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山西这片土地,自古就是个军事“胜地”。

表里山河,据天下之脊背,进可取天下,退可安一隅。既是要地,也是险地。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这片土地成为了抗日的最前线。彼时,已经把持山西军政大权20多年的阎锡山,是山西名副其实的“山大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安事变之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毛主席和周恩来同志决定与阎锡山进行谈判。这个昔日参与过围剿红军的反共老手,与周恩来同志坐上同一张谈判桌之后,立刻就被眼前这个他曾经“围剿”过的“敌人”深深地震撼到了。

以至于当周恩来同志离开之后,阎锡山还望着他的背影,忍不住喃喃感叹:

国民党是没有这样的人才的。

阎老西到底遭受了什么刺激?才能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场关乎整个抗日战场部署的谈判当中,周恩来同志又做了些什么,竟让这位曾经的对手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1937年8月底,福建籍战士廖其康换上了国民党的军装,陪同周副主席准备离开西安,前往山西。廖其康当时是周恩来同志的警卫员,在临走前的那天晚上,周恩来同志通宵达旦的伏案工作,他要准备即将与阎锡山进行的一场谈判。

阎锡山,28岁便是督军,在山西韬光养晦20余年,是个不容小觑的对手。

为了能在谈判桌上为我军在山西战场上争得主动权,周恩来同志需要进行万全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9月3日,毛泽东同志给周恩来发了电报,电报中阐明了对阎锡山的谈判内容,同时也将周恩来、彭德怀等同志入晋的时间,告知了太原八路军办事处的主任彭雪枫。

次日,老潼关,黄河岸边,风陵渡口,周恩来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到。

阎锡山派来了一辆小火车迎接众人。周恩来、彭德怀上了火车,同车的还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当时任五师师长的林彪、副师长聂荣臻;一二零师的副师长萧克;一二九师的副师长徐向前……。

山西战场的开辟正在按照计划紧张有序的进行着。

而接下来的这场谈判,更是重中之重。

9月5日,周恩来同志抵达了龙城太原。

黑夜里,一阵汽车的马达声响起。

周恩来与彭德怀二人连夜赶到了太和岭口,他们必须尽快与国民党第二战区的司令长官阎锡山见面,商讨八路军入晋之后的一系列相关事宜。

两人身上担负的责任重大。当时,成千上万的八路军正在向抗日前线进发,他们要在这些战士们抵达战场之前,商讨出我军在晋的具体安排举措,为我军开展敌后抗战争取到最大的权益。

两人赶到的时候,阎锡山已经久候多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周恩来,他虽然是初见,但并不是初闻。这可是二十几岁就当上了黄埔政治部主任的人物,共产党著名的领袖人物之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者,阎锡山丝毫不敢对这个人产生任何轻视。

“周先生,彭先生,二位一路辛苦,休息一下再谈如何?”

阎锡山笑着说。

“谢谢阎先生关照,请不必客气”

周恩来回答,随后继续说道:

“我们的军队正在开往前线,许多事情需要立即与阎先生商谈。”

“八路军属于第二战区战斗序列,我们全军愿意受司令长官节制,以后还要请阎先生多多指教。”

先是婉拒其好意,直奔主题,随后又对其身份进行肯定,让对方觉得受到了应有的对待。周恩来的两句话,果然让阎锡山立刻高兴了起来,脸上显得十分神气。

这为此次谈判开了个好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周恩来强调了八路军在山西境内独立自主的作战原则,同时明确了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加入抗战,保卫山西,保卫祖国的群众路线作战计划。这些都得到了阎锡山的肯定。

周恩来的一番阐述,思路清晰,言辞明确,对于一些问题能立刻作出清楚的回答,这让阎锡山在心里头啧啧称奇。

最后,双方达成了初步的协定,八路军在太行山北端进行游击运动战,在五台、灵丘地区,配合布防平型关,于侧翼待机歼敌。阎锡山方面答应先支援给八路军30门炮和4000发炮弹,周恩来同志立即补充:我军是在山地进行游击战,请阎先生考虑配备适用于我军作战的武器装备。

临别之际,阎锡山刻意刁难,他在听完周恩来介绍的八路军对日作战战略战术原则之后,饶有兴趣的说:周先生可否把刚才说的内容写给我?

周恩来欣然应允,答:我明天就写好交给阎先生。

阎锡山提出,八路军在山西省内不能更换所在县的县长;

周恩来回答,我军只动员群众,不干涉县政,不过要请阎先生告知各县县长,对我军抗战活动提供方便。

整场谈判,阎锡山被对面的这个人谈得心服口服,有时甚至难以对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判结束之后,阎锡山送周恩来、彭德怀出门。望着周恩来的背影,阎锡山点了点头,自言自语地感叹说:国民党是没有这样的人才的。

此次谈判之后,山西方面的抗日统一战线进一步建立起来了。

1937年的9月21日,毛主席发电报,改变了八路军的部署,指示八路军分别开进晋东南、晋西南和晋西北分别创建抗日根据地。这一部署要得到落实,还得阎锡山点头才行。

当天傍晚,周恩来和朱德二人便踏上了去往太和岭的列车。

整整一夜的行车,二人风尘仆仆来到了太和岭。他们甚至都没有休息,立刻就去会见了阎锡山。又一场谈判开始了。

阎锡山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想让八路军去正面作战,这样一来既能消耗八路军的兵力,又能阻挡如今的进攻,这对于阎锡山而言可谓一箭双雕。但我方早已猜测到了阎锡山的这个想法,在谈判中,周恩来同志严肃指出:

“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是我军不可动摇的基本作战原则。

我军的主要活动地区在敌后,我们要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让敌人前边占,后边丢,永远摆脱不了后顾之忧,使敌人既没有一个安全的后方,又没有一条保险的后方运输线。

我们这样做,比那种不顾主客观条件,在阵地上与敌人拼消耗的做法更有利于抗战,更有利于友军,也更有利于敌后的人民群众。”

周恩来讲完之后,朱老总补充道:

在有利条件下,我们也同意我军配合友军进行运动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阎锡山一时间讲不出话了。半晌,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日军已经逼近内长城防线,希望双方军队能紧密配合,将敌人狙击在此地。

此次谈判一直进行到下午。

当天,八路军总部就向一一五师下达了一条作战命令,不久之后,平型关大捷。

在后来的第三次谈判中,周恩来曾向阎锡山提出过许多建议。当时,阎锡山的部队在山西各个战场节节败退,晋绥军的长城防线被攻破,如狂犬一般的日军直逼忻口,妄图一口气吞下太原。太原若失,局势就不妙了。

作为太原城外的最后一道防线,阎锡山决定集中兵力,在此地与日军进行一场大战。

在这场战斗中,周恩来对阎锡山提出过以下建议:

下令平汉退军转侧面作战,发展游击战;立即派军增援娘子关,与八路军靠近;转变作战方式,实行机动侧击;保卫太原须背靠山地在野战中求得胜利;从速部署山西全省持久战局。

这些战役思路在当时都是极为正确妥贴的,但却没有受到阎锡山的重视。

阎锡山的军队仍旧节节败退。但我军却也因此在山西境内发展壮大,山西也成为了八路军抗日的重要基地。

阎锡山像个土财主,将自己的地盘利益视为禁脔,任何人都不得指染。利益会让人昏头,但他的一句话却说得没错,周恩来确实是位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