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爱/儿/童/成/长

儿童认知发展

及社会情感发展特点

家长

医生,我的孩子最近总爱说“不”,你说什么他都说“不”,好像专门和我们对着干一样,怎么会这样?

而且我朋友也说,她的孩子老喜欢扔东西,看大人去捡,他就很开心,这样的行为正常吗?

儿童保健科主任何慧

其实孩子的行为是否正常或者说为什么会出现一些“奇怪”的行为,要看孩子年龄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

下面就来和大家简单的科普一下不同年龄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情感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养育重点,以及如何设定边界。

0—1岁

在第1年里,孩子与看护者的关系很紧密。他们学会了微笑,学会了与他人互动,开始说简单的词语,并探索周遭的环境。父母一直关注孩子,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就会发展出信任和安全依恋;孩子知道自己的需求会得到满足,世界是安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约7个月的时候,孩子能区分自己和父母,他们在独自一人的时候会感到伤心。

到了12个月,大部分孩子开始爬行,或者开始行走。你的养育重点是关注孩子的需求,与孩子建立安全依恋。你设定的任何边界都应该与保护孩子的安全有关。

1—2岁

在第2年里,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了。他们知道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得到看护者的回应。例如,孩子喜欢反复把勺子扔在地上,看父母捡勺子。成年人觉得这很烦人,但对正在学习因果关系的小孩子来说是非常有趣的。孩子还不知道顾及别人的感受,因此,他们不是故意惹你生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阶段的孩子通过行动和触摸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看护者要提供安全一致的界限,让孩子自由安全地进行探索与实验。

2—5岁

大约2岁时,孩子明白了说“不”的力量。通过拒绝和试探界限,他们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他们还体验到更复杂的情绪,但不知道如何恰当地表达感受与解决问题,因此,这一阶段的孩子经常发脾气。虽然他们仍然以自我为中心,无法理解别人的观点,他们的自控力和耐心很有限,但是开始理解简单的规则和后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一阶段,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以及把孩子的注意力转向适合的活动,都是很有用的策略。

5—11岁

孩子上学后,更加遵守基本规则。他们更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求,更愿意分享和排队,朋友变得更加重要。

根据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逻辑推理能力在7-11岁之间得到发展,这一阶段的孩子能考虑问题或情境的多个方面,记住并遵守多步骤的指令。尽管如此,他们的思维仍然是具体的,更关注当前的状态。他们仍然需要家长的提醒、责任分配或奖励来完成不喜欢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一阶段,可以通过让孩子承担简单的家务,通过做家务获得一些权力或者奖励。

12—18岁

在青春期,孩子发展自己的个性,想要摆脱父母获得独立。他们探索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兴趣,更加独立地做出决策。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意味着青少年能解决更复杂的问题,理解因果关系,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不过,这是缓慢的过程。青少年往往不能准确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他们也经常受到同伴的影响,渴望得到同伴的接纳,这导致他们做出有风险的行为。青春期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导致他们的心情起伏不定,难以调节自己强烈的情绪,这是正常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边界而言,我们的目标不是控制青少年,而是指导青少年为自己的决策负责。父母需要在设定边界和给予犯错的自由之间找到平衡。

咨询

如果你在育儿过程中有任何的困惑,或者孩子出现一些你无法处理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可以和我们倾诉,我们将用最专业的服务为您答疑解惑,为青少年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

预约电话:0774-3836585

地址:梧州市万秀区下三云路62号(东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楼 儿童保健科心理门诊)

文字:儿童保健科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科普,如侵删

编辑:陈梦霞

审核:何慧、韦晓燕

终审:梁涛

【妇幼健康科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