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大国角力犹如精心布局的棋局,策略性的一进一退均显攻守之智慧。

据中新网6月4日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外交顾问奥菲尔·法尔克向英媒披露,以色列已接受美国总统拜登所提的“三步走”加沙停火提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法尔克表示“这不是一个理想的协议”,但他也着重指出,以色列坚持要求全面释放人质并彻底摧毁哈马斯的立场“始终未变”。同时,他也提到“停火方案的具体细节尚待进一步敲定”。

这一所谓的“三步走”停火方案,顾名思义,是通过三个阶段来逐步实现加沙地区的和平。首先,将实施一个为期六周的全面停火,期间包括以色列军队从人口密集区撤离,同时哈马斯释放人质;

其次,以色列军队将“全面撤出”加沙地带,而哈马斯则需释放所有俘虏,包括以色列军人;最后阶段则是实现“全面停火”与“和平恢复”,随之展开加沙的重建工作,并要求哈马斯归还逝去人质的遗骸给其家属。

从法尔克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加沙停火方案已基本成形,尽管尚未全面执行,但以色列方面已表示“认同”。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前24小时,以色列对于美国的停火压力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甚至将白宫的举动视为“投降”。

6月1日,以色列总理通过声明明确表示“我们的作战条件没有改变”,这无疑是对美国的直接挑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以色列态度突然转变,同意停火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入分析,原因不外乎两方面。首先,由于以色列的军事行动,美国在中东的代价日益增加,甚至差点损失了航母。

例如,途经红海的美国“艾森豪威尔”航母曾两次遭受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尽管袭击结果尚存争议,但美国在中东的资产安全性已受到严重威胁,美国在该地区的受欢迎程度急剧下降。

另一方面,中国的外交攻势正在迅速收获美国在中东的盟友。在美国对以色列施压停火的前夕,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通过了多项重要成果文件,进一步巩固了中阿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共同立场,并决定深化双方的战略合作,共同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

与此同时,阿联酋、埃及、巴林等中东国家也在加沙南部局势紧张的背景下联合访华,这无疑对美国产生了不小的震动。

在此背景下,美国加大了对以色列的“停火”压力。然而,尽管以色列表面上接受了华府提出的“三步走”停火方案,但其中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攻打拉法的行动是得到了美国的默许,即便白宫是被迫妥协,以换取以色列放弃对伊朗的报复,但美国毕竟“同意”了以色列对拉法的进攻。

其次,根据历史规律,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往往不会完全停止。尽管美国口头上不支持以色列进攻加沙,但实际上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从未中断。这背后,犹太财团在美国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军工集团的利益驱动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最后,不能排除美国与以色列之间可能存在某种默契。美国过去也曾对以色列施压停火,但往往“无果而终”。

这既是因为犹太财团在美国的强大影响力,也是因为拜登政府在大选中的金钱需求以及以色列作为“核心盟友”的地位。因此,美国可能只是在做表面文章,以减轻自身的国际舆论压力。

综上所述,尽管以色列此次接受了美国的“三步走”停火方案,但加沙地区的和平前景仍不容乐观。从以色列总理首席外交顾问法尔克的表态中不难看出,以色列对此方案抱有诸多保留意见。因此,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只是“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