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毛主席

1973年,党的第十届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就在会议之前,毛主席审核了候选中央委员的名单。

然后,毛主席注意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侄子毛远新。

这个熟悉的名字,让毛主席经不住一阵失神,可才考虑片刻,毛主席便毫不犹豫地下笔,将毛远新的名字从名单上划去了。

事实上这也不是毛主席第一次划掉毛远新的名字,1968年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时,毛远新的名字就在候选中央委员的名单里,可是名单报上去的时候,毛主席是毫不犹豫的将毛远新的名字给划掉了。

“毛新远资历尚且年纪还小,还需要历练,不能够因为一点点的成绩而委以这么大的重任。”

等到了1969年,党的第九届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毛远新的名字又赫然在列,毛主席皱着眉头二话不说就划掉了侄子的名字。到1973年,毛主席已经是第三次划掉毛远新的名字。

一旁的周总理再也坐不住了,主动站出来劝说毛主席:

“毛远新是代表辽宁地区的人民来到,三次推举他,说明老百姓对他非常认可,老百姓信任他,这次真的不能再把他的名字勾掉了,那样的话老百姓也会有意见了。”

毛主席想了想,也觉得周总理说的有道理,于是放下了笔,但同时又提出了一个要求,允许毛远新参加会议,没有参加中央委员会的资格。

尽管三次被伯父划掉了名字,但毛远新却始终没有提出过异议,他知道伯父对他们这些子侄辈儿的关爱,也知道伯父对他们的严格要求,自己只有更加努力的工作,将来才能够得到伯父的认可。

毛远新的父亲是毛主席的二弟毛泽民,母亲是朱旦华。

毛泽民是在哥哥的影响下,投身革命的浪潮的,需要指出的是,因为家境贫寒,毛泽民幼年时没有经历过系统的教育,只是读了四年私塾,就不得不辍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却成为金融和理财方面的能手,这与他早年操持家业有很大关系。

因为哥哥离开了家,所以父亲毛顺生将家里大小事务都委托给了这个儿子,毛泽民也从父亲那里学来了一些简单的经商知识,到1921年毛泽东回到家乡,毛泽民也受到哥哥影响,从韶山到了长沙,投身到革命洪流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毛泽民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新疆军阀盛世才鉴于与苏联的合作关系,希望中共能够派干部入疆工作。

而毛泽民恰巧于第二年赴苏联治病,途径迪化,受党组织委派留在新疆工作,出任盛世才的财政厅代厅长。

那时候,朱旦华也受党组织委派,在新疆工作,对于这位端庄秀丽的姑娘,毛泽民心里很喜欢,一来二去两人之间产生了感情。

经中共新疆负责人邓发的介绍,毛泽民与朱旦华两人于1940年5月成婚,第二年2月,朱旦华就生下了一个男孩,毛泽民中年得子,对这个孩子喜爱的不得了,按照毛氏族谱”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毛泽民为儿子取名叫毛远新,至于名字里的新字,是寓意孩子出生在新疆,不要忘记这个第二故乡。

然而遗憾的是,毛远新一出生,就注定了要经历坎坷与不幸。

1942年8月,盛世才背信弃义,将在新疆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抓捕下狱,毛泽民、陈谭秋、林基路三位在新疆的中共领导人被捕入狱,受尽酷刑,毛泽民因为是毛主席的二弟,更是受到敌人重点关照。即便如此三人在狱中坚持斗争,盛世才无计可施,三人都被敌人秘密处死。

朱旦华与年幼的毛远新也被关在女牢之中,小小年纪的毛远新就这样在牢狱中度过了4年生活。

一次,看守监狱的所长抓住3岁的毛远新,威逼一个孩子说:“你说!八路军、共产党都是土匪,你爸爸是土匪,说呀!”

