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罗庚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祖籍江苏丹阳,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东京大学演讲时,急性心肌梗塞突发,在讲台上当场倒下,抢救无效去世。

值此之际,如去特摘录其发表在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旧文,以志缅怀。

一九五二年的一次晚会上,我幸福地坐在毛主席身边。毛主席对我亲切地说,你也是苦出身嘛,希望你为我们多培养出些好学生来。

当时,我十分激动,恳切地表示,一定努力工作,决不辜负毛主席的期望。但是,那时我并没有真正理解毛主席这一教导的深刻含义,而错误地认为,培养好学生就是按照我在国外所见、所行的那样,培养一些业务尖子。

后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在大跃进的高潮中,我尝试按照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下楼出院,到群众中去。果然,尝到了甜头,收到了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罗庚和陈景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罗庚和助手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3年9月,华罗庚到湘钢传授优选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和费孝通、华罗庚、胡愈之、童第周(左起)

一九六四年三月十八日,毛主席亲自写信教导我要树雄心、立壮志,绝旧缘、走新路。这一巨大的鼓舞和鞭策,使我一改旧习,写出了《统筹方法平话》。正在这个时候,西南某工地约我到那儿去推广“统筹方法”。

我们与工农兵在一起,先学后教,教学相长,用平话的形式介绍“统筹方法”,开始走上了“送货上门,取宝下山”的道路。这时候,我才第一次比较深刻地认识到毛主席教导我们的真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我刚刚迈出了这小小的一步,毛主席又注意到了。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一日,他老人家在百忙中又给予亲笔指示,为我能到西南工地学习、锻炼、与工农相结合,表示极为庆幸,勉励我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鼓励我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毛主席具体而明确地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我逐步懂得了“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推广“统筹方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一九六七年五月一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了我,亲切地与我握手,高兴地向在场的其他同志介绍说,这是我们的数学家华罗庚同志。巨大的信任和深切的关怀,使我沉浸在无限的幸福之中。我暗暗下定决心,抖擞精神,继续革命,不断前进,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自己。

我们走向工农,使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的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蓬勃发展,遍及化工、电子、纺织、机械、冶金、轻工等几十个行业。去年十月一日,我写信向毛主席汇报了十年来的体会和曾经遇到的阻力,以及今后自己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罗庚和妻子吴筱元,及子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华罗庚

毛主席已经八十一岁高龄,但他老人家在十月五日又作了重要批示,再次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毛主席给了我新的生命。我是多么希望他老人家健康长寿啊!不幸今年九月九日他老人家与世长辞了。我心欲裂,泪如潮,无法表达内心的悲痛。

毛主席,您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您的指示、永远是我们前进的明灯。多次聆听过您的亲切教导的我,一定继续努力,一息尚存、战斗不止。

再次通读华老的此文,如去仍然被文中的那种真情实意所感染,字里行间感受到了华老对主席及其发动的运动的真心拥护,这也从一个方面有力地反击了某些人攻击主席时代不重视知识分子的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