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日本侵略者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我国东北地区。在这之后,抗日救国成为社会的主流,很多有识之士也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或者事业,投身抗日救国的时代号召当中,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何思敬,他就在那段时期放弃了自己的学业,积极从事抗日救国活动。那么,何思敬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思敬出生于1896年,浙江省余杭县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在何思敬十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母亲便把何思敬送到了张静江办的“世界社”书店当学徒。书店有很多书籍,何思敬也有一定的学业基础,他便利用在书店当学徒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十五岁的时候,何思敬又到了张静江办的通义银行继续当学徒,那段时期,他频繁接触各类进步人士,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并开始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渴望国家强大起来。1916年,何思敬前往日本留学,学习了美术、法律、哲学等学科,逐渐成长为一名学识渊博的知识青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6年,在北伐形势大好的时候,何思敬离开日本,回到国内,投身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浪潮。1927年,何思敬又进入中山大学,担任了法学院教授兼法学院院长,致力于培养法律方面的人才,用法律为武器,帮助千千万万的国人争取合法权益。

1931年,何思敬离开广州,准备前往德国留学,但还没来得及动身,日本侵略者就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也是九一八事变后,何思敬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的留学机会,留在国内,投身抗日救国的时代号召之中。

那段时期,何思敬参加了上海文化界反日会,先是负责宣传工作,一段时间后全面主持反日会的工作。何思敬不仅撰写了很多揭露日本侵略者罪行的文章,而且还批判了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并号召全国军民一起站起来,反抗日本侵略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2年,何思敬加入了我党,入党之后,他又回到中山大学,继续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学生群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我党的抗日救亡思想,为壮大抗日力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何思敬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到延安后,何思敬受到了毛主席的热烈欢迎,两人也多次一起讨论,毛主席对何思敬评价很高,曾称赞何思敬是一个“有正义感、有勇气、有学问”的人,并称他为“全国第一流的法学家”。

延安时期,何思敬主要负责翻译马列著作和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工作,同时,他也兼任了延安大学法律系主任及法学院院长,为我党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政法干部以及理论人才。解放战争时期,何思敬以法律为武器,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发起内战的险恶用心,争取了很多爱国人士以及爱国华侨的支持,为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何思敬担任了中国人民大学任法律系主任等职务,继续为新中国培养法律方面的人才。可惜的是,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之后,何思敬也受到冲击,身心受到极大的迫害。1968年,何思敬因病去世,享年7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何思敬去世后十一年,也就是1979年,相关部门为何思敬恢复了一切名誉,这位革命的功臣,也受到了应有的缅怀。值得一提的是,何思敬有个女儿,名叫何理良,而何理良的丈夫,也就是何思敬的女婿就是黄华,曾担任外交部部长以及副总理等职务,官至副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