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早上九点,成都市老年大学一间教室就已经坐满了人。原本规定九点半上课,因为珍惜早上的时间,大家全部自发在九点前赶来。

这是一支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的“学生”组成的合唱团。为了上课,一些住在高新、华阳等地的学员需要一早起来奔波。

进入合唱团3年,65岁的欧阳以微每逢上课,需要六点多起床,冬天出门时天还未亮。家人们不理解欧阳以微为什么这么大岁数还要这么辛苦,“上课路上我也会一直犹豫下次还要不要去,但每次上完课,我想今天有收获、有提高,觉得很值,下次我还要坚持”,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说。

和一般的老年课堂不同,成都市老年大学艺术团这支合唱团以专业和严格著称。老人们入学前需考试,日常有作业,期中末要考试,军人出身的李指挥更是以艺术的标准严格要求(合唱团成员)。

凭着坚持,三年来,这支老年合唱团从大多数不识乐谱,到一路举办音乐会、拿奖项,歌声飘过凤凰山体育公园,唱进大屏幕,今年“六一”儿童节还登上央视少儿频道。这群老人用自身的经历证明: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任何时候追梦都不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唱团举办音乐会

一群不识乐谱的老人,决定学一门艺术

据市老年大学合唱团队长廖小鹃介绍,合唱团于2000年成立,如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拥有六十位成员。在廖小鹃的印象里,过去,这支老年合唱团一年只能排练一首合唱歌曲,大多数老人甚至看不懂乐谱。

转折发生在2020年,随着李指挥的加入,学校方面逐渐重视,开始重新为合唱团划定标准。

“我们设置了入团考试,每年有年度考核,另外还有试唱考试,因为合唱分四个声部,所以设定四个人一组,一起试唱,随机抽签,有严格的打分(制度)。”廖小鹃表示,合唱属于团队合作,水桶效应非常明显,“短板”会影响整个团队合唱的效果,所以合唱团还会有末位排名,激励每一个学生要保持一定的水准。

李指挥同样给合唱团提出了专业要求。课堂上,他要求每一个老人都学会看懂乐谱,并且强调课堂纪律,不允许出现闲散状态,课下要认真背谱、打磨歌曲。有学员曾透露,课堂上不配合的学员,还会被这位两鬓斑白且较真的李指挥“请”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唱课堂

合唱团这套严厉的标准曾让很多学员不理解,他们认为明明是老年人退休了没事干,唱歌开心一下,为什么要这么严肃?

答案很快由团员们自己给出来了。

67岁的刘宏伟曾在武汉工作,退休后来到儿女工作的成都养老。曾加入过合唱团的他,之所以来市老年大学合唱团,就是因为被这里的高水准和高要求吸引。在他看来,合唱和独唱不一样,如果没有纪律性,很容易变成一盘散沙,作为团队项目,唯有大家像一股绳索团结在一起,才能演唱出好作品。

欧阳以微在华阳街道的合唱团学习了三年,希望能够不断进步,这位音乐爱好者在老师推荐之下,来到市老年大学。

虽然加入了合唱团,但欧阳以微要克服很多困难。除了来回三个多小时的上课路程,她还担心自己基础薄弱、拖后腿,所以课后努力练习。课堂上,她还要忍耐一些尴尬时刻,比如抽查,欧阳以微在内的不少学员都曾因担心唱不好,偷偷红过脸。

为了调动团员积极性,合唱团去年举办了第一次音乐会,准备了20首曲目,最后实际表演了18首曲目,全部要求背谱演唱。欧阳以微回忆起那段筹备的日子,几乎天天在背谱,“做菜我都放着音响,家里人问我在干什么,我说要开音乐会,要背歌曲。”

合唱,作为音乐的大熔炉,将无数独唱的“星星”汇聚成璀璨的银河,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包括欧阳以微、廖小鹃在内的许多在合唱团坚持下来的老人回忆起那场音乐会,都感到“感动”“兴奋”。那是许多人第一次穿着盛装,登上如此隆重的舞台。

廖小鹃说,在音乐会上,当听到所有人的和声“奔涌”而出时,她发自内心地感动,“听到合声时,我身上起了鸡皮疙瘩,觉得其中有自己的一份力量,合唱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家就像在完成一件艺术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唱课堂

心存热爱,花甲之年追求童年梦想

对于高要求,李指挥有自己的想法。

从一开始,他给自己的定位并不是陪老人们唱歌,而是做音乐教育。他认为,这是老人们曾经欠缺并且一直渴望的一门课。

“如果老人们想打发业余时间,其实街道、社区自发的老年课堂都可以满足,包括老年大学也有普通的声乐班。但合唱团不一样,既然叫合唱团,就要按专业标准要求,它属于艺术范畴。”李指挥解释,过去,合唱作为一门艺术被忽略,如今有了机会,每位参加合唱的老人都可用“艺术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从事合唱工作二十余年,因为热爱合唱,李指挥能看到合唱团老人们的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唱课堂

不少参加合唱团的老人为了圆梦而来。欧阳以微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喜欢唱歌,但没有机会学习音乐。上班后在办公室工作,非常羡慕单位里拥有一技之长的同事。

“过去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我都不算努力,父母对我也没要求,如今我65岁,都退休了,还是想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一次。”欧阳以微表示,每当想要放弃时,就会看看周围更年轻、优秀的同学,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她始终记得李指挥说过的一句话,“努努力,垫垫脚、撑撑手,你就能够着目标”。

63岁的张劲松参加合唱团,也是为了完成少年时的梦想。作为一名大学退休的绘画老师,他在中学曾有过系统的声乐训练,但后来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再继续学习音乐。

张劲松认为,退休后一周去合唱团上两节课,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规律、有节奏,“真正的热爱不需要坚持,它会化成一种内在力量驱使我,学习任何东西都有发自内心的快乐,想持续学习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唱团举办音乐会

收获友谊,彼此携手陪伴

因为共同的兴趣和热爱相聚,合唱团的不少团员还在暮年收获了友谊。进入合唱团三年的周洁,因为生日时收到队长廖小鹃制作的视频影集而感动得流泪。

“大家都说,年纪越大越不容易交朋友。但在合唱团,我交到了一群好朋友,特别是鹃姐,我们经常一起出去玩,我觉得这应该是演唱之外最大的收获。”已经57岁的周洁开玩笑说,在老年大学的合唱团,自己正在慢慢地忘记年龄,无论是心态还是身体都变得越来越年轻,如果不是要过生日,觉得自己才30多岁。

合唱作为一项合作项目,合唱团里包括廖小鹃以及各个声部在内的队长都格外重视团队的团结气氛,每个月会给过生日的学员集体发一次生日祝福。

廖小鹃认为,老人们不仅需要持续地学习和成长,同时还需要陪伴和关注。作为队长,她表示,只要老人们在合唱团一天,都是自己的“宝贝”,会被贴心对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唱团成员合影

从不识乐谱到拿到越来越多的奖项,如今市老年大学合唱团的学员们收获颇丰。廖小鹃和合唱团的老人们也鼓励年轻人大胆地去追求梦想,只要保持热爱,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可以一直精彩。

“加入合唱团前,大家从来没站上过舞台,但如今我们都实现了人生跳跃,互相帮助,一步步走上了各种各样的舞台。因为热爱,我们的歌声飘过凤凰山体育公园,唱进了成都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登上过中央电视台。我相信只要心存希望,任何时候开始追梦都不晚。”廖小鹃说。

红星新闻记者昌娟

编辑 李钰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