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宣布取消了134项对台商品的ECFA关税优惠。这是否意味着,在东部战区发布的:进!围!锁!击!毁!断!“六字诀”之后,再加一字:穷。穷台呢?

今日,大陆取消对台优惠的举措。经济组合拳,重磅炸弹,其实还蛮多的。首先,取消关税优惠;第二,中止ECFA部分条款,特别是针对台湾石化产品的关税优惠。这些行业高度依赖大陆市场。此外,除了直接取消关税优惠,大陆还可能在市场准入、投资合作等方面对台湾实施限制。这些措施,说明:一方面,大陆在处理两岸经贸关系时,工具箱里的“武器”还多得很!另一方面,也是策应正面(军演)“战场”,开辟第二乃至更多战线。我在5月23日就曾经评论,要坚定地打响对台经济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之前的视频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聊一个话题:当年,清初的康熙皇帝,收复台湾,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对今日之台海,有何启示或借鉴?第一,在经济上封锁台湾。其实从顺治直到康熙初年,为了切断台湾郑氏政权与大陆之间的联系,阻止他们通过沿海地区获得物资补给,削弱其军事与经济实力,当时的清朝,一直实施严格的“禁海”政策,从而为军事进攻做好准备。第二,抢台湾的生意。当时,台湾郑氏集团的经济的气口、活口,就是维持和日本的经贸往来,于是清朝就积极加强和日本的经贸关系,并且,只允许日本和清朝做生意,不允许日本和台湾做生意。掐断其海上贸易往来。第三,武力扰台,进而“疲台”、“穷台”。康熙还经常发动低烈度的袭扰战术,迫使台湾郑氏集团疲于应付,不得不增加军费,提高对老百姓的苛捐杂税,增加老百姓对当时的台湾郑氏集团的不满,甚至一度爆发了农民起义活动。通过一系列经济“穷台”、“贫台”,台湾坐吃山空,经济实力大为削弱。等到施琅武力攻台之时,兵败如山,很快就投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真实的历史,非常严峻。无论是“穷台”,还是“攻台”,两岸百姓,均付出了巨大代价。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完成了对台湾的统一之后,清朝立即采取了一些惠台措施,恢复民生,鼓励当地经济发展。

第一,减轻赋税。康熙年间,台湾的赋税远低于郑氏时期,也低于内地。第二,鼓励垦荒与农业发展。鼓励大陆移民,前往台湾开垦荒地。同时,引入大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作物品种,提升农业生产力。第三,发展海上贸易。康熙收复台湾后,逐渐放宽、允许并鼓励海上贸易,利用台湾的地理优势,重新开放与日本、东南亚等地的贸易往来,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第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交通设施,如道路、桥梁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有没有发现:康熙利用经济手段,作为 “对台方略”的特点,是什么?对了!就是在实现统一台湾之前,主打“穷台”、“贫台”,限制经济;而不是惠台、给台湾“输血”!真正发展经济,奖励民生,是什么时候的策略呢?其实是在台湾正式被纳入清朝的直接管辖之后,也就是实现统一之后,才实施的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