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一部名为《舟舟的世界》的纪录片,让一个患有唐氏综合征的患者舟舟一夜成名,看着在舞台上,挥舞着指挥部的舟舟,大家称赞他是“天才指挥家”。

顶着这样的称号,舟舟曾经创下一年演出高达168场的“惊人记录”。不少世界级名人,纷纷跟舟舟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殊不知,关于舟舟的谎言在隐瞒了22年之后,终于还是没逃过公之于众的命运。只是大家没想到的是,这一切都是从舟舟父亲胡厚培的一句:“舟舟永远不可能达到,一个指挥家所应有的素质和造诣。”而展开。

那么,这个谎言究竟是如何开始的,为何大家深信不疑呢?舟舟又是如何消失在大众视线范围内的呢?

上天最大的玩笑

1978年4月1日,就在西方国家庆祝愚人节的时候,中国武汉的一所医院,正见证着上天开的一个玩笑,因为这一天,一个名叫胡一舟的唐氏综合征孩子出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孩子的出生日期只是一个巧合,是人力所无法控制的,但是却依旧改变不了小舟舟悲惨又坎坷的一生。

生下一个唐氏儿,对于舟舟本人和家庭来说,都是沉重又悲惨的事情,不过,舟舟也是幸运的,因为舟舟有一个不愿意放弃,且全心全意为他付出的爸爸胡厚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所有国人家长的感观中,学习音乐并不是什么好的出路,但是胡厚培却靠着音乐,留在了武汉歌剧院,成为了一个端上铁饭碗,并且有编制的大提琴演奏家。

而舟舟的出生,其实也一直都是父母的期待。不过现实却在舟舟出生这一天开始,就给这个家庭开了一个玩笑,出生在愚人节的舟舟,从很小就被查出,跟常人婴幼儿不一样。

经过检查之后,医生只能带着同情的目光告诉胡厚培:这个孩子是唐氏儿,这辈子都不可能跟正常人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不其然,舟舟经过智力测试,智力得分只有30分,相当于两三岁小儿的智力水平。对于儿子这个情况,胡厚培自然是不甘心的。

可是,谁不想自家的孩子聪明伶俐,进来有出息?除了这个担忧之外,胡厚培对于孩子也有着担忧,那就是自己终有一日会老去,自己跟妻子去世后,舟舟由谁照顾呢?

为了这个一辈子都需要人照顾的儿子,胡厚培只能自私的生了二胎。家里有了新成员之后,胡厚培跟妻子商量一个人负责照顾一个,于是,胡厚培从舟舟三岁开始,就把儿子带到了乐团玩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当胡厚培参加排练的时候,舟舟不吵不闹,一个人静静的待在一旁发呆,就像是忠实的观众,内心只有音乐。

一开始,看着不吵不闹聆听排练的舟舟,胡厚培并没有在意,觉得自己儿子太懂事了,可是随着日子的流逝,舟舟有了别的反应。

一次,胡厚培所在的乐团,正在全力配合一首乐曲,而小舟舟却兴冲冲的跑到了指挥台上,对着乐手们挥舞手臂,俨然就是一副指挥家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这里,胡厚培才意识到,自家儿子是对指挥家感兴趣,并且愿意模仿指挥家的动作。对于儿子这个反应,胡厚培非常的高兴。

小小指挥家

看到以往一直呆呆的,对于外界没有反应的儿子,突然对指挥家感兴趣,胡厚培是喜闻乐见的,于是,胡厚培特意找到一根筷子,塞到儿子手中当指挥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里有了指挥棒的舟舟,并没有丢掉筷子,反而随着音乐声,不由自主的挥舞着手中的指挥棒,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里。

