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是单身,恭喜,你拥有了整个假期。但如果你是我,结婚生子,假期意味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

因为理想,在大城市工作定居,父母更习惯老家的生活,留在了农村。由于工作忙,看望自己和爱人父母的时间全部预定在每年的法定假期。

但庆幸的是,双方父母的居住地、工作地相距的距离在300公里以内,自驾路程所需的时间和精力是可承受的。但对于假期的有限时间而言,必须要制定计划,精打细算,这样,才能将时间最大价值化。

写到这里,自己都乐了,把平时工作方法论用在了假期,算是举一反三嘛!

可能因为工作忙的缘故,我特喜欢旅游。在烦躁焦虑的时候,总喜欢翻阅关于旅游的小视频,新疆的风土人情,宁夏的塞外风光,大理的宁静悠远……身在屏幕外的我,默默地发誓,有时间一定要去这些地方,让疲惫不堪的心在美轮美奂的风景中鲜活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败就败在“有时间”上面,周末要么被工作压榨掉,要么找个借口睡懒觉。长的假期又托付给家人。所以,我是个伪旅游者。

早些年前,我在双方父母两地往返奔波着,而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在国内外旅游胜地打卡,这样的对比落差,内心还是不舒服,虽然承认自己有孝心的孩子。

但随着父母年纪大了,我也成熟了,这种想法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我觉得可能是对亲情的理解层次上升了高度。

春节,一个全球中国人归巢的传统日子。外国人也形容中国的春运为“人类大迁徙”,可见春节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有多么的重要。

春节回家,到底是要做多么重要的事情?无论我们身在何方,都要马不停蹄地赶回去,哪怕在家乡只停留几个小时,往返的路程再艰难坎坷,也是值得的。

这件重要的事,就是所有的家人围在桌子面前,吃一顿饭。在外国人的眼中,不就是吃一顿美味佳肴。但在我们眼中,饭菜不追求高档,哪怕只是一顿饺子,但人一定要齐,这就是中国人讲的团圆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得在中国文化的纪录片看过,中国人的亲情,是吃出来的。和家人有浓浓的亲情,就是从小到大,大家始终是在一个锅里吃饭的。

我回忆了下,假期回去看望父母,在一起吃饭好像就是必须做且重要的事情。记得每次回去,父母就忙里忙外,张罗着一顿顿饭菜,火锅、饺子、蒸包子、炒家常菜……

那时不懂事儿,总是告诉爸妈,不用大张旗鼓,简单吃就好了。现在才知道,那不是饭菜,是亲情。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在一起吃饭,是父母笑的最开心的时候。

如今,很多年轻人是这样表达孝心的:给父母平时寄足够的钱,送大量的营养品、买各式各样的衣物,但就是没时间看望父母。父母呢,总会说:“不用费钱买东西,有时间回来看看就行。”

年轻人就不理解了,让父母不愁吃喝不就好了,实在没时间回去,这不是难为我们吗?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不懂的亲情的思维。父母所需的是陪伴,这里对陪伴做重要注释,不是让子女每天陪着,占用大量的时间,而是陪着父母做一些事情,是一些小时候父母陪你做的事情,比如在一起吃饭。

收起笔,从思绪中回到现实,才听到窗外已下起了大雨。持续高温天气后夏天的第一场雨,听着雨滴与房檐亲密拥抱所发出的沙沙声,让人的心情瞬间凉爽起来。

我想快速搬个小凳子,坐在院子里的角落,一边欣赏着雨,一边和父母准备晚上的饭菜,顺便说说小时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