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二战期间曾掀起过一场“军犬大战”,日本出动狼狗部队,凶猛的狼青犬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

幸好关键时刻,我国警犬学鼻祖董翰良挺身而出。

他巧用“板凳犬”,在战场上把日本狼青犬杀得“丢盔弃甲”,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董翰良的一生又经历了哪些传奇故事,被称为警犬学鼻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警犬”发展史

翻阅史书我们会发现,早在公元前4600年,人们就已经利用犬类警戒、狩猎以及进攻敌人了。

唐代《通典》中提到,“恐敌夜间乘城而上,置警犬于城上”,这里也发挥出了犬类的“哨兵”作用。

公元12世纪,法国开始用犬类从事治安工作,当时有个称号叫做“船务警犬”,它在之后600多年时间里大放异彩。

15世纪,英国也开始带犬巡逻,与之相比,德国使用警犬的时间比较短,19世纪末才正式宣布投入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英法不同,德国警察一开始携带的大多是小型宠物犬,不少人质疑它们能否发挥出警犬的作用。

直到1902年德国施威尔姆市市政府发生火灾,大量群众聚集,影响了消防救火,一只名叫“凯撒”的警犬才为同伴正名。

彼时,凯撒朝人群发出怒吼,吓得群众四散而逃,警察局方面进一步见识到了带警犬的好处,进一步设立了警犬事务管理部门。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警犬出现的时间虽较晚,可德国在驯犬方面颇有经验,各国多有借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洋政府麾下青岛警察局就曾雇佣德国驯犬师,后来又专门成立了警犬训练班、警犬学校,培养了不少警犬方面的人才。

恰逢战场上日本狼青犬肆虐,国民政府特意邀请了这方面的专家董翰良“出山”。

董翰良可谓“奇人”,他出身贫苦,因为凑不起学费,差点早早辍学。

后来还是在乡亲和姐夫的资助下,才一路读到上海美专,并且在老师王载舆的帮助下,进入北京高等警官学校“警犬科”学习,又出国留学深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师推荐他去这个专业学习,不是没道理的。

他自小就与狗有缘,小时候家里养狗,他时常与之嬉戏,甚至能做到“同食同寝”

因为擅长学狗叫,出门的时候身后往往跟着一大串狗,被当地小儿戏称为“狗状元”!

长大之后,董翰良对犬类仍旧很有兴趣,他先去日本留学,紧接着又一路辗转来到德国,在警犬学校深耕了多年。

他学成后先原路返回的日本,日本警犬学校希望他能留校任职,被他断然拒绝了,他只想要回国报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警犬学的重要性,以及这位“东方警犬学家”的含金量,以至于董翰良在家乡闲居了相当一段时间。

直到北伐战争前后他的异常才华才有了用武之地,被聘请为浙江省警官学校警犬教官。

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狼犬在战场上表现得十分猖獗,国民政府想要以犬制犬,有识之士当即表示:

“快请董翰良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板凳犬“斗”狼青犬

日本狼青犬的由来,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它的前身是柴犬和北海道犬,也有人说它是由德国牧羊犬培育而来。

不过不管它来历如何,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凶悍”——

其肌肉骨骼发达,抗击打能力强,而且具有很强的攻击性,进攻过程中半步不退,誓死战斗到底,且有很强逆反性,稍有不慎就会误伤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人将狼青犬带了过来,并且用了一些极其残忍的方式对其进行“培训”。

譬如说把饥饿的狼青犬和我们的同胞关在一起,再譬如说给他们穿上我国士兵的衣服,以此来训练它们的“指向性攻击性”

狼青犬投入战场后,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一则狼青犬可以帮助日本人扫荡山林,有时候我军辛辛苦苦布置的埋伏,轻易就被狼犬给破坏了;

二则狼犬擅长用气味追击,国民党就有多支部队因此被追上,全军覆没。

关键时刻,国民政府只能请董翰良出来想想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翰良接过重担,当即去多地走访,可是始终都没看到能克制狼青犬的本土犬类。

就在山重水复之际,董翰良灵光乍现,想起了家乡的板凳犬,当即一拍大腿道:

“我怎么把它给忘了!”

听名字就知道,板凳犬个头不高,它怎么打得过高大凶猛的日本狼青犬?

当时也有不少人有这个疑惑,可是在亲眼看到董翰良是如何训练板凳犬的之后,大家都“服气”了——

原本就比较凶悍好斗的板凳犬,在董翰良的训练下更是“杀气凛然”,令众人一看就为之胆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场上见真章,只见板凳犬和狼青犬在战场上相逢后,还不待狼青犬反应过来,板凳犬就窜到了它们身下,然后狠狠朝着它们的咽喉咬去。

狼青哪遇到过这种对手,一时反应不及,就被咬死了一大片。

日本人没办法,只能紧急给狼青犬加了个“铁围脖”,可咬不了咽喉,板凳犬还可以咬狼青犬的其他部位。

总不能给狼青犬全身都披上护甲吧?那样直接就走不动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日本人只能悻悻把狼青犬撤了下去,一直到大战结束,日本狼狗部队都没能再发挥出什么作用。

反倒是日军投降后,我国缴获了不少狼青犬,该如何处理这些狼青犬成为一大难题。

一开始,我们还试图将这些狼青犬驯服,可事实证明,想扭转这些成犬的认知不大容易。

不过,狼青犬并没有在我国销声匿迹,恰恰相反,这类犬甚至还扩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 、狼青犬的“扩散”