尽管毛远新十分年幼,但面对威逼却始终坚持:“共产党不是土匪,我爸爸不是土匪。”

“你不说,我就打你。”

面对监狱所长的皮带,毛远新依然不松口。

所长狞笑着威胁:“只要你说了,我就不打你了”,可毛远新自始至终没有开口。

还是狱中关押的一个阿姨拼死才将孩子抢了过来,面对敌人皮带,毛远新都没有掉一滴眼泪,但在阿姨的怀抱里时,毛远新却哇哇大哭起来。

一个孩子,在他本不该承受的年纪里,承受了太多的苦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毛泽民、朱旦华夫妇与儿子毛远新

1946年秋,经党组织与张治中营救,新疆监狱中数百名干部才被释放,朱旦华也带着毛远新辗转来到延安。

一直到了延安以后,朱旦华才知道丈夫已经牺牲在了新疆。

毛主席听闻二弟牺牲,悲痛之情莫可名状,他把全部的关爱,都放到了弟弟的儿子身上。

第一次见面,毛主席就抱着毛远新亲昵,毛远新那时还是个不大的孩子,望着生疏的伯父,只是好奇的问了一句:

“伯父下巴长的这个是什么东西。”

原来,小远新注意到了伯父下巴上长的痣,小儿童稚之语,逗得毛主席哈哈大笑。

毛远新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不幸,因此倍加珍惜和平年代的生活。毛主席对这个侄子十分关心。

1949年夏,南昌解放,朱旦华经蔡畅介绍,与方志纯结为夫妻,方志纯是方志敏烈士的的堂弟,在新疆时与朱旦华一起曾坐过牢,朱旦华任江西省妇联主席时,经康克清的帮助,将儿子毛远新接到了身边。1951年夏天放暑假,朱旦华带着儿子到北京开会,在康克清劝说下,打算暂时把儿子放在毛主席那里,交由他伯父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方志纯

没想到就在会开完以后,朱旦华到中南海接毛远新,毛远新却说什么也不想离开北京了。

“我不回南昌去,还留在北京读书,回育英小学去。”

“不行。”朱旦华一口回绝了儿子的请求:“你伯伯工作这么忙,你不能在这儿给伯伯添麻烦。”

毛主席尽管很疼爱这个侄儿,但是也觉得孩子还是应该在母亲身边比较好,他饶有兴致地看着母子俩吵架,从中说和:

“远新,还是回到妈妈的身边好,我这里是温室,你成了温室的花朵可不好哟!”

哪知毛远新把脖子一梗说了一句:

“我留在北京是去育英小学上学,也不是留在伯伯这里当什么花朵。”

毛主席哈哈一笑,将侄子搂在怀里。

一旁的江青赶紧拉住朱旦华劝说:自从岸英牺牲在朝鲜,主席很长时间都没有笑脸了,自从小豆豆(毛远新)来了,主席脸上才有了笑容,把孩子留下来吧,这样主席会高兴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毛泽民与儿子毛远新

考虑再三,朱旦华才答应孩子留下,毛主席一听十分高兴,立刻就答应下来,还顺手指了指李讷:“让姐姐带弟弟喽!都在育英学校读书嘛。”

自10岁开始,毛远新就留在中南海毛主席身边长大,毛主席也始终把毛远新当成亲儿子一样教养。

毛远新年幼时坐过牢,营养没跟上,导致发育也比较晚,个子也比较矮。

对于这个侄儿,毛主席十分宠爱,无论是从生活上还是教育上,都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久而久之就连工作人员都了解毛主席这个脾气,一般毛主席办公起来,通常都没有一个点,每当这时候,工作人员就鼓动毛远新,让他劝伯伯外出走一走或者游个泳,一般这个时候,毛主席都不会拒绝。

至于学习上,毛远新也很少让长辈操心,因为聪明伶俐,学什么都很快,毛远新的成绩年年都很优秀,但出乎预料的是,毛主席对毛远新批评的次数从事比表扬的多。

即便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毛主席总是批评他:

