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备受瞩目的焦点集中于即将于本月26日拉开帷幕的2024年度环太平洋军事演习。

这一由美国主导的太平洋地区大规模例行军演,自冷战结束以来便以两年一度的频率定期举行,每次都会吸引众多国家的参与。

例如,在中美关系尚为和谐之时,中国亦曾以积极的姿态参与2014年的环太军演,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维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的环太军演将从6月26日持续到8月2日,届时将有29个国家携手参与,共同展现各国的军事实力和协作精神。值得关注的是,位于中国周边的日本和菲律宾等国也将参与其中。这些国家长期以来在美国的支持下,对侵占中国东南沿海岛礁持有一定的意图,这无疑加剧了地区的紧张氛围。而此次军演的主题——“伙伴:整合并做好准备”,更是让人深思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尽管美国目前卷入了多起国际冲突和争端,但无论是俄乌之间的紧张对峙,还是巴以问题的持续发酵,显然与太平洋地区的局势无直接联系。因此,美方在军演中强调的“做好准备”,其针对的目标不言而喻,那便是被视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称霸的最大障碍——中国。

面对美国的这一举动,中方并未显得惊慌失措。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以坚定的口吻回应称,中国绝不会被任何外部势力所吓倒。这一表态不仅体现了中方对美国野心的深刻认识,更彰显了中国面对挑战时的底气和自信。

然而,外界的担忧之声仍不绝于耳。美国此次集结了28个国家的力量,相较于过去中美之间的博弈,这是否意味着双方之间的斗争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中国是否真的有能力应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判断。

首先,俄乌冲突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号召力,但这并不完全是美国单方面努力的结果。很大程度上,这种号召力还源于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的军事行动,这一行动无疑加剧了北约对俄罗斯的恐惧和警惕。

然而,与俄罗斯不同,中国并未对邻国采取过类似的主动攻击行动。中国可能采取的军事举措,主要是出于对国家主权的捍卫和保护,而非对外扩张或侵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北约为对抗苏联及其解体后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在欧洲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军事部署。

这种长期的战略布局使得北约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然而,在亚太地区,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并未形成如此完善的军事体系。

在目前美西方阵营及其盟友中,距离中国最近的日本和菲律宾虽然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但这种威胁相较于欧洲的局势而言仍然相对有限。

再者,俄乌冲突也让我们看到了美西方的困境和短板——军工产业的明显衰退。尽管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远超俄罗斯,但在解决乌克兰军队的武器弹药供应问题上却显得捉襟见肘。这无疑暴露了他们在军事产能和后勤保障方面的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观中国,在多年的积极发展和战略布局下,已经在东南沿海地区建立了坚实的军事防线。近期更有消息称,中国海军的第10艘055驱逐舰已经成功下水,距离上一艘下水的时间还不足半年。

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军工产业的强大实力和高效产能,更凸显了中国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方面的坚定决心和雄厚实力。

综上所述,尽管美国此次召集了28个国家的支持,试图在亚太地区制造声势和压力,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这一挑战。

美西方在亚太地区的野心和企图心终将难以实现,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始终坚守在第一线,为国家的安全和尊严而战。

素材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