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仲夏时节,走进孟州市谷旦镇堰底村多功能肉兔养殖基地,一排排干净整齐的兔笼映入眼帘,笼中的兔子洁白纯净、体型健硕,饲养员正在添加饲料,并检查幼兔生长情况。

“现在我们基地共有8个养殖场,肉兔存栏量达6000多只,目前有3000只母兔已经开始生产幼崽,我们每个月都要出售一批商品兔,数量在1400只以上。”饲养员王桂连一边给兔子喂食,一边分享这几年的“养兔经”,“别看兔子小,全身都是宝,除了兔肉,兔毛和兔粪也能进行售卖,每个月都会有专人上门来收,这样既保护环境,又增加了一笔收入。”

据了解,堰底村群众已有数十年的肉兔养殖经验。该村主要养殖的伊普吕兔,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仔兔成活率高,每胎产仔8到11只,伊普吕兔肉兔还具有耐粗饲、育肥快、屠宰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堰底村立足村情实际,发挥资源优势,探索“支部引领+集体经营+村民入股”的发展模式,积极申请财政衔接项目资金164万元,建成现代化肉兔养殖厂,采用恒温大棚集约化规模养殖,场内无害化处理、消毒设施、兔粪自动化处理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有效降低了人工养殖成本,提高了肉兔成活率。

“下一步,我镇将围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思路,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把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作为引导群众增收致富的着力点,因地制宜,宜养则养,推动特色养殖向标准化、科学化、产业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谷旦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孟州市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柳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