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由三一基金会能力支持业务总监、青年公益人王龙玺2022年4月10日在“传一沙龙”第25期的主题分享整理而成,并经其审订。

大家好,我是龙玺,也特别谢谢大家,休息日还来参加活动。

我不知道今天的分享有没有用,好不好,可以保证的是我讲的内容都很诚恳,希望值得。

今天的主题是公益人的学习和充电,我附庸风雅,给这个分享起了个文艺的题目,叫“通会之际 人书俱老”。这是我对自己预计与期待的一种美化后的表达。具体意思后面再说。

我会分三个部分分享,第一部分是我阅读的经历。第二部分讲学习。第三部分讲在阅读和学习基础上我对公益的反思。一共两页PP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书不是理解世界的唯一方式

我读书比全人群平均值要高一些,但要比起真的读书人或者知识分子,还差得很远。一来我读的都是比较入门级的内容,二来大多是走马观花的浏览,买书总是很积极,看的时候有不少都是随便翻翻。

当然,读这些书确实有很多启发,但我想说的是,读书很好,但读书不是唯一理解世界的方式。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习惯、禀赋来找到最适合自己学习的道路。

大学时我参加过一次安利公司的活动,讲师讲了一句顺口溜,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点灯,名师点灯不如贵人相助,贵人相助不如?最后这句讲者突然提高声音,然后下面的人一起高呼“自己奋斗!”。虽然我不同意这种排序,但这个顺口溜确实很精要的总结了人类学习和认识世界的几种方式:阅读、观察、交流、听讲、辅导和实践。我二十多岁找到了自己的学习道路,读书,但它既不是最好的也不是唯一的,只是我喜欢和自在的。

我并不是从小就爱读书,小时候主要是看漫画。小学附近有一家书店叫木王星,机器猫3块6一本,每次攒够钱都会去挑一本,回家之后,焚香沐浴有些夸张,但确实会认真洗手做好准备,然后满心欢喜的阅读。我记得第六卷结尾机器猫要回未来世界了,和野比告别,漫画里野比泪流满面,我看的也泪流满面。后来看圣斗士星矢的冥王篇,死去的黄金圣斗士的魂魄都飞到冥界帮助星矢,也泪流不止。

漫画书里有很多关于世界,关于人和人之间的道理,关于友谊、正义、善良与勇气。直到现在我还在看漫画,每周要追五六个更新,而且都是国产漫画,这几年国产漫画越来越高。特别推荐一下《传武》、《镇魂街》、《妖师录》、《驱魔录》这几部。

大学之前我其实很少读课本以外的书,自己也曾经翻过

《水浒传》

《复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等等,不过实话就是一本都没看下去,连连环画版的

《汤姆叔叔的小屋》

都没看下去。既看不懂也不爱看。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高中会偷偷的翻

《挪威的森林》

,因为里面有很多性的描写,会偷偷的看,专门看那些段落作为青春的宣泄。当时还有本轰动全国的书叫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

,是一个教育家和一名记者写的关于16名有过性经历的中学生的故事,我坐车去了很远的书市买了一本,藏在衣服里带回家,每天晚上偷偷看。可能就是因为那时候没宣泄好,后来

做了性教育。

我是在中国海洋大学念的本科,大学期间读了一些书,不过更多的还是看杂志。那个时候我很穷,每个月700块生活费,没有其他收入,但是我平时也不怎么买衣服或者其他东西,我没什么物质需求,所以都攒钱买杂志。《人物周刊》《看天下》《瞭望周刊》这些,因为图书馆不订阅,但是实在质量很高,就愿意花钱买,通过这些杂志了解社会。我觉得现在自己做公益总想把课程价格定的低一些,多少是因为以前的经历,那会一本杂志要10多块,我一次要买好几本,就是站在书摊那犹豫很久,最后想中午就吃一个菜吧然后买了看。不过那时候这些杂志的文字水平都非常好,不像现在。

