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是一名28岁的年轻教师,工作勤奋,平时身体状况也不错。

一次单位组织的年度体检中,意外发现她的肺部有一个小结节。

这一消息让小李和家人都非常担心,他们迫切想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以及下一步该怎么做。

在体检结果出来后,小李被告知肺部发现了一个小结节。医生建议她进一步检查,以确定结节的性质。

这让小李感到紧张和焦虑,她开始上网查找关于肺结节的资料,越看越害怕,担心自己是否会得肺癌。

带着忐忑的心情,小李来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咨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详细查看了她的体检报告,并进行了详细的问诊。

医生解释道:“肺结节并不罕见,很多人都会在体检中发现肺结节,但大多数都是良性的,不必过度担心。”

医生建议小李做一个低剂量螺旋CT(LDCT)扫描,以进一步评估结节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小李同意了医生的建议,进行了LDCT检查。

几天后,小李拿到了LDCT的结果。医生告诉她,结节的大小约为6毫米,形态比较规则,看起来像是良性结节。

医生建议她进行动态监测,每3个月复查一次,观察结节的变化。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小李按时进行了复查,每次都很紧张。

幸运的是,每次检查结果显示结节没有增大,形态也没有变化。这让小李松了一口气,但医生还是建议继续监测,以确保万无一失。

可是,碰到肺结节该怎么办?是不是都不需要手术呢?

@康复Therapy

一、有多少人有肺结节?

说来有趣,肺结节貌似挺常见的,前阵子碰到几个人聊天,一说到肺结节,发现大家都有。

就好像,谁没有肺结节就不合群似得。

其实,大家对肺结节都挺陌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胸部影像学发现,指的是肺部小于3厘米的局限性团块状病变。它们可以是单发的,也可以是多发的。

肺结节可以是良性(非癌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癌性)的。绝大多数肺结节是良性的,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肺结节的分类

  1. 良性结节:通常是炎症、感染、瘢痕组织或良性肿瘤(如肺错构瘤)。这些结节通常不会变大或变化。
  2. 恶性结节:可能是早期的肺癌或转移性癌症。这些结节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大或改变形态。

肺结节在一般人群中并不罕见。随着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肺结节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胸部影像检查时被偶然发现。

在接受LDCT筛查的普通人群中,肺结节的发现率大约在20%至30%之间。这意味着每5到10个人中就有1个人会发现肺部有结节。

所以说,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肺结节,别太意外,这种事情挺常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如果是“高危人群”,肺结节的发生率就更高了,有学者调查哦过,在肺癌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中,肺结节的发现率更高,可以达到50%甚至更高。

肺结节的发现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由于长期暴露于环境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如烟草烟雾、空气污染等),更容易在体检中发现肺结节。

总之,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肺部影像学发现,尤其在接受LDCT筛查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虽然大多数肺结节是良性的,但仍需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和随访,以排除恶性结节的可能。

早期发现和准确评估肺结节,对于预防和早期治疗肺癌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大的肺结节需要手术?

多大的肺结节需要手术呢?其实很多人都想知道。

其实,医生的应对方法也很简单,我们具体来说说。

当在胸部影像检查中发现肺结节时,医生会首先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吸烟史、家族病史和其他相关危险因素。

根据这些信息,医生会评估结节的性质和需要采取的后续步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低剂量螺旋CT(LDCT)扫描,以进一步评估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和位置。LDCT是一种敏感性较高的检查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检测肺结节的特征

对于直径大于8毫米的实性肺结节,推荐进行PET-CT扫描以区分良恶性结节

对于小于8毫米的良性结节,通常建议定期随访,进行动态监测。医生会安排每3-6个月进行一次LDCT检查,观察结节是否有变化。

如果结节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增大,则可能为良性;如果结节增大或形态改变,则需要进一步检查。

1.良性结节的处理

对于确认为良性的肺结节,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定期随访,监测其变化。如果结节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增大或变化,可以继续观察,不必过度担忧。

2. 恶性结节的处理

若结节被确诊为恶性或高度怀疑为恶性,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等。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肺癌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3. 手术治疗

