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朝阳曾经说“我现在每天只睡4个小时,坚持了两年,效果非常好。”

他还建议年轻人不要过度努力,因为世界不公平。

近期,搜狐CEO张朝阳的一席话又一次引起争议,还将“网红经济”推上了风口浪尖。

他表示:“互联网的成本是最低的,不用交房租,不用店面,所以年轻人做互联网是最佳选择。互联网又是一个自媒体时代,所以在互联网上做网红是最佳选择。”

01

张朝阳的建议 看似有道理实则无意义

张朝阳的言论,出发点很简单。

他认为,在网红这个几乎零门槛的舞台上,年轻人无需承担高昂的实体运营成本,只需凭借个人才华和创意,便有可能在亿万网民中脱颖而出,实现名利双收。

这个建议听起来很有道理,当网红可以实现草根逆袭、靠着流量带货能一夜暴富。可实际上,他的建议就是幸存者偏差下的结果导向。

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除了智商、能力、思维方式的不同,还有视野的差别。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所做的选择都是能力范围考虑内的最优解。

而选择当网红,看似门槛很低,实际上却超出了大部分人能力范围。

想当网红和真正成为网红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想做这件事确实很简单,做成这件事,需要技能、需要才艺、更需要契机和运气的加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宇辉能成功,靠得是才艺,还有东方甄选这个平台。李佳琦能成带货顶流,除了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外,也是赶上了直播带货的红利期。

所以,成为网红这件事,不是1+1=2那么简单,对大部分人来说只不过是个梦罢了。

可有人要说了,努力了就有可能,不努力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理确实是这个理,但是张朝阳是对广大年轻人这个庞大的群体进行建议,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年轻人都去当网红了,那都得被内卷的巨浪拍死在沙滩上。

02

想当网红 郭有才先说“no”

整个五月,热搜都被郭有才占据。10多天时间,粉丝从十几万涨到1000多万,郭有才的爆火是现象级的,这让很多人做起了网红梦,菏泽南站的“群魔乱舞”也因此而生。

然而,郭有才的案例却为这股网红热潮敲响了警钟。

郭有才从一个白天街头唱歌、晚上摆摊卖烧烤的农村草根,摇身一变成了全网最火的顶流。

一场直播打赏几百万、各种商业合作也纷至沓来,仿佛一夜之间实现了财富自由的梦想。

可惜的是好景不长,郭有才的热度是被平台碰出来的,当争议出现后,菏泽和抖音都抛弃了他,一夜之间他又如同流星般快速陨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有才的故事,映射出网红行业光鲜背后的另一面。

短视频和直播普通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展示自我和创造价值的机会,但这条路并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平坦。

内容创作的压力:持续产出高质量、符合市场需求的内容,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创意的枯竭、观众口味的变化,都可能导致网红迅速过气。

心理健康的风险:人红是非多,再好的鸡蛋都能挑出骨头来。网红们常常暴露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承受着来自网络暴力和舆论压力的双重考验,这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经济风险:如张朝阳所言,管理好现金流至关重要。很多年轻网红缺乏财务管理知识,一旦收入不稳定或骤减,很容易陷入财务危机,甚至负债累累。

职业规划的局限:将全部精力投入网红事业,可能会忽视其他技能的培养和职业道路的探索,增加未来职业转型的难度。

郭有才的经历提醒我们,成为网红或许是一条快速成功的捷径,但这条捷径更像是一场赌博。

在这个赌局中,平台才是真正的发派人。平台决定了哪些人能红,先让他们赢,再吸引更多的人涌入,在这场赌局中,大部分人最后都成了平台的筹码。

在追求梦想的路上,理性规划、稳健前行,比做网红梦更实际,别再听张朝阳瞎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