我正经开始读书,或者说让读书成为自己的学习方式其实是从打发时间开始的,是被无聊逼的。 无聊是非常非常要命的事。前段时间我去村里,我们基金会乡村振兴的村子,走访的时候看到一户家里有位大姐,白天就坐在门口没事,坐一会太无聊了就进屋里转几圈,然后再出来坐着,就这样一天。很多乡村里赌博盛行,其实也和这种情况有关,所以我们乡村振兴的同事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在村里组织各种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这非常重要。

我刚毕业的时候工作非常努力,也很热爱自己的工作。

但是再热爱总有没事的时候。

我记得应该是13年左右,有一天晚上在家实在无聊,就想是不是该看看书。看什么呢,想起来之前听刘瑜讲座,她提过一句谁谁谁,记不住了,写过一本

《正义论》

,那是一本厚厚的书。然后就觉得要不买本这个看看,毕竟也在做公益领域,想看看正义到底是什么。《正义论》就算开启了我读书的道路。当时其实都看不懂,只记得读到“无知之幕”时觉得很新颖,会想,啊这个想法确实好独特好清奇。

读书是这样,你读的越多,在书里发现的新的思想、作者和书目就越多,所以永远读不完。

从《正义论》开始,我每天晚上下班后的时间就是读书,因为平时也没什么社交活动。就这么读了几年,有一天突然觉得,想买一套

《史记》

看看。当时心里很兴奋的,因为这种书放以前我会觉得这辈子都不会读,很为自己有了这种冲动而开心。后来看了好一阵,囫囵吞枣地读完了,虽然一知半解,但还是激动。对自己来说那是一个了不起的里程碑。

我还记得读到货殖列传,看到范蠡的故事,发现竟

然是我以前看电视剧里特别喜欢的一个段落的原型。当时在家里直接笑出了声,是大笑出声。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听出我的兴奋,

那是一种曾经看到、听到、学到、经历过的片段,突然被某一条线串联起来,找到了答案。

这种感觉无关于成绩、赞美、认可的外在标准,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就是“妙”。这种妙会让人没来由的欣喜和通透。读书会有很多这种时刻,但大笑出来就那一次。那个下午,北京天通苑那个昏暗的房间,就因为这个笑明亮起来。

《史记》读完

之后,我开始有一种质变的感受,

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意识到书有可能会陪伴我的一生,在遇到挫折困难劳累的时候,读书会成为一种很好的陪伴。

然后就这样一直到现在。会坛看到悦享新知的一个访谈找到我,问我可不可以分享自己怎么充电,如果算的话我觉得这就是我充电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书带来的改变

前面这些是读书的经历,我想分享几个读书带来的改变,其中一些也和公益相关。

我刚才说大学我看了很多杂志。有一件事印象非常清楚。那会图书馆订一个杂志叫《齐鲁周刊》,是报刊厅被借阅最多的杂志。每年用工季我都会在《齐鲁周刊》上看到写制造业的文章,写什么呢?“哀鸿遍野”。就是这个词。我对这个词印象极深。第一年看说,制造业今年哀鸿遍野,觉得很悲观,第二年看还很悲观,第三年看开始觉得不对了,为啥三年都哀鸿遍野,到了大四我决定去查一查,就搜了搜制造业的一些数据。我发现制造业其实数据一直在进步,事实也是这样,大家现在回头就感受的到。但是为什么文章会渲染出一种非常悲凉的感觉。

我是知乎重度用户,直到现在每年我都会在知乎上看到今年经济形势怎么样这种问题,每年也都会在答案里看到类似的内容。我觉得这个事情对我印象非常深影响也比较大,就是因为我在“哀鸿遍野”的重复报道中开始意识到叙事角度对人观念的影响,是会有塑造作用的,有时也许是蒙蔽。所以后来看到章家敦连续20多年讲中国经济要崩溃了,包括BBC的很多报道,就是以小细节入手塑造的宏大叙事。

我大学对社会非常愤怒的,但是因为这个经历开始反思。后来认识到社会治理的复杂性,以及从具体细节和历史宏观的尺度看是不同的。这也多少为后来的工作风格奠定了一些基础,我一般都是相对温和和建设性的工作,比较少批评现状。