狼青犬在我国安徽、山东,以及一些北方省份均有分布。

由于增加了中华田园犬的血统,再加上多个品种长期混杂,目前已经难以追溯源头了,甚至一眼望去很容易和土狗弄混。

目前,我国比较知名的昆明犬狼青品系。

昆明犬继承了狼青犬的优点,肌肉骨骼强壮,工作能力比较强。

而且工作能力远比之前的狼青犬全面,容易在兴奋和抑制之间达成平衡,是比较优异的工作犬。

毛色主要以狼青色、草黄色以及黑背为主,易于分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狼青犬虽然分布得比较广,也有个别品种被驯化得比较好,可它在我国民间其实是“不大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第一,狼青犬过于凶悍,难以驯服,稍有不慎会误伤,不符合安全考量;
第二,狼青犬精力旺盛,食量很大,而且消耗得很快,寻常人也不好养;
第三,狼青犬是运动犬,运动量大,不宜长期关起来,城中没运动条件;
第四,法律上也不允许,很多地方狼青犬是禁养犬,养它还得先查一查。

综上所述,养狼青犬的限制还是比较大的,难以广泛饲养也在情理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属于董翰良的故事,到这里也没有结束,抗战结束后董翰良又回到警校,继续开展教学、培训犬类。

由于他比较低调,关于他的故事其实很多都没听过,直到电影《警魂歌》上映,大家才广泛知晓了他的传奇经历。

原来,剧组在拍摄这部电影时,需要招募警犬,可是找来找去都不合适。

那些外国洋犬看起来威猛霸气,可是服从形象还是低了一筹。

有人听说了董翰良板凳犬大破狼青犬的故事,就去向他求助,董翰良也爽快答应了。

事实证明,董翰良培训出来的警犬的确更完美,电影播出后轰动各界,董翰良“中国警犬学鼻祖”的称号也全面传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董翰良对名与利都不甚关心,他唯一感兴趣的还是驯犬,于是他倾尽积蓄乃至于负债购买了一对英国虎头狗。

这种犬类价值极高,而且名声也很响亮,二战期间曾经有过大破德国狼狗的事迹,董翰良也想研究一番。

然而,这次购犬却将他置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因为学校不许报销,而且后来还革去了他的职务,一时间他一贫如洗,只能买了几间茅草屋,然后终日和犬类为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8年末,董翰良被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裹挟着去了台湾。

在他临走之前,也曾有人劝他别去,可董翰良只叹了一口气,摇摇头说道:

“我一生的心血都被运去了台湾,叫我怎么不去呢?”

原来,警校也被迁了过去,而董翰良心系的许多研究都还没结束,他自然是不得不去的。

只不过人去了台湾,他的心还在大陆,他时常对台湾的状况感到不满,还反复叮嘱家人们道:

“不要从警也不要从政,我看当个老师就挺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 、军犬传奇

在警犬做军犬,或者说培训军犬这方面,日本是比较失败的。

因为他们不仅自己恶事做尽,还连带着“日本狼青犬”坏了名声。

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养狼青犬,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毕竟谁又愿意跟“日寇”扯上关系?

真正的军犬,应该是英雄,比如荣获动物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的“朱迪”,而不是成为助纣为虐的“帮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迪”出生于中国,在它的主人被日寇残忍杀害后,它四处流浪,最终被一名在军舰上服役的英国士兵收留,慢慢被培养成了军犬。

某次任务过程中,朱迪突然朝着一个方向嚎叫,舰上士兵当即便做好了战斗准备。

果然,不久后那个方向就飞来了日本轰炸机群,英军由于事先有了准备,成功击落了几架战机。

可惜对方火力太猛,朱迪以及一些船员还是流落荒岛,在关键时刻是朱迪为他们找到了水源,拯救了他们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独有偶,后来去另一艘军舰上服役的朱迪,又遇到了类似的事情。

军舰被日军俘虏,英国士兵也成了战俘,在战俘营里他们遭到了苛刻对待,是朱迪一直守着他们,帮他们驱赶蝎子毒蛇和猛兽,众人才得以保全。

战俘们转移的时候,想要带走朱迪,可是残忍的日本人却不允许,甚至还判了他死刑。

幸而一位英国人冒着生命危险把它藏进了行李袋,偷偷带了出来,这才保住了朱迪的性命,最终朱迪在1950年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迪离世了,可是属于他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主人威廉斯在它的墓碑上刻上了“勇士”二字,而朱迪的故事也被传播到全球,它的名字家喻户晓。

这才是真正的“军犬”,它不以凶残、暴虐著称,而是以守护和拯救闻名。

类似的故事还有不少,比如说奇普斯,也是很有名的“军犬英雄”。

实际上,无论是警犬还是军犬,犬类之所以能得到人们的认可,靠的从来都不是凶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世纪英国为何大规模配备警犬?不是因为警犬凶猛,而是因为一名英国警察巡逻时,他带的拉布拉多犬救了一名快被淹死的妇女。

法国人使用了600多年的船务警犬,后来为什么弃之不用了?

不是因为法国警犬不再凶悍,而是因为缺乏训练,警犬误将回来晚了的水兵当成不法之人直接咬死了。

通过这两个事例,我们就能看出,“凶不凶”其实不是关键,通人性,能够帮助人类才是最重要的。

而日本人在这方面无疑走上了歧途,手段如此酷烈,泯灭人性,最终又能有什么好下场?

希望大家都能以此为戒,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底线,保持理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资料

《二战军犬大战:中国板凳狗部队大败日本狼青》 央视网

《董翰良人生经历》 中国论文网

《带着动物上战场》 马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