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话说宋朝年间,落第秀才王伦屡试不第之后花光了家业,正愁于生计,忽听人说富N代柴进喜好交友,为人大方,于是拉着兄弟杜迁跑到富二代柴进家里求包养。

柴进很热情,好吃好住的安排着。这反而搞的王伦十分不好意思。王伦心想,自己好歹是个落地秀才,比不了江湖人,也不好意思一直赖在柴进家里吃白饭。于是住了一阵之后就和杜迁商量着想告辞,出去另谋生路。柴进一听王伦和杜迁要走也不好硬留,想着两人可能没有盘缠,二话不说又给了王伦一笔“分手费”。

正是柴进的这笔“分手费”,成了王伦日后创业发家的本钱。

其实,在拿到柴公子给的分手费之后的王伦也很惆怅。这笔“分手费”说多也不少,说少也不多,要是坐吃山空吧,不是长久之计啊。得有个营生啊才能长久,该干嘛呢?自己一个落第秀才要手艺没手艺,要本钱也没多少,做啥好像都不大合适,这可愁坏了王伦。

就在王伦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杜迁来了。

“哥,要不然咱用柴公子给的钱创业吧?”

“什么玩意儿,创业?”王伦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是我耳幻听了,还是你嘴瓢了?”

“哥,你没幻听,我嘴也没瓢,就是创业。”

“就这点本钱,咱也没有什么手艺咋创业呢?”王伦有点纳闷。

“就开个打劫公司,你出脑力,我出体力,你要是不干的话柴公子给的钱里可有我一半呢,你把我那一半给我,咱各干各的,怎么样?“

“这个,我想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伦是个明白人,毕竟也读过不少书,回去一思量:”听杜迁这话味儿有点不大对,要是不按他说的来,我那一半钱估计也拿不到手了,我又没啥手艺。要是按他说的干吧,心里又有点不得劲儿。我当初立志想考公务员,一开起公司再要当公务员估计没戏了。不过不干吧,眼下生活都过不去了。罢了罢了。”思量了一宿,王伦的理想还是向现实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那就开公司吧。说干就干。因为开的是黑公司,所以也没什么手续,找政府注册营业资格证什么的都免了,有员工再有块地办公就成。于是王伦手中的鞭子一挥,跑马一圈就圈了块八百里的荒地——梁山泊。王伦还不知道,自己圈中的这荒地将成为日后十分抢手的“地王”。圈好了办公地点,杜迁又叫来了哥们宋万,两人召集了不少兄弟,有了地也有了弟兄们,“梁山泊打劫公司”顺势成立。

要说王伦还是读过书,有眼光,随便一圈就圈了块就成了日后的“地王”,但是有时候眼光好也不见得就是件好事。那时候的王伦还不知道,自己随随便便圈下的这块地其实是为自己的日后埋下的祸根,以至在死之前连王伦自己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已经成了林冲的刀下鬼。

王伦的危机还要从柴进写的一封推荐信开始说起。

那时候,“梁山泊抢劫公司”已经成立了一段时间,发展也还不错,王伦自己挺满足的。虽说王伦是个落地秀才但其实他并没有什么大志向,之前之所以立志要当公务员也不过因为公务员比较稳定,考上之后就可以老婆孩子热炕头了。所以其实小富即安的王伦对“梁山泊打劫公司”的发展并没有什么规划,按现在的话来说算是一个佛系老板,大家吃饱喝足就行。发不了大财,当然也不用冒大险。大家过的安逸就行。所以,从“梁山泊打劫公司”从建立之后基本上就是在维持原状了,既没有扩大规模也没有引进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点从阮家三兄弟(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口里就可以得知,阮家兄弟跟吴用喝酒的时候就讲过而且心里满是羡慕:“他们天不怕,地不怕,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缎,成瓮吃酒,大块吃肉。”这福利待遇,确实挺好,搞的阮家三兄弟都想去应聘。但无奈王伦手下人说过,“王伦心底狭窄,安不得人。前番那个东京林冲上山,怄尽他的气。”这话其实是阮小二说给吴用的,阮小二这样说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些失望了,但还是自我安慰的说:”王伦那厮,不肯胡乱招人,因此我兄弟看这般样一齐心都懒了“。(16章)

按阮家兄弟的说法,他们其实是想进“梁山泊打劫公司”的。但无奈放弃了。一是,因为像林冲这种高学历,原国家干部过去都吃不开,自己哥几个本事不如林冲,估计更难混。二是,老板王伦不招人。

从阮氏三兄弟的口中可以看出,王伦确实没有什么大志向,能够吃肉分金穿绸缎还有喝不完的酒,这样的生活王伦已经十分满足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王伦也许还会感叹:“还是当土匪潇洒,虽然名头不好听,但有酒有肉有金子,自己还是老大,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公务员虽然名声好,稳定,但免不了受上面领导的气,挣的钱也没现在多。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啊?”

所以当林冲拿着柴进写的推荐信来准备上班时,王伦的内心是拒绝的。一开始王伦其实是想让林冲进来的,毕竟林冲拿着柴公子的推荐信,谁的面子不给都可以,但柴公子的面子不能不给。柴公子可是有恩于自己的呀。原本王伦只打算走个流程,随便面试一下就让林冲进来上班,但在面试时听完林冲的个人经历时王伦心里开始有了危机感,王伦听完林冲的自我介绍就想:”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如今不争添了这个人,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人。不若只是一怪,推却事故,发付他下山去便了,免致后患;只是柴进面上却不好看,忘了日前之恩,如今也顾他不得。”(12章)

