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北京高考作文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2)略。

(3)请以“月的独白”为题目,用月亮的口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月的独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尘尘

举杯相邀

乘风而来

前尘过往里的才子词人

请在长安 在秦淮

在短松岗

在春江边

等我

如果拼却一醉不够

给你会须直饮三百杯的酒量

扶摇直上九万里

与我起舞共翩跹

是你吗?

在天涯共此时的海上

在波心荡漾的二十四桥?

在春江月夜的花下

还是在月上柳梢的黄昏?

来!愿逐月华流照君的人

请披上你我蹁跹影惊鸿的千年月光

勇敢去找

心爱的人

卷评:尘尘刚发出来,悟悟便评价“步步用典”,细一看去,果然。

写诗需要一点灵感,会有“眼前有景道不得”的焦虑,考场上提笔赋诗,想想就令人捉鸡。

这时,用典是一个好的、讨巧的办法。与其来一着天外飞仙,不如直接上一桌全聚德,飞仙你不识,鸭舌、鸭肝、鸭胗总认识吧?

尘尘的诗中,粗略看了下,有李白《月下独酌》《将进酒·君不见》,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九龄《望月怀远》,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如果长安、秦淮也算的话,便可再加上“长安一片月”“烟笼寒水月笼沙”,基本上都是有月相关的诗句。

虽然引用得多,但基本还把事情说清楚,是月邀请这些才子词人痛饮后再出发。

缺点也有,用典多,主题冲淡,不似独白,却是开PARTY的邀请。

但如果在考场上能以此成卷,足够令阅卷老师惊讶,可给予相当的加分。

02 健仪

“银光如潮,漫过沙海的萧条,旧赌坊 传来胡笳调……”

好熟悉的旋律

我俯首看

哦,是你们

在跳《月下舞姬》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栩栩如生了起来

她,她,她

“忽然抬起 梨花带雨 含泪的眼角 长袍下应有 袖箭一缕 且惯用双刀”

看得我倒吸一口冷气

而你们

是那么欢喜翩翩起舞着

我多情了

人间不知

“斜月惊睡浓 又闻深庭歌动……”

一段时间不见

你们又穿起漂亮的舞衣

跳起《一梦惊鸿》

网红调来了

“惊鸿歌一曲心口婉转与谁听”

我在听啊

高高在上

你们瞧不见我

而我每次看见你们

抬头 都牵我全身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当时歌一曲

纷纷飞花到如今

我羡慕你们

孤怜我自己

人间虽有悲欢离合

却幸而有情

而我 冷清悬挂

道是无情

人间有几人

知我有情

与我对酒当歌时

就知道了

卷评:健仪在诗中引用了两首歌的歌词,用来烘托气氛,搭建结构,和用典一样,也是个好办法,既给了诗句旋律的氛围,也营造出了下界热闹的场景。

天界的凄清与人间的喧闹形成对比,然后月亮低声呓语,哀叹自身境遇,无人可知,只能对酒当歌以排遣。

这首诗好在切中主题,体现了“月的”“独白”,符合自然法则,也体现了一定的人生境遇、感触,很不错。

题目要求150字,现在290字,可再做调整、精炼,先放再收。

03王腊波

我已启程。带上的清辉,

仍在嘤嘤,还带上我的嫦娥,

高高的桂树,洁白的玉兔。

每天晚上,天空宁静,

像每晚诵诗一样,书房里阵阵书声。

那些爱我的人依然爱我,

诗人写我还会永恒。

在我照过的书房,

思乡人还在低头徘徊……

我已启程。不会孤独,

我有嫦娥、桂树,还有洁白玉兔,

我有宁静的夜空,

带上的清辉依然如小鸟嘤嘤。

卷评:腊波这首写得清爽可爱。

诗不长,以一句“我已启程”引起,将与月有关的清辉、嫦娥、桂树、玉兔一并捎上。

这一次,月亮不再清冷,而是关心着下界的读书人和思乡客,还有为月写诗的人,他们日常挂念着月亮,这一刻,月亮也挂念着他们,切题。

第三段又以“我已启程”复叹,直言“不会孤独”,结构整饬中有变化,让这份独白轻盈自在、自信洒脱,可予高分。

04 童画

我终日围着地球旋转,不觉得腻,孤独更谈不上,在浩瀚无垠的太空里,有无数迷人星星与我为伴。我渺小,如一块玉佩,要借着太阳才能显现几分姿色,但我并不寂寞。每个夜晚,地球人都会邀请我喝酒,对着我吟诗,允许我入梦为伴。我也欢迎他们来我这里做客,或者能拍到一些美图,或许能满足一双渴望探索的好奇大眼睛。

卷评:童画选择了一段抒情文字,我略作调整,主要是删除了“但是那些驾着飞碟,玩星际旅行的朋友时常会向我抛个媚眼”,原因是题目要求150字以内,删除完之后,正好150字内。