看到儿子真的喜欢,随着在乐团的耳濡目染,胡厚培特意给儿子定制了一套燕尾服,并且在舞台侧方的一角划分出一块地方,让儿子肆意的挥舞指挥棒。

于是,武汉舞剧团市场会出现这样一副场景,那就是乐手们随着指挥家的指导,缓缓的音乐流泻而出。而舞台的一侧,小舟舟也随着音乐挥舞着手中的指挥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对于舟舟,乐团里的其他人多少都是同情的,毕竟,舟舟跟一般孩子不一样,而且平时不吵不闹,十分的安静,所以,对于每次彩排的时候,都有舟舟的身影,大家完全不会在意。

而舟舟因为性格的原因,只要有音乐响起,不管是在广场上,还是到商场里,舟舟都会随着音乐响起挥舞手臂。

也许是在乐团的时间长了,舟舟对于音乐也有了熟悉感,尤其是听到了熟悉的音乐,舟舟的指挥总能够十分到位,该停的地方分毫不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儿子沉浸在音乐中,胡厚培自然是开心的,比起无所事事整日发呆的舟舟,这样的舟舟看起来活力四射,即便是舟舟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胡厚培也很是满足。

最佳素材

1997年,导演张以庆打算以贝斯手为主角,拍摄一部纪录片。所谓纪录片,就是用镜头记录一个贝斯手的日常。

经过介绍,张以庆来到了武汉歌剧院。本来素材订好了,只要人员和录像团队就位,就可以开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知,提前到歌剧院踩点考察的张以庆,却看到了奇怪的一幕。当天歌剧厅里正在彩排一首乐曲,可是舞台的一侧,却有一个小孩对着乐手们挥舞手臂。

当时张以庆很疑惑,明明舞台上有指挥家,为何还要配备一个小孩在一旁指挥呢?出于好奇,张以庆想要了解详情。

得知了舟舟的情况后,张以庆灵光一闪,是呀自己来到武汉歌剧团,就是要拍摄纪录片,不管是贝斯手还是指挥家,记录的内容才是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如正常的贝斯手,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孩子,如此的热爱音乐,是多么的有看点?想明白这一点后,张以庆决定,自己拍摄的纪录片,就以舟舟为主角。

听到张以庆决定以舟舟为主角拍摄纪录片,胡厚培怔愣了一下后,内心充满了纠结,非常的害怕儿子被曝光后,受到异样的眼光,被网暴被伤害。

可是看着兴奋的随着音乐舞动手臂的儿子,胡厚培最终还是同意了拍摄,对着张以庆说:我希望你能拍好,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残障人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胡厚培的应允,张以庆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拍摄,但是舟舟智力有限,根本不懂得如何配合,也让张以庆的拍摄增加了不少难度。

对此,张以庆并没有抱怨,反而觉得这样的片子更加的真实,更能够让观众认识了解舟舟。当然,为了这部片子,张以庆更是斥资八千元购买了收音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经济不发达的九十年代,八千块几乎是一家人一年的工资了,担心舟舟把收音设备丢了,张以庆更是无时无刻都要盯着舟舟,生怕一个不注意,舟舟就丢了设备。

十个月之后,张以庆收录了2100分钟的珍贵素材,最终在后期剪辑师的精修下,张以庆拿到了53分钟的纪录片。

一夜成名

1998年5月,张以庆的纪录片《舟舟的世界》在湖南卫视上线。这个内心世界只有音乐的孩子,感染了无数人,舟舟也凭借这部纪录片一炮而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纪录片开头的一句话,更是引发了全社会的思考。当时张以庆说:一切生命,都具有尊严。

很显然,这句话对于舟舟这样的特殊群体来说,十分的贴切!一夜爆红的舟舟,虽然不懂得人类的人情冷暖,可是他的故事却引来了央视的关注。

最终,央视决定把纪录片凑够一个小时,然后分成上下两部,在央视国际频道播放!有了央视的润色和影响力,舟舟的故事火遍全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舟舟更是受邀参加央视残联春晚,在举国上下的面前,进行的释放自己的音乐天赋,虽然,舟舟已经在武汉歌剧厅演奏了上千次,其实,这是舟舟第一次登上独自一人登上舞台。

舞台下的胡厚培,全程紧张的看着儿子,直到最后一个音符演奏完,而舟舟的指挥棒也停止指挥,胡厚培才放下心。

自此之后,舟舟又受邀跟中国芭蕾舞剧院交响乐团合作,在万人大厅里演奏的舟舟,让胡厚培揪着一颗心,生怕儿子收不住手。所幸,舟舟做到了!

