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茀之 篱菊图 纸本设色 69cm×69cm 1972年

在我们中国,画界人多得不可胜数,而最终成功者能有几人?天资不足,可能是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勤能补拙。画家一生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不走正道而误入歧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茀之《雪梅群雀》 1947年,136 × 68 cm 现藏于吴茀之纪念馆

古人说写文章要有感而发,我们画画也要有感而发,自己都不感动,怎么能感动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茀之《芝兰博古图》1946年,84 × 37 cm 现藏于浙江美术馆

自然界的花花草草都是在竞争中才生存下来的,所以生命力特别强,特别有生气。我们画花卉就要表现这种生气、野趣,要“天然去雕饰”。过去有些画家画花卉,都是宫廷花园里的花卉,人工气太重,没有一点活气。所以深入生活,行万里路,对花鸟画家也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果之图 纸本设色 40cm×34cm 1963年

一个中国画家,如果缺乏深厚的诗文修养,只知就画就画,则不免凡俗浅陋,充其量不过是匠人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崖兰 吴茀之

别认为用水墨作画就一定高雅,倘若画家的情趣格调不高,就是用水墨作画,仍使人感到俗不可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绿牡丹 吴茀之

“人品不高,落墨无法”,首先为人要作风正派、道德高尚、品质优良,然后艺事才能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