童画姐姐给了一点儿惊喜,比起腊波兄,表现出更多童话色彩。不长的一段文字中,交待了地月太阳的关系,重点落在月亮与人的交接,从月亮的视角表达了对于人类的喜爱,让人想起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结尾处,原来童画姐写的是“能满足大家探索宇宙的愿望”,觉得有点儿平,自作主张改为“能满足一双渴望探索的好奇大眼睛”,似更形象,一并说明。

05 王琳

十年前

人们喜欢仰望我

白天寻找我的淡漠

夜晚求助我的皎洁

现在没有人需要我

他们手里握着

星星,月亮,太阳

时光如水

冲淡了我的光

卷评:王琳这篇写得简短有力,有一处允许我猜测一下。

诗人写“他们手里握着/星星,月亮,太阳”,这里人们手里握的,可能不是天体,而是现代人天天都离不开的手机(也可能是其他要物)。

这里有一层讽刺意味,现在我们夜晚下楼多是手里拿着手机,放个歌,听个相声,甚至刷视频,有多久我们没有抬头看月亮了?

这么解释,开头的“十年前”也有了着落,大致是说智能手机出现前吧,可以再早一些。

不知有没有猜错,也建议诗人在线索方面给得更明确些,让判卷老师给分给得更痛快些。

06 一以贯之

长空浩瀚一星球,

亘古生来伴地游。

万里曾弹神女泪,

千年更寄故乡愁。

逐波款款含情夜,

穿雾迢迢欲语眸。

倾意驱光酬日照,

不留璀璨任荒丘。

卷评:一以贯之兄,您这样写高考作文,会把老师逼疯,哈哈,看不了,这怎么看,这谁能看?

首联点明月亮的时空位置,颔联“万里曾弹神女泪”应指嫦娥,李商隐有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千年更寄故乡愁”,想来李白的《静夜思》最符合,再多想一步就是徐小凤《明月千里寄相思》。颈联两句全是景语,景中有情,含情夜、欲语眸,诗中读出词的感觉。尾联两句有“事成拂衣去”的洒脱,月光本由阳光反射,完成工作后即离开,不会刻意停留。

相较其他作者,一以贯之兄的这首显得从容、冲淡,也有温婉与决绝的冲突,读之有味。

只是不知,高考判卷老师会给多少分数。考场上想使用古体的诗词赋等形式,还是要慎重。

07 乐悠然

凝望你蓝色的脸

拥抱光明

也容纳幽暗

见证海枯石烂

惯看沧海桑田

长相守

相看两不厌

卷评:一看蓝色的脸,首先想起阿凡达,但又一转念,不对啊,这不就是月亮眼中的地球么?

乐悠然这个起句有冲击力,将人带入了月球视角,加分。

接下来,以亲历者的身份,介绍月亮与地球关系,月亮对地球的观察,分寸感很好。

结尾两句,略显平铺,没有意外之处,难道是因为起句太好了,提高了阅读者的阀值么?

