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人的成熟,到底跟什么有关呢?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跟年龄有关。

实际上,一个人是否成熟,跟年龄没有必然的关系。有的人三十来岁,就已经活得很通透了。而有的人五六十岁,依旧活得糊里糊涂。

年龄不代表什么,只代表这人存活的时间比较长而已。存活的时间越长,不代表为人就越通透,因为有很多事儿,都要讲究“悟性”的。

有的人,仅仅用了半秒钟的时间,就看透了事情背后的真相。而有的人,哪怕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也看不懂事情背后的真相。

懂与不懂,不是年龄的问题,而是智商、悟性和认知的问题。

一个人最大的成熟,跟年龄没有必然的关系,而取决于以下4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能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成熟的第一步——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我们所看到的,是别人故意让我们看到的。我们所听到的,是别人故意让我们听到的。

表面的东西,都是虚伪的。而背后的真相,才是现实的。要想搞清楚事情背后的真相,就需要我们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举个例子。在行情一般的时候,有人跟你说,投资某个产品、项目,就能获得5%以上的年收益率。对此,你是选择相信,还是选择不相信呢?

由于赚不到钱,所以至少有一半人,都会脑子冲动,选择相信。他们不知道的是,收益跟风险,存在正比的关系。收益越高,所带来的风险就越大。

有可能,我们贪图别人的利息,而别人贪图我们的本金。一旦被人忽悠,走错一步,那自身的财富,就被人收割了。

投资理财的问题如此,其他的问题也是如此。唯有搞清楚别人的企图和目的,才能尽可能地保护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能不能“看破而不说破”。

你眼光锐利,脑子清醒,得知了某些事情的真相,那你是选择说出来,还是选择守口如瓶呢?

最好的做法,就是避重就轻,能不说就不说,尽量守口如瓶。一旦说破,有可能就惹来一定的麻烦了。

人情社会讲究的,是“懂做人”。有些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可就是不能去挑破。谁挑破,谁就是大家的仇人。因为他不懂得做人。

看破,说明他智商还行。说破,说明他情商不行。本质,就是性情冲动,不够成熟。就像是东汉末年的杨修,看破且说破曹操的心意,就被曹操斩首了。

杨修死得冤不冤?说实话,不冤。曹孟德之心,谁都知道,可就你杨修说了出来,那曹孟德不杀杨修,还能杀谁呢?

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枪打的,永远都是不懂事的出头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能不能“接纳所发生的一切”。

年轻的时候,都偏向于理想主义,认为生活就是乌托邦,以至于看什么都不顺眼,总是讨厌存在黑暗的人与事儿。

上了一定的年纪,所经历的事儿多了,就没有什么理想主义了,而变得现实主义,哪怕黑暗的人与事儿再多,也能完全接受。

正如某位著名主持人所言,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它只是一道精致的灰。

有的人善良,自然就有的人奸恶;有的人真实,自然就有的人虚伪;有的人有情有义,自然就有的人无情无义......黑白并存,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不论我们如何抱怨,如何愤世嫉俗,都无法改变所发生的现实。要知道,天雨路滑,人心复杂,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人,无法改变现实,就只能接纳现实。接纳现实的目的,就是跟这个世界握手言和,不再为难别人,也不再为难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能不能“见识过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很喜欢罗曼罗兰的一句话:“这个世界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楚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上文谈到,不论善恶,不论好坏,我们都要接纳现实中所发生的一切。为了什么?就是为了“热爱生活”。

接触过一些人,他们很聪明,也能一眼看透事情的真相,可就是无法释怀,总是长吁短叹,以至于他们越活越痛苦。

要想成熟,首先就需要搞清楚世道人心的真相,可知道的事儿越多,人就会越不快乐。这个时候,就需要考验人之“心境”了。

杨绛先生说过,过去人过去事,笑笑就好;现在人现在事,尽心就好;未来人未来事,随缘就好。

过去发生了什么,既然成为了历史,那就一笑置之。现在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妨尽心尽力。未来究竟会发生什么,那不是我们能够预测的,既然如此,随心随缘就足够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