“你学习没有重点,缺乏主动性,只会跟着考试分数的指挥棒棒转。”

毛主席在教育上并不鼓励全面开花,他认为每门课都追求满分的思想本来就是错误的,学校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毛主席认为,毛远新学习没有终点,只凭着死记硬背,复刻标准答案。

有好几次,毛主席为毛远新讲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求学经历,他教育毛远新:

“人的一生时间是有限的,有所放弃才能有所获得。”

1954年,毛远新考上了北京101中学,1960年,毛远新中学毕业,那时学校鉴于他学习成绩优异,准备报送他到哈军工去就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毛主席与毛远新

毛远新兴高采烈地回家,把这一喜讯告诉毛主席,没想到毛主席却摇了摇头:

“保送?保送算什么本事,有本事自己去考嘛,自己考上的才算是本事,李讷就是自己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的。”

毛主席认为,学校的保送名额多半是出于照顾干部子女的原因,毛远新一听就知道,伯伯误会了,赶紧解释:“哈军工的这次招生,有部分学生是从各地的优等生保送的,我之所以能够被保送是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优异,这在学校都是人所共知的,这也是得到评选后的最终结果。”

可毛主席还是摇了摇头:

“全国青年进入大学都要考试,都得参加高考,你也不例外,我看你是没信心考上,所以才走的保送吧。”

毛远新一听很不服气,赌气之余决定不上哈军工了,一听伯伯说最难考的是清华与北大,毛远新直接对毛主席说:

“我做决定了,一定要考上清华大学。”

毛远新的学习成绩确实很优异,后来果然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了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可刚上了一年,毛远新就后悔了,那时哈军工也是全国闻名的高等军事院校,国家对哈军工的建设投入了很多精力,毛远新身边的朋友大多数也都上了哈军工,回来后跟毛远新说起在学校的事情,有一次到广州,毛远新碰上了叶选宁,叶选宁对毛远新说:

“听说你们清华的伙食不太好啊,不如来我们哈军工呢,比你们清华的伙食要好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周围人的影响下,毛远新萌生了转学的想法,但又担心伯伯批评,于是问了毛主席意见,毛主席对这件事并没有表露过多的看法,只是笑着说了一句:

“那要看陈赓将军要不要你了。”

毛远新在叶选宁的帮助下,找到了哈军工院长陈赓将军,一听说毛远新这个清华高材生转学,陈赓乐不可支,十分爽快的就同意了他的转学申请。

在哈军工求学,毛远新依然算是学院最优秀的学生,许多在哈军工的老人撰写回忆文章时,在谈到哈军工的优秀学生中,总少不了毛远新,在校学习期间,毛远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征服了所有同学。

但唯独有一件事,惹得毛主席大发雷霆。

1963年春,哈军工发生了陈东平案,开国上将陈再道之子陈东平,幼年时因受父母宠溺,吃不了苦而逐渐腐化堕落,在哈军工求学期间主动与敌特机关联系,被开除学籍、团籍、党籍。

那时在学校,毛远新与陈东平是上下铺,因为陈东平学习成绩差,毛远新没少规劝,没想到后来真的出了事,案件发生后,毛远新主动配合学院领导,清查在学院中高干子弟存在的问题,然而等到1964年毛远新回家后,在与伯父谈话中,毛主席毫不留情的批评了他:

“陈东平不是睡在你旁边吗?你和反革命睡在一起还不知道,这么多反革命你就没有察觉?陈东平在你旁边你就不知道?”