所以读书给我的一个改变是,

我开始学会以历史和世界视角来看待问题。

我对工作规划和想象都是非常长的。上一份工作我在最后几年想的是,怎么样能为行业留下来二十年以后还在用的东西。现在我在三一想的是,怎么样才能为公益行业留下能用几十年的东西,即便是我离职了。我其实不太好意思说这些,如果大家觉得我在说梦话或者大话请原谅我……当然想的很美,但是做不做得到是另一回事。

可是历史的尺度和眼光是能让人心境平和的,因为抱有长期的想法和准备,一般就不会为一城一池的得失感到情绪的起落。会以更加厚实的心态去开展工作。

我再举个例子。去年我正式到三一工作,为了了解一线状况去了很多城市,面对面接触了1000多名公益从业者。我能感到总体上大家对公益的现状和未来都比较消极和悲观,在这点上我其实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中国公益行业处在最繁荣的时候,无论从总体投入、社会融合程度、专职人员和组织的数量、优秀实践案例等等,都是历史最好。有没有问题呢,肯定有,有很多,而且很严重的问题。就像改革开放之后深圳发展的非常迅速,正因为迅速才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比如寻租和腐败,很多都是举国震惊的大案,但总体上还是在进步的。我觉得公益确实有很多问题,但绝不是“哀鸿遍野”。这种心态能改变什么吗,其实也不能,只是自己会轻松一点,我是相信平和是能让人走的更远的。

当然历史看多了也有弊端,就是容易陷入虚无。

会感到一切的繁荣都会归于寂静。这个感受最深的是看

《耶路撒冷三千年》

。现在我对这本书回忆不起来细节,只记得一个意象:就是在那片土地上有无数不可一世的王朝辉煌过,然后被另一个王朝取代。只有这个印象。这种感受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工作的心态,我偶尔就会觉得现在的工作没有

意义,不是我在三一的工作,而是一切工作,因为这些很快就会淹没的,所以偶尔会觉得虚无并且陷入低落。当然这种影响不会太大,我还是比较积极的,每次意识到这种情绪很快就过去了。这就是我说为啥读书不一定是好的,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情况来适应。

第二点读书带来的改变是更适应了演绎的方式。人认识世界会先天的依靠归纳,抽象到一定程度,具备思考能力之后才能开始演绎。

欧几里得写《几何原本》,爱因斯坦写《相对论》都是靠演绎。这方面给我启发最大的是波普尔的书,对自由主义的推导非常严密,我看书速度比较快,但是看波普尔的时候非常耗神,先是《致命的自负》,之后是《通往奴役之路》,到《自由宪章》的时候都要抓狂了。但是读起来很过瘾,因为几乎没什么废话,很多话都需要重读来理解,我觉得那会儿不是在看文字的意义,而是在读他的抽象逻辑和思考方式。波普尔的书不是我看过最严谨的,也不是唯一演绎的,甚至自由主义的部分思想我是不认同的,但是波普尔在理解演绎这件事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其实罗尔斯写《正义论》就是基于演绎的,只不过那会我读书太少,还意识不到这些。

演绎对思考方式会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人遇到问题会本能的思考怎么办,经过训练的人会先思考是什么和为什么。 我举个例子,《科学公益纲要》最开始先界定是公益慈善的基本性质。这些都不是抄的,是我在以前的工作中就仔细考虑过。因为当时参与一些会议,大家会说慈善是什么,公益是什么,但是这些观念都是个人观点,是基于经验和体会的抽象总结,是归纳式的,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体会,但是是不是有更本质的东西。所以就开始想, 公益慈善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些,然后就想到了政府和商业是什么,最后推导出了运用自由意志使用自有资源的利他行为 。