根据《中国肺结节诊治专家共识(2018年版)》,对于直径大于8毫米且无法定性的半实性肺结节,建议进行手术切除。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彻底切除可能的恶性病变,防止其进一步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一下,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结节的特征和风险评估。如果肺结节符合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通常需要考虑手术切除:

  • 直径大于8毫米的实性或半实性结节。
  • 形态不规则或高密度的结节。
  • 随访过程中结节增大或形态变化。
  • 伴有明显症状高危因素的患者。
  • PET-CT或CT增强扫描显示代谢活跃或强化明显的结节。

手术的目的是彻底切除可能的恶性病变,防止其进一步发展。

在做出是否手术的决策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结节的特征、患者的健康状况和个人意愿。

定期随访和及时的医学干预是管理肺结节的重要措施。

三、多久做一次肺CT最合适?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还是不清楚,自己多久做一次肺CT最合适,在这里做一下总结。

CT随访是评估结节变化和早期发现恶性病变的重要手段。

随访的频率应根据结节的特征和风险级别来决定。

在随访过程中,如果结节的大小、形态或密度发生变化,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PET-CT或活检,以确定结节的性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高风险患者,即使结节在初次随访中没有变化,也建议每年进行CT检查,以早期发现任何潜在的恶性病变。

1. 小于6毫米的结节

  • 低风险患者(无烟草史,无肺癌家族史等):建议12个月后进行第一次随访CT。如果没有变化,则可以24个月后再随访一次,然后停止随访。
  • 高风险患者(有烟草史,有肺癌家族史等):建议6-12个月后进行第一次随访CT。如果没有变化,则每年随访一次,持续至少3年

2. 6-8毫米的结节

  • 低风险患者:建议6-12个月后进行第一次随访CT。如果没有变化,则18-24个月后再随访一次,然后停止随访。
  • 高风险患者:建议3-6个月后进行第一次随访CT。如果没有变化,则9-12个月后再随访一次,然后每年随访一次,持续至少3年

3. 大于8毫米的结节

  • 这类结节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建议3个月后进行第一次随访CT。如果结节没有明显变化,可以每3-6个月随访一次,直到结节的性质明确或确定不再增大。

肺结节患者的CT随访时间应根据结节的特征和患者的风险级别来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于6毫米的低风险结节每12个月随访一次,而高风险结节则需更频繁的随访。

大于8毫米的结节需每3个月随访一次,直到确定结节性质或其不再增大。

通过定期随访和动态监测,可以早期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恶性病变,提高患者的预后。

四、真的有“缩小结节”的食物吗?

许多患者在发现自己有肺结节后,会寻求通过饮食来缩小结节或改善健康状况。

那么,是否真的有食物能缩小肺结节呢?

实际上,虽然没有具体的食物可以直接缩小结节,但健康的饮食习惯确实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帮助身体抵御疾病,包括可能的恶性变化。

1. 均衡饮食

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是维护健康的重要基础。应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具体建议包括:

  • 蛋白质:瘦肉、鱼、鸡蛋、大豆及其制品。
  • 碳水化合物:全谷类、糙米、燕麦等。
  • 健康脂肪:橄榄油、坚果、鱼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多吃新鲜蔬果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降低炎症和氧化应激。例如:

  •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橙子、柠檬、草莓、菠菜。
  • 富含β-胡萝卜素的食物:胡萝卜、甘薯、南瓜。
  • 富含叶绿素的食物:绿叶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

3. 控制盐和糖的摄入

高盐和高糖饮食可能会增加多种疾病的风险,包括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类型的癌症。建议减少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的摄入,选择天然、低盐、低糖的食物。

4. 增加纤维摄入

高纤维饮食有助于消化健康,减少炎症。全谷类、豆类、蔬菜和水果都是良好的膳食纤维来源。

5. 多喝水

充足的水分摄入对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每天应饮用足够的水,避免含糖饮料和高咖啡因饮料的过量摄入。

总结。

发现肺结节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肺癌,但需要认真对待。

通过及时的影像学检查和必要的进一步检查,可以准确评估结节的性质,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是预防和早期发现肺结节和肺癌的有效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