一连几个问题,让毛远新也有些惭愧,从此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

毛远新一直跟随在毛主席身边接受教育,在劳动中刻苦锻炼自己,对他的人生影响无疑是很深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953年,毛主席和李敏、李纳、毛远新在溜冰场上

1965年,毛远新响应号召到农村参加四清运动,为了不惹人瞩目,毛主席特意让他改了个名字叫李实,一直到离开时,大伙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1966年,毛远新被分配到研制导弹的国防研究所,但毛主席却希望他能够下连队当兵去,一开始被分配到空军第二高炮指挥部当参谋,但毛主席一致要求,将毛远新改派到野战部队去,毛远新后来被分配到空军高炮某师,随军到云南在大山里布防。

毛远新后来被分配到辽宁工作。因为一件小事又被伯父教育。

1968年9月,毛远新随辽宁省工人国庆观礼团到北京准备参加国庆观礼,到了北京以后,毛主席十分高兴,特别邀请部分工人代表到中南海,那时辽宁省也被分配了100个名额,还允许20名工人可以随毛主席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

辽宁工人代表住的地方,是在中央警卫团一中队营房,一中队专门负责毛主席的警卫任务,离毛主席居住的丰泽园并不遥远。

毛远新赶去看望工人代表,大家一个个七嘴八舌地说起在中南海的见闻,高兴地不得了,毛远新也感到由衷的自豪,回去以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毛主席,哪知毛主席听了以后,并没有感到多么高兴,而是沉默着低下了头,抽了会儿烟,毛主席才缓缓说道:

“请工人代表住进中南海,是我提议的。这也值得那么大惊小怪吗?……群众说些过头话,可以谅解。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你就不能这么说!难道你连这点浅显的道理都不懂?我们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共产党员是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人民群众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在那些老工人老劳模面前,你,也包括我,统统是为他们服务的仆人。仆人请主人到家里来,有什么可值得大惊小怪的!嗯?你说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青年时期的毛远新

毛远新知道自己错了,赶紧向伯父承认了错误。

“也不能完全怪你。”毛主席的语气逐渐平和:

“你到辽宁领导岗位才几个月时间嘛。进城以后,我们许多干部官越作越大,离人民群众也越来越远喽。这在党内是个相当普遍的问题。战争年代,是我们离不开群众。离开了群众,我们连脑壳都保不住,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进城后当了大官了,张口闭口说自己是什么父母官了,好像群众离不开他了。鱼水关系逐渐变成了油水关系,自己高高浮在上面,还不让下面群众透口气。……”

“为我们国家奠定基础的是人民群众,他们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呐。”

1968年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毛主席亲笔划掉了在名单上的毛远新。毛远新毫不知情,曾绍山来医院接他去人民大会堂,走到门口才知道自己不在名单上,出院以后,毛远新觉得有些委屈,就对毛主席说起这件事,没想到毛主席却告诉他:

“会议前一天的晚上,总理送来出席会议的名单上还有你,是我给划掉了。你还有什么意见吗?……大概是中办疏忽了,没有来得及再通知曾绍山,你莫怪他哟。那天,负责签到的工作人员来核实,总理告诉了我,说你已经到了会场门口。是我坚持划掉你的名字,要你回医院去好好治病。……“

毛主席看毛远新觉得委屈,于是批评他:

“你这个人呐,和许多读书人一样,把个人的名声看得过重喽。别人把你捧上天也罢,踩在脚下说得一无是处也罢,你,还是你嘛,有优点,也有缺点,做过些好事也做过错事,我看你优点还是大于缺点嘛。捧上了天,缺点还是客观存在。说得一无是处,优点也还是客观存在嘛。人,要有自知之明,也要有点自信呢。我年轻时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只要自己走得正,心里没鬼,问心无愧,就不怕人家说三道四,由他说去吧。你嘛,付之一笑了之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始终对毛远新严格要求,毛远新一生也始终记得毛主席的教诲。

1990年,毛远新一家与姐夫曹全夫一家,回韶山老家安放姐姐毛远志的骨灰,这也是时隔多年以后,毛远新久违的回老家一趟,已经80多岁的毛泽连摸索着给毛远新夹了一块肉,并叮嘱他:

“孩子,你要多吃肉,身体要强壮起来呀!”

家乡的山山水水,对毛远新来说是那样的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