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霞山举办的“保护世界遗产建设美丽中国”主题活动中,小朋友体验丹霞红豆艺术饰品制作。

唐音丹宣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江门赤坎古镇的骑楼下,参加龙舟表演赛的腾龙御风龙舟队队员体验当地特色的龙舟宴。

南方日报记者杨兴乐

申红洲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郑琦)6月9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门主会场暨“非遗匠心·侨都风物”非遗市集活动在江海区下沙公园落下帷幕。此次非遗市集汇聚了众多各级各类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人,入选2023年广东“首届百强非遗手信”的江门十二非遗手信也精彩亮相。

除了非遗手信展示和销售外,现场设置了“江门非遗项目图文展”和非遗工坊打卡点、非遗课堂等互动环节,让市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江门非遗项目的亮点和特色。

同时,为了展现江门文化的魅力,现场还特设了非遗文艺快闪和十分钟文化圈等相关表演环节。舞彩带龙和外海太虚拳等轮番上演,粤剧团队也进行了展示,现场热闹非凡。

“我们还与义工团队组织了非遗讲解员团队对现场非遗知识进行解说,带领游客游览非遗市集并邀请游客参加有奖互动游戏、文艺快闪等项目。”江门市文化馆负责人说。据介绍,截至今年5月,江门拥有非遗项目国家级8项、省级26项、市级112项,四级非遗项目总数高达30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