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还会有各种程度的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增加了患者家属的负担,但是这些后遗症通过护理,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恢复,坚持进行护理,也可能会让患者可以独立生活,不再需要别人的照顾。那护理脑梗塞患者要注意哪些方面?如何预防脑梗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关于脑梗塞护理方面的小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护理脑梗塞患者要注意哪些方面?

(1)心理方面。脑梗塞在治疗之后,虽然保住了生命,但是从一个可以独立生活的人变为一个躺在病床上需要别人照顾的人,心里难免会产生焦虑、烦躁、伤心等情绪,甚至还会变得易激动易生气。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注意患者的情绪,发现患者情绪消极时,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安抚患者的情绪,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告诉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也有可能恢复独立生活能力,鼓励他们进行各种康复治疗和锻炼,逐渐改善遗留的后遗症。

(2)进行康复锻炼。康复锻炼对于脑梗塞患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使患者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等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就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语言训练,让患者先练习一些简单的发音,每天坚持练习,等发音清晰后,逐步增加难度,直到患者可以和别人进行交流。同时,还要帮助患者进行肢体训练,刚开始可以让患者先在病床上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伸展运动和起卧训练,等到病情稳定后,经过医生的允许,可以让患者下床借助康复器材在屋内进行站立、慢走等锻炼,注意每次的锻炼时间不要过长,以免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每次锻炼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及时为患者进行按摩,缓解运动的疲劳感,避免出现关节损伤等情况。

(3)监测血糖、血压。护理人员要定时对患者的血糖和血压进行检测,还要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将其汇报给医生。根据血压和血糖的变化情况,可以对患者的治疗及时进行调整,预防脑梗塞的复发,避免患者再次遭受病痛折磨。

(4)卫生方面。脑梗塞患者卧床时间较长,护理人员要注意患者的卫生情况,经常用毛巾帮助患者擦拭身体,保持患者皮肤清洁。还要勤换被褥,使被褥保持干燥,避免出现褥疮。还要注意患者的口腔卫生,及时清理患者口腔中的残留物,在吃完饭后让患者漱口,每天帮助患者进行刷牙,让患者的口腔处于健康状态。

(5)饮食方面。处于急性期的患者,要让他们吃一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控制他们的钠盐摄入量,避免加重脑水肿。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要对患者采取鼻饲流质的方法,每天大概4~5次,每次大概200~300毫升。处于恢复期的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低脂、低盐,可以吃一些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纤维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尽量不要吃辛辣食物,同时戒烟戒酒。在患者进食时,一方面,要注意食物温度,避免过热烫伤患者口腔黏膜,或者过冷引起腹泻;另一方面,要注意喂食速度,避免喂食过快导致患者出现反呛的情况。

二、如何预防脑梗塞?

(1)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因为大部分脑梗疾病发病都与患者情绪有关。

(2)在饮食方面,多吃低脂肪、低热量、低盐的食物,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少吃辛辣食物和冷冻食品。特别是霉变食物和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千万不要吃。

(3)适当进行锻炼,尤其是中老年人,要坚持每天都出门散步或者慢跑,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这样才能远离疾病。

(4)要特别注意换季和气温骤变时期,这种时期中老年人适应能力较差,免疫能力降低,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5)定期去医院进行体检,可以尽早发现危害健康的隐患,提前预防和治疗。

总而言之,护理对于脑梗塞患者基本生活能力的恢复而言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要鼓励患者积极的配合护理和锻炼,让患者相信自己可以得到更好的恢复,这样才能让患者更好的恢复自理能力,学会独立生活。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 陈剑敏/文

责任编辑:李雅琴 李硕然

医学审核:姜峰
出品人:杨中兴胡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