈话,问他为什么想到部队来?

小韦说,“1950年,咱们的祖国多危险啊!我们老家来宾县的土匪恶霸比狗毛还密,他们白天就敢去抢政府粮仓,敢杀人放火……他们还谋害革命干部,老百姓不敢出门儿……国内正在剿匪,美帝野心狼又打过来了!前有狼,后有虎,只要是个中国人,就得起来干!要么是去打土匪,要么就是抗美援朝!这就是我志愿参军的想法……”

班长又惊又喜,发现这个年轻战士人小志气大。小韦小时候给地主干活儿,还抽时间学过文化,也认识不少字。到了部队,新老战士之间有包教保学合同,实行新老互助,共同进步。范班长下定决心要把这个兵带好,他把自己多年打仗的经验心得都教给小韦,告诉他,“在任务到来的时候要负起责任,为我们连队创造新的荣誉。”

小韦没有辜负期望,他辛勤练兵、通过考核,变成了一个好枪手。他不仅是作战技术,还有平时的工作作风都很棒,小韦以诚实谦虚、好学、友爱、一丝不苟的精神赢得了同志们和首长们的信任、喜爱。

1952年4月20日,志司总部令38军将西海岸防御交接给42军,并且接替该军铁原西北的梧桐里以东、330.5高地以西的阵地防务。38军随即第二次返回前线执行阵地防御任务。38军与42军交接的同时,和友邻部队15军商定了结合部的问题,因为结合的地方是个平地,两军防御阵地相互交错,这样就有双层防御。在防御战当中坑道既是阵地,又是宿舍,条件极其简陋,敌人又日夜攻击;赶上夏天雨季能爆发洪水,工事很容易冲毁,甚至高大的军马都能被淹死,人员也有伤亡。我军就在这种条件下坚持作战防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2年6月22日,小韦所在连队遇上了残酷的激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铁原西北有我们一个后方基地,铁原的安危直接关系到战场的全局,38军积极配合友军部队进行血战。

铁原的敌人用一个营以上的兵力攻击38军一个连,并且在战争狂人范弗里特的指示下投了不计成本的炮弹。

【名词解释·“范弗里特消耗、范弗里特弹药量”:唯火力制胜论的一种,意指不计成本地投入庞大的弹药量进行密集轰炸和炮击对敌实施压制和毁灭性的打击,意在迅速高效歼灭敌有生力量,使其难以组织有效的防御,最大限度的减少己方人员的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以前介绍过什么叫范弗里特弹药量。⇧

“范弗里特弹药量·Van Fleet load”,范弗里特在三八线上就这么做过。

2连在323.1阵地前面的无名高地进行着残酷的激战,弹药用完了之后转入坑道,地面上的阵地暂时被敌人夺去。天亮以后小韦他们的8连奉命反击、支援2连。

一排长池广德带队出发,大家机动灵活,穿过四五里炮火封锁,可敌军在这个点上安排了两个排还有重武器……同志们分两个箭头插入敌阵地,由于炮火猛烈,我军受到不少损失,马副排长也受伤了。小韦到二连指挥所打电话报告上级,上级指示一定要把无名高地抢回来。范班长带领2班从右边上,池排长自己带1、3班从左边上;机枪班负责掩护。

范班长的三个小组把敌人压缩到了山头,激战数次,范班长、副班长张建民和很多同志都负伤了。小韦他们把伤员们都抬到下面等着担架队来。范班长胸部中弹,伤势很重。他咬着牙拼命拉着小韦的手说:“咱们不能在一块儿了……你能负起责任来吗?”“班长,你没事儿的,你放心!”班长最后努力说“共产党万岁……”就在小韦怀里闭上了眼。

那个蹦蹦跳跳的小个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告奋勇的代理副班长韦忠义!他把战士王家桂拉起来,又找到江培方和刘百定,发现阵地右边只有他们四位了……枪弹还在身旁呼啸着,炮弹轰炸带起的砂石飞了好几丈高。在烟尘中,四位同志的身影显得无比坚毅。

“咱们排长正在左边作战,咱们要给班长报仇!” 同志们搜集了敌人扔掉的自动步枪和一些手榴弹,准备把正面阵地两百米宽的区域夺回来。

他们自身处于左右和前方三面有敌人夹击的危险境地,敌人约有一个排兵力排着扇形队伍向前逼近……

小韦飞快思考了一下,告诉同志们先不要开枪,敌人离近了之后,大家猛甩了一阵手榴弹……于是这样粉碎了敌人第一次反击。

小韦还告诉大家要瞄准穿红背心的,因为他们是指挥飞机轰炸的地勤……又有隐蔽在阵地上的敌人朝我军背后打冷枪,小韦带着大家赶紧转移,一边搜索剩余的敌兵,一边避开了敌人的排炮。

敌军每次重新组织进攻的时候,吵吵嚷嚷、声音非常大,很快就暴露了目标。小韦他们适时反击,等到敌人第四次进攻的时候,池排长带人赶回来了。敌军发现没捞到什么好处,最后只好出动了五辆坦克来掩护他们进攻……最后敌人还是带着尸体灰溜溜地下去了。

这场战斗我军消灭敌人400多名,小韦一个人就杀敌25名。在最危险的关头,他勇敢担负起了一个志愿军战士应负的责任,打得勇猛沉着,机智灵活。他在夺回和巩固阵地上、在粉碎敌人的进攻和夹攻上和在救援坑道作战的兄弟部队上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次战斗刚结束,组织上就给他评了战斗二等功。

小韦的事迹鼓舞了无数的新战士,而且也激励了无数的老战士。大家都发自内心为他高兴。1952年12月15日,在三八线的阵地上,113师召开了隆重的庆功大会。师里有16个人被请到主席台上来领奖。

同志们纷纷议论,“他比潘天炎(我们介绍过的英雄)还年轻,他真了不起呀!”“在最困难的时候负起责任来,他真值得我们学习!”“去年站在队尾,今年就是大英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在热烈的掌声中,小韦胸前挂着奖章和大红花,给大家做典型报告。对他自己的功劳,他讲得非常简略,非常谦虚。他说一切的功劳和荣誉都属于党和上级的英明领导,属于流血牺牲的烈士们、还有他的老班长范茂芳同志和其他同志的帮助鼓舞……说到了牺牲的老班长,眼泪堵住了他的声音,半天说不出话……

英模们的坚定信仰、优良传统、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在英雄部队中代代传承、永远保持并发扬光大;这就是我军永远制胜的法宝。

(未完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