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油气合作那是好事多磨。

中俄建设新的天然气管线,是5月份中俄首脑会晤当中敲定的项目。无论是对俄罗斯的能源输出,还是对于中国解决能源供应紧张问题,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按照中俄原定的议程,“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线应该在今年初就开工了。但是眼看到了年中,中俄双方还未传出类似的消息。于是,这就给紧盯中俄动向的美西方媒体带来了造谣的话题。

据《环球时报》6月3日的报道,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中俄天然气项目“西伯利亚力量2号”陷入了僵局。北京希望以几乎与俄罗斯国内市场天然气出售成本的价格购买天然气,莫斯科不同意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金融时报》报道的重点,是中国向俄罗斯压价天然气,以及在供应量上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使得谈判受阻了。这个报道的潜台词是什么呢?这个潜台词是中俄的战略协作已经出现“裂痕”了。

大家都知道,买卖谈判一个漫天要价,一个坐地还钱,这岂不太正常了。就中方而言要求降低价格,当然有充分的理由。比如说,一是中方的投资大,这么长的天然气管线,中方段的部分或跨境的这一部分,应该都是中国出资修建的。俄罗斯的那部分,很可能也是由俄方公司向中方的银行贷款投资的。我们投资占比大,当然会要求降低供应的价格。

二是中方买得多,西方制裁俄罗斯,中国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占比比过去增大多了,要求俄罗斯做一些折扣,也是理所当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是因为当下是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之下,买方当然有产品定价权

当然了,还有一个战略性的问题。这条管线要过境蒙古,这就给中俄的合作增添了新的不确定因素。中方不能不担心,这条过境蒙古国的管线建成之后,蒙方会不会在某一个时候,在美西方的影响之下,以某些理由限制或中断通过其领土的天然气供应,从而为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不确定性的风险。如何避免合作过程当中第三方的影响,也需要中俄两国周密地筹划。

基于这几点技术和战略性的考量,中方必须谨慎对待。所以这才出现了谈判暂时受阻的情况。应该说,这些都是中俄油气买卖当中出现的正常过程。西方媒体夸大中俄双方的技术性矛盾,显然有看中俄矛盾扩大笑话的不正常心理。但他们要失望了,中俄之间的战略协作不是那么简单的就能被离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6月3日同一天,中俄两国几乎同时对《金融时报》的消息进行了回应。俄罗斯联邦总统府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是这样说的:在能源供应领域,继续合作的话题确实在会议的议程上,两国对此进行了讨论。至于正在进行的商业谈判,它是非公开的。每个国家都会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完全正常的。克里姆林宫认为,围绕能源供应的谈判将继续进行,俄联邦总统府有信心与中国达成协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6月3日的记者会上也回应道:寻找利益交汇点,深化利益交融,实现彼此成就,是中俄两国元首的共识。中方愿与俄方一道,落实好这一共识,并不断深化两国全方位合作。同时回应《金融时报》的消息。就这一点而言,就可以看出,中俄两方战略协作的密切协调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好事多磨。尽管中俄新油气合作项目可能一波三折,但相信最后一定还是能够谈成的。因为在大的战略方向上,这个合作项目对两国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