略短了些,感觉情还没抒透,歌手嘴还张着,乐队先撤了,可以考虑再增加些容量。

08 黄林尧

每个人都在

叫卖我。天啊

不分季节

即使是客乡街边小贩

也挂着纸皮

写着家乡特产

又大又圆

卷评:哈,这首诗难坏了我这个判卷老师,开始以为是月饼,但写着不分季节,又以为是脐橙,因为作者是赣州的,但也觉得不太妥当,橙子生产也是要季节的嘛。

于是,小声问了句,林尧答:是月亮。

如此便通了,如此便明白了,是我自己想多了。

对于每个想家的人而言,自然是家乡的月更大更圆,因为那是家乡的特产。

创意满满,一个有趣的场景,让月亮用类似心理活动的形式,写出了一段内心独白。

线索可以给的再明确些,给阅卷老师几分面子嘛。

09钢火熊诗

六月的夜,黑色的幕帘缓缓拉上。

注定的离别开始上演。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在上演着生与死的流动。

哗哗的溪水在体内不停地流失。

音乐停止演奏。飞鸟回归树林。

我的升起,万物落下。

我是一双清澈的眼睛,悬挂在天上。

清洗过的光,是一道道溪水。

我与万物之间,有溪水流动。

年轻的一对对恋人,他们不想那么快作别。

他们都有望向对方的一对眼睛。

犹如一双仰望我的眼睛,清澈的眼睛,

——也仰望过父亲母亲,也仰望过遥远的故乡,

他们的眼睛之间,有光流动,有溪水流动。

而他们终将作别。

流动在他们之间,永远是一条条溪水。

一道道光。

卷评:每当悟悟能写出一两个正常句子,都要为他叫好,他以前可是太不正常了。

考试时,阅卷老师不会管你的过往,只会看这一首写得如何。

这位考生的第一段,气氛拉得很满,让人感觉有大事要发生,第二段也没让人失望,“我的升起,万物落下。”很棒,写出了气势。

再往下,第三段,开始有些拉胯,“我是一双清澈的眼睛”,这个“一双”可改为“一只”,确实是单数,“悬挂在天上”可直接删除,后面几句还好。

第四段,引入恋人们的不舍,他们的眼神,让月亮想起来一些似曾相识的画面,这个联想也好,从眼前穿越了时空,引入更多画面,对父母的,对故乡的。

第五段结尾也还好,呼应第三段的光与溪水,算是收束住了。

整体气势有,画面感也出来了,部分细节欠打磨,字数超了,扣分。

请悟悟同学在估分前尝试将本篇作文压缩到150字以内。

10 桥秋羽

初一是群星璀璨的夜晚,

我把舞台让给星星,

让星星尽情的发光。

我把自己的光缩小。

缩成一把带着微光的镰刀。

这样我收割了忧伤,

也收割了情人眼里的遗憾。

十五是我最丰盈的日子,

我会带着嫦娥和玉兔去人间走一趟。

我们穿过高山穿过丛林穿过古老的村庄,

把光借给守山人和夜里偷田水的悯农。

借给夜跑的热血青年和热恋的眷侣,

让他们所有的付出都有收获和补赏。

我们穿过大海穿过黄河穿过冰雪银川。

把光借给思乡的故人和浪漫的诗人。

借给堆雪人的顽童和洁白的花瓣,

让他们留下澎湃的诗句和无暇的梦想。

卷评:桥秋羽的笔下,月亮不是自怨自艾的小透明,而是带着嫦娥、玉兔四处游玩,与诗人、雪人为伍的社交达人,看得让人眼前一亮。第一段蛰伏,第二段狂欢,第三段文艺,每段都有自己的意思,设想得也巧妙,可予加分。

不过,看到这里判卷老师心里一寒,题目是月的独白,怎么成了社牛宣言了呢?

桥秋羽说这首诗是之前写的,于是这也是考场上要面对的问题。

我高中数学老师曾经说过,那种似曾相识的题目其实有点儿麻烦,好像做过、似乎轻车熟路,用了之前的思路、定理,但做出来之后,却可能有削足适履的感觉。

此一处,请秋羽同学关注。

11 心愿

月亮

借微风的手

在我心上

盖了一枚印章

湖面上

泛起的涟漪

是月的

独白

卷评:一看心愿这首,有点儿皱眉,因为题目是“月的独白”,这首当中直接出现了“是月的/独白”这样的字句,似有不妥。

写诗如同制谜,诗的内容如同谜面,诗的标题如同谜底,谜底和谜面如有重合之处,味道便差一些。当然,如果使用得当也不是问题,只是原诗较短,标题入正文占了两行诗,不太合适。第一段的印章和第二段的涟漪,关联也不大。

试改了一遍,把视角换了,请参阅。如下:

借微风的手

在你心上

盖下一枚月牙印章

怕你看不清

又在湖面上

掀起一片

光亮的涟漪

12 DH

我按时巡视人间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

追逐我完美或残缺的影子

卷评:DH采用了三行诗的形式,言简意赅,道出了月与人的关系。

月亮只是按时巡视人间,而人们却把月亮当成目标,追寻它阴晴圆缺的影子,一来一回,形成一种错位,很有味道。

月有了,独白的味道不是特别浓。

13 方政

照临夜晚不是我的主意

阴晴圆缺不是我的选择。

在天体旋转中将误解的阴影

渐次投向这蓝色行星。

不发光的被当作发光的

没有感情的被当作有感情的

误解成诗、入画,又入梦。

我目睹见证夜晚的狂欢

我是异乡人心底思念的家园。

而我的出现,从不高冷、凄清

只是习惯了与包括你在内的

万物,保持引力距离。

卷评:调转身子,给自已评判。

首两句有劲儿,是谁创造了月亮,为何在夜晚出现、有阴晴圆缺,恐怕月亮也不会在意。当月亮绕着地球旋转,月光渐次投射到地球各个区域时,人们开始赋予月亮各种含义,甚至将其写入诗歌、画成油画。

“不发光的被当作发光的/没有感情的被当作有感情的”,这里既是指月亮,又是指某些人,以拟人化的口吻似嘲讽,又似戏谑,将人们投射在月亮上的感情当做误解来处理。

结尾两句,似在讲万有引力,但也表明了一种与任何人保持距离的人生态度,以及不解释的固执。

优点在于灵活地从月亮的视角以及天体物理常识,写出了月地人的关系,切题,表达准确。缺点就是有点儿一直端着,似在咬牙写诗,不够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