因为这场演出,舟舟一战成名,被观众们称为——天才指挥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名之后的舟舟,不仅引来了世界级的明星关注,更是跟不明星合影留念!走到哪里,都是焦点的舟舟,受到的邀约也是越来越多。

彼时的胡厚培没想到,这个自己需要精心呵护的孩子,有朝一日,能够靠着演奏,赚取生活费,而且巅峰时期,更是能够演出168场,平均不到三天一场的演奏,让舟舟也成为了年入百万的“网红”。

消失的舟舟

不过,这样辉煌的日子,来得快去的也快,2006年,舟舟母亲因为罹患癌症离世。随着舟舟妈妈的去世,舟舟也逐渐的消失在了大众的视线范围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失的舟舟究竟去哪儿了?

其实,舟舟的消失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这个世界上,少了一个真正疼爱他的情人,胡厚培害怕儿子因为忙碌,步了妻子的后尘。

另一方面,舟舟如此频繁的演出,容易造成审美疲劳。所以,艺术团的演出也在逐渐减少!既然艺术团不需要舟舟,胡厚培索性带着舟舟离开了艺术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离开之后,胡厚培也曾经收到一些公司的邀约,有人提出可以出资给舟舟创办一个舟舟交响乐团。让舟舟继续自己的表演事业。

不过,胡厚培很快就发现,这不过就是资本家的变相捞钱手段而已,不过就是为了压榨舟舟最后的热度换取流量罢了!

不愿意让沉浸在音乐世界的舟舟,沦为资本家赚钱的工具,胡厚培只能快刀斩乱麻,在2013年狠心的解散了舟舟交响乐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之后,胡厚培父子俩的生活回归了平静,没有了关注,也没有了演出,但是这种平淡的日子,胡厚培并不后悔。

就在胡厚培想着平静的陪伴儿子到最后一刻的时候,儿子舟舟的体检报告,让胡厚培的心又揪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舟舟被查出患有肺癌,拿到检查报告的胡厚培,内心波涛起伏,担心儿子像妻子一样,如此突然的离自己而去。

为了挽救舟舟的生命,胡厚培带着儿子入院治疗,从化疗,放疗,再到吃药,最终,胡厚培孤注一掷,给舟舟用中药调理了一年时间。

最终,舟舟身上再次出现了奇迹。吃中药保守治疗一年的舟舟,体内的肿瘤居然消失了!而舟舟恢复平静生活后,没了工作没了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天生残疾,没有生活自理的能力,如今已经42岁的舟舟,跟众多普通的残疾人一样,领着每个月600元的补助生活。

一场隐藏了22年的谎言

随着舟舟的消失,质疑的声音也接踵而至。有人说,如果舟舟真的是天赋型选手,那么,就不可能让观众审美疲劳。

对于这种质疑,有人赞同也有人不赞同,但是质疑的声音出现了,自然也引发了不少人的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这场隐藏了22年的谎言,在胡厚培这个父亲的口中有了答案:舟舟,永远不可能达到一个指挥家所应有的素质和造诣。

简而言之,舟舟所谓的“天赋”。是长年在乐团的耳濡目染。而纪录片其实也是一个误导,大家只看到了挥舞着指挥棒的舟舟,不了解的是,舟舟并不是常人,虽然被培养出了一点乐理,但是只限于熟悉的乐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意思就是,舟舟所能指挥的演出,都是舟舟熟悉的乐曲,那些乐谱,还有陌生曲子,舟舟也许根本不懂得如何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