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伟大人物只不过是历史精神的道具而已。

——黑格尔

本来信誓旦旦2024年招生季节要招生的,但是由于教育部没有审核通过,没有权限,所以今年的福耀招生的事情黄了。

舆论哗然,曹德旺老先生自己也感慨,个人的力量太小。200亿砸进去,水花太小。必须依靠国家。所以坊间有传闻,曹德旺不想干了,把基础设施卖给第三方或政府,让第三方或政府兜盘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的确是耗钱的玩意儿。早在民国时期,中国民办中学或专科学校比较火爆,譬如声名赫赫的复旦大学前身就是复旦公学,当时马相伯老先生依靠教会,再加上自己是大地主(这么说有点不好听,但马家当时的确是贵族,有大量地产),才把学校办下来,持续招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苏州有个张冀牖,办苏州女中,结果不是他家家底厚,差点玩到弹尽粮绝。这个张冀牖就是当年跟着李鸿章创办淮军的张树声的后代,他的家产遍布江淮;他也是后来赫赫有名合肥四姐妹(张元/允/兆/充何)的父亲,张充和亲眼见证自己父亲办学的辛苦和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近来,看朱清时到深圳办南方科技大学。朱老自己有充分的办学经验,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牛掰也吹得响,但是最后由于学校名分“不正”,内部定位和治理出现分歧,卡在毕业证上。最后朱清时还是急流勇退,将学校彻底转给了深圳市,自己从校长位置退出,在中科大退休。

所有这些都说明,办高等教育在我国的社会主义阶段,涉及三个问题:

一是,资金是否雄厚,筹资是否持续;

二是,如何名正言顺,体制外获得体制内的承认;这一点很关键。

三是,办学是否可持续,是否具备足够积累。

显然,福耀科技大学由于定位过高,赛比斯坦福,却未看到中美两个国家国情差异,尤其是私人资本对高等教育的兴趣以及教育行管部门对私人资本的兴趣。

福耀科技大学的定位太高了,如果定位只是一个高等专科学校,围绕材料科学,那么情况将有所不同,诸多学科全面发展,谈何容易?

纯粹依靠挖人,走快捷道路,投机取巧,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福耀要想走得远,还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曹德旺老先生,不能心急啊!

还是建议从高等专科做起。

了解变局,了解时代,关注我们

页底留言功能已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