所以其实王伦并非手下人说的那样心胸狭窄,只是林冲太牛了,带给王伦的危机感太大。“梁山泊打劫公司”本身就是个黑公司,既没注册,也没法人,杜迁和宋万也没啥本事,所以一直都是王伦自己当老板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潇洒自在,而听完林冲的简历,王伦的危机感一下就上来了。林冲不但原来是个公务员官还当的不小,武艺又好,有核心竞争力,名气也大有号召力和影响力,万一林冲要是不服自己,要当公司老板怎么办?自己加上杜迁宋万的这点能力估计也没辙。王伦这么一想心里已经有点慌了,所以连柴进的面子也都顾不上了,只想打发走林冲,自己安安静静的接着当老板。王伦这么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王伦自己本身就是个落地秀才,公务员考试考了好几次也没进面试,也不会武艺,只能做做管理,根本没有核心竞争力。所以王伦要挤走林冲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事与愿违,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王伦最终还是迫不得已的让林冲进了公司。虽然林冲也并没有像王伦想的那样要抢走王伦老板的位子,但不能不说林冲自己心里没有过这样的想法,林冲之所以没有行动大概一方面是因为势单力孤,另一方面是王伦打压的紧。因为王伦怕林冲把自己逼下去,所以王伦一直不拿林冲当自己人,处处打压林冲,这让林冲很不爽。从某种角度来看王伦的打压可能是成功的,但也正是因此加速了林冲想要换掉王伦这个老板的决心。

王伦还不知道,林冲只是自己噩梦的开始。他更不知道,这些噩梦的起源都是因为当时他随手圈的这八百里荒地——梁山泊。王伦大概到死一直都没弄明白为什么那些厉害的人物都爱来投奔梁山泊。其实原因很简单,梁山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太好了,非常有利于这种打劫类的黑公司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记得当初柴进推荐林冲的时候是这么介绍梁山泊的:“山东济州管下一水乡,地名梁山泊,方圆八百余里,中间是宛子城、蓼儿洼。”接着柴进介绍了一下王伦、杜迁和宋万,紧接着又说”多有犯下弥天大罪的人,都投奔那里躲灾避难,他都收留在彼“。(12章)按柴进的说法,梁山泊有八百里,四周环水,王伦哥几个也热情好客,犯了重罪的人都往那儿躲。简单点说,柴进的意思就是梁山泊那地方好,官府抓不到,安全!

柴进没去过梁山,估计也是道听途说,再看林冲上梁山时候看到的地形:“山排巨浪,水接摇天。乱芦攒万队刀枪,怪树列千千层剑戟。濠边鹿角,俱将骸骨攒成;寨内碗瓢,尽使骷髅做就。剥下人皮蒙战鼓,截来头发做缰绳。阻当官军,有无限断头港陌;遮拦盗贼,是许多绝径林峦。鹅卵石叠叠如山,苦竹枪森森如雨。战船来往,一周回埋伏有芦花;深港停藏,四壁下窝盘多草木。断金亭上愁云起,聚义厅前杀气生。”(12章)

啥意思?意思就是:山一个连一个跟浪一样,一眼看去跟天都接上了,芦苇长得跟刀和矛一样,树长的跟剑和戟一样,鹿角样的都是骸骨,用的碗盆都是骷髅做的,用人皮做鼓皮,用头发做缰绳。有好多死胡同能挡住官兵,有好多绝路林子和石头能拦住盗贼。鹅卵石堆得跟山一样,苦竹枪密的跟雨一样。战船来往的时候前后左右都是芦花;或藏或停四周都是盘在一起的草木做港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地形对王伦这种黑公司来说绝对是“地王”,有了这块地不怕同行来捣乱,不愁官府来征剿。要是王伦有志气有能力把“梁山泊打劫公司”发展成宋朝最大的抢劫公司,也还好。关键是占着块“地王”却没有把公司做大的野心。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很可惜王伦自己没有来得及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当投资人晁盖和吴用带着刚招收的人马和刚抢来的生辰纲来给王伦融资的时候,王伦慌乱了。其实晁盖也是看中了这块地,这块地对晁氏投资公司来讲简直就是避风港,所以晁盖来之前其实已经志在必得。当然晁盖最初的想法是入股,这样对双方都有利。

然而王伦的志向只在于安安静静的守着自己的公司,当着自己的老板。却不料前有林冲疑似要抢自己老板的位子,后有晁盖带着吴用强行投资。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王伦只好拒绝了晁盖的融资,所以无奈之下晁盖的这次入股,只好变成了恶意吞并。

“晁盖和众头领身边各各带了器械,暗藏在身,结束的端正,却来赴宴”。(20章)看见没,因为王伦没有打算融资的意思,所以投资人晁盖只能干掉老板王伦自己接手。

在此之前投资人已经见了对方公司的业务骨干林冲,并抓住林冲对王伦的不满情绪趁机收买林冲,提出吞并计划,林冲因为郁郁不得志早已看王伦不顺眼了,想干掉王伦所以答应的很干脆。由林冲挑起争端趁机杀死王伦,晁盖等人在外围呼应以备不时之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王伦因为拒绝融资而惨遭杀害。“梁山泊打劫公司”被晁氏投资集团吞并重组为“梁山泊打劫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发展迈入新纪元。

要说王伦有错吗?其实也没多大错,错就错在占了个好地方开了家好公司却不思进取。如果王伦稍微有一点战略眼光的话,将“梁山泊打劫公司”由全资改为股份有限公司,放开手让林冲、晁盖等人干,也许梁山泊将会是另一番繁荣的景象。可惜王伦不开窍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放,于是就成了公司重组中的牺牲品。

王伦的故事告诉我们,能力欠缺一点其实并不十分要紧,要命的是能力不足还不愿顺应时代潮流,这样的人只能成为时代巨轮下的炮灰。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入对行,王伦要是投身房地产估计再不济也能混成一个地产大亨。

作者:kaylen許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