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月我们写过一篇维修案例:《惨!尼康Z8才用2个月就被激光烧了》,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本周又收到一台索尼A7C。不过这次我们劝退用户,放弃维修。一是因为维修费用过高,另一个原因是其实可以继续使用,后期稍处理一下就OK了。

一种新情况不容易忽视,尤其是微单相机

根据用户描述,他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中招的,在他的记忆中似乎没有拍过激光,发现情况也是最近,在电脑上修图时发现画面在固定位置有几朵粉色的小梅花。然后翻之前的照片,在同样的位置都有,看来是很早就中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激光烧伤拍出的照片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接看CMOS看不出痕迹

用户很肯定他从没有对激光拍过,也没有借过相机给别人。但也不排除在拍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有激光的场景,现在城市有激光灯光地方也比较多,比如公园、高层建筑的灯光等等,舞台灯光是绝对没有去拍过。

经过他的描述,我们推断还有一种情况。现在智能汽车比较多,在智驾车上有多处激光雷达,而且激光雷达是肉眼不可见的,遇到这类情况,相机的CMOS也是极容易中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网查了一下,这类中招的案例还是很多,一般都是手机。相机遇到就更容易中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能汽车上的激光雷达

智驾汽车的激光雷达所产生的光不同于一般光源,功率十分集中,具有相当强的方向性,单点发出的能量极高,可以快速加热敏感表面并造成损害。人眼虽然看不见这种光,但CMOS却能很容易捕捉到更广频谱的不可见光比如紫外线、红外线。从而激光雷达直接或间接(激光束从反射物体反射)对相机CMOS传感器造成损坏的可能性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避免,也很难防范。这是当前的新情况。

为何微单容易受伤?单反比较少?

根据最近几年的维修师傅的统计,几乎每月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无一例外的是微单用户,单反用户很少遇到类似情况?难道是现在的单反用户少了?

还真不是单反用户数量的问题,虽然现在单反停止开发了,但目前用户数量依然很庞大。微单相机遇到激光照射容易受伤是因为它和单反内部结构的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单的法兰距短,CMOS直接暴露,没有遮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单反的法兰距长,有反光板遮挡,给CMOS多一个保护

这里说微单更容易被激光伤害,并不是说单反就不会被激光伤害,相对而言没有微单那么脆弱。有可能微单一次就中招,单反几次可能会中招,只是相对几率来说要低很多?这在实际的维修案例中也有真实的反馈。

在上次也给大家推荐了可以防激光的滤镜,有不少用户表示怀疑,“这个到底能否防止激光?如果使用了还是被烧坏怎么办?是否提供赔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咨询了厂商,作为厂商而言,肯定是经过严格的测试,在短时间的照射是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但不建议长时间去照射,它只是起一个保护,减少事故几率的作用。至于说被烧坏是否赔偿的问题,这个是无法鉴定的问题,是否使用过滤镜,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所以不能担保这个问题。

对于滤镜只是给大家提供一种可选的参考,仅供参考。像目前遇到的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普及,使用专门的防激光滤镜是可以大大避免中招的几率。

另外有人咨询:“激光对眼睛有没有伤害”,这里提醒大家不要去尝试,虽然大多数情况不会,但也有悲剧发生。比如下面的案例,对这个问题大家自己注意,仅提醒:不要去尝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圈有话说:

防范意识不可少,尤其是微单用户

这次的维修,我们通过和用户沟通,因为这次CMOS被灼烧的面积不大,在拍暗的场景几乎看不出来,在拍比较亮的场景,比如天空,白墙能才能看到像一个蝴蝶的粉色小块。对照片本身影响不大,但换一块CMOS的成本很高,几乎占整个相机的费用一半。完全没有必要更换,只是有一点影响心情,后期也能轻松处理。用户也接受的了我们的意见放弃了更换。

不过这里要提醒大家,尤其是微单用户。需要知道激光的危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避免,特别是现在的智驾汽车,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我们眼睛看不见,相机是可以捕捉到的,我们需要避免。有这个意识就能减少相机受到伤害。没有防范的意识,就像这位用户,稀里糊涂地中招了,还找不到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