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在众多的谍战影视作品中,老上海的豪宅往往是典型的海派风格装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什么是海派风格?

如果你在生活中没有实际的接触过海派的装修风格,那么可以到电视剧中寻找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融入了开埠以后来自西方欧美地区的各国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属于上海的独特文化。

这种文化的特点是吸纳百川,勇于创新。吸纳不等于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复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创新精神,洋溢着创造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派建筑特色核心是海纳百川,上海海派建筑特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大家风范。它将西方住宅文化与本地居住理念融合进建筑设计中, 除了汲取外来先进建筑文化外,还充分体现出了地方建筑文化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海派家具

早在1291年上海建县时,上海的家具制造业就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规模;至明代,随着江、浙地区经济的繁荣,上海传统家具制造业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成为苏式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孕育海派家具提供了土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42年上海开埠后,西式家具随着西方文化的渗入渐渐进入上海上层社会的生活当中,由起初的海外购入发展成后来的本土仿制,并在仿制的过程中混入了许多中国传统家具和上海民俗家具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64年以后,虽然上海租界的人口主要是华人,但随着西方工商人士纷纷来沪办业经商,并在租界陆续定居。有的随家属一起带来了他们西方家具,有的通过洋行购置进口家具,有的则是提出样式和要求来沪定做家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专家将海派家具描述为以清代家具为母,以西洋家具为父,杂交而生的家具,海派家具改良了明清家具以床榻、几案、箱柜、椅凳为主要格局的模式,引进了沙发、衣柜、梳妆台、多宝格等新式家具,改变了中国家具风格的走向。

· 自成一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世界现代家具发展史上出现过三次中西风格大融合,在这期间成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家具作品,比较著名的就是19世纪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中西风格家具和民国时期的海派家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式家具在上海家具作坊的制造过程中形成了本地特色;中式家具在模仿西式家具的同时也不乏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派家具没有西方古典家具的豪华气派,它造型较为灵巧,线条较为简洁;也没有西方古典家具的精雕细琢,它雕刻比较简单,纹饰比较单薄。

有一些海派家具是纯粹的模仿西方家具风格,而有一些家具是借鉴西方家具风格再与中式家具相结合进行创新而成就的全新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派家具”风格,不是“西洋家具”,也不是中国传统家具,它形成了自己完整的体系以及时尚的风格,具有独特的典型特征。

· 风格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派家具最主要的特色是注重家具的实用性,强化家具使用的功能性,推动了卧室家具的发展,涌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品种,例如大衣橱、五斗橱、床头柜、转椅、玻璃橱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派家具在表面装饰上也‘有自己的个性,它较为典雅,素简中见繁丽,不像广式家具一味追求雕琢,而是以块面结构为主,施以局部纹饰;有一股灵气。也不像苏式家具那样注重程式,显得较为灵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材料结构上,海派家具保留了传统红木家具的工艺特色,首先是用材考究,其中交趾黄檀是首选,花梨瘿常用于镶嵌;其次是结构严谨,仍保存着传统的榫卯结构和攒边打槽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說明|本文为诗意生活美学编撰,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