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比亚迪的李云飞在重庆汽车论坛上的一番表述,让很多人“路转粉”,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带头大哥”的气质,在这一次行业论坛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而大家都知道,在此之前,有一些厂商对比亚迪引发行业内卷是非常不满的,就差点指名道姓了。但是我们都知道,现在市面上,比亚迪就是行业的引领者,尤其是第五代DM技术发布之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都知道,目前在插电混动领域,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比亚迪DM系列这种单挡插混,另一种是搭载多挡DHT变速箱的多挡插混。虽然很多厂商宣称多挡插混可以提升插电混动车型的性能,并且大幅度降低油耗水平,但放在市场层面,还没有一家坚持多挡插混的厂商,能够在销量上超过比亚迪DM-i车型。注意!这是只说插混车型,不是总销量,因为如果是总销量,比亚迪就更没有对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从产品的表现来看,比亚迪的DM-i技术,就是能够兼顾到油耗表现和性能表现,像秦PLUS DM-这种入门级紧凑型轿车,都能把百公里加速时间压到7.9秒,亏电油耗控制到4L以内,加上价格本身很便宜,所以销量就非常高!

那么比亚迪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今天不太想说什么发动机热效率、电池能量密度这些技术方面的东西,我们希望从DM-i的模式设定和逻辑层面,来解释为什么比亚迪的DM-车型,能够又便宜又省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亚迪的DM-i技术,虽然号称是单挡变速箱,但是大家都知道,本质上就是没有变速箱,没有变速箱的好处,就是没有顿挫,尤其是纯电驱动的时候,就和增程、纯电一样顺滑。很多小伙伴说那到了发动机直驱的时候呢?任何一台发动机,只要是正常运转,也是没有任何顿挫的,燃油车的顿挫,基本都来自变速箱,这是DM-i技术的一个优势。

首先,比亚迪DM-i技术在速度比较低,比如40公里之下,一定是纯电驱动的,这种纯电驱动,类似于增程式电动车,在电量比较高的时候,电池电量驱动,电量很低的时候,发动机承担发电机的作用,驱动电机运转。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在速度比较低的时候,对扭矩和功率的要求很小,大功率电机可以胜任需求。所以发动机承担增程器的角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中速段,比如40—80公里区间,如果是巡航状态,发动机不启动,依然是纯电状态,如果电量不足或者是需要大功率大扭矩,那么发动机启动,依然充当的是增程器的作用,电池和发动机同时输出功率,为驱动电机提供动力,驱动车辆运行。

而高速段,则可以实现发动机直驱,也就是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这个时候,发动机其实就是在最佳运行区间,可以充分体现发动机的热效率水平,在没有变速箱“羁绊”的情况下,发动机可以充分释放自身的热效率极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这一套逻辑就非常清楚了,城市驾驶最常运动的速度区间,比亚迪的DM-i技术更像是增程式电动车,可以充分发挥刀片电池和大功率电机的性能,发动机“沦为”配角,电驱动的效率和类似增程器的发动机运行模式,能让车辆的运动更加顺滑且更加省钱省油。大家都知道,对于绝大多数车主来说,大多数的使用场景,就是大量里程“消费”在短距离、中低速的通勤过程中,这就是比亚迪DM-i的优势了!

而到了高速段,发动机直驱,没有变速箱作为“中间商”,可以进一步发挥热效率,这种结合方式,恐怕连很多增程厂商的大佬,都要一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比亚迪DM-i技术的逻辑,相比于一些多挡插混,优势是什么,或者多挡插混劣势是什么?多挡插混,其实主要强调的还是发动机的主体作用,所以一般都是“小电机”、大发动机,也就是电动机功率小,发动机功率大,所以在中低速的时候,发动机可能就需要频繁启动了。

二是车辆结构复杂,不仅成本和价格更高,而且出现故障的概率更大,而且有些多挡变速箱本身还伴随着顿挫,这就是体验方面劣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其实去年某个时候,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认为未来很多搭载多挡变速箱的插混车型,都会转向增程式电动车,其实是有道理的。而比亚迪DM-i,我更愿意称之为“加强版”的增程式电动车,因为发动机热效率更高,且可以实现车速情况下的直驱,这样综合下来,DM-i车型不仅开起来更加顺滑,而且整体油耗也能非常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