当然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总结的那么精确,只是有了那个朦胧的意识,后来看洛克、卢梭,了解社会契约之后,发现在书里得到了印证,再后来有了更深的体会。所以我对这些内容的理解会更深一些,这是自己通过理性推导出来而不是通过体验归纳出来的。我相信也有不少人认为公益是利他而非利己,可以被说服难以被强制,但是一般说不出来为什么是这样,但我可以从人类集体生活的必须推导出这个结论,就会更有说服力,也更符合逻辑。这就是演绎的力量。

当然归纳不是不重要,科学公益里很多内容都是通过归纳而来的,但是读书确实让我学会了演绎的思考方式。

这里顺便做个广告,我们月底开课的第三辑科学公益课里,就有关于演绎方法的介绍,我会通过几个案例和练习来解释,非常有意思,大家如果感兴趣或者周围的同事感兴趣都欢迎参加。为了让每个公益人都能学的起,我们定价非常低,最贵的只有99,买年卡的话折算下来不到30块。

第三是,读书其实对身体,就是健康方面的帮助不小。

我12年底得了焦虑症,但是一直没检查出来,非常痛苦。到北京的很多著名医院,医生都没看好。后来读

《幻觉》

的时候提到一些精神领域的症状,突然意识到我有没有可能得的是精神疾病,我以前没想过精神疾病会有那么强的躯体反应,然后就去了安定医院检查,一查就是焦虑症,后来就开始吃药。也因为看过很多医学类书籍,对精神康复和做心理治疗没什么障碍,所以治疗很顺利。停药的时候医生也跟我说我这种非常完整治疗顺利停药的不多见,

这和人

们对疾病的理解和对自己状态的监察都有关。

还有个事是我有个很好的同事和我一起租房子,她有段时间脸上各种起痘,非常严重,看了很多,吃药抹东西都不好。有一次我看书,要是没记错应该是《每个人的战争》,看到糖摄入对皮肤的影响。我就跟她说这个可能是糖摄入过多造成的,后来她试着戒糖,奶茶之类的都不喝了,没过多久皮肤就好了,这是读书实实在在的好处。

最后一个比较重要的是关于时间的价值。

我大概到32岁左右,开始理解了

正是因为有限性才会有无限性的道理。

这倒不是因为某本特定的书,而是一系列书以及当时的心

境共同塑造的。有一天读书的时候突然产生了这个感觉。我先讲一个小事。

有一年一次会议,当时共享单车刚出现不久,早上我和一位朋友从酒店骑车去会议地点。我们找了半天发现只有两辆车了,一辆是崭新的摩拜,被朋友抢了先,把旁边一辆老旧的ofo留给了我。我略微用修辞描绘一下:那辆OFO车头略歪,车身上的刮痕线条分明,车座被划开了几道口,肉眼可见土黄色的海绵形成了些许褶皱,仿佛岁月与石摆的汇聚……这其实是脱口秀演员卡姆形容梁龙长相的修辞。总而言之

,那辆车非常的破。最后我只能无奈的骑上它。出乎意料的是并没有想象中难骑,我和朋友很顺利的赶上了会议。

这段十分钟的骑行给了我很多启发,

我意识到当一件事的功用是正常的,其他附加与辅助并不产生关键影响。

不久后读德鲁克的时候看到他说,

行政事务会自发创造工作,

德鲁克讲知识工作者一定要找到最关键的事,大多数人以为时间管理是如何提高做事的效率,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只要你愿意工作永远会产生出无穷的工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永远都在说人力不足,因为一旦有了人力,人力本身就会创造工作。

时间管理其实是关于找到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做事。

要把时间尽可能的花在真正重要的事上。

再后来看瑞·达利欧的书,就是桥水基金的创始人,他前几年写了本书叫《原则》,非常畅销。我发现他也提到类似的内容,不过总结的比我和德鲁克更加精炼。他是这样解释的。他先问,29乘41等于多少?大家会开始计算,得出1189。然后又问30乘40等于多少,每个人都能迅速回答1200.达利欧说我们总是忽略1200的数量级才是关键的结果,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会花费无数时间纠结差的那11的事情,其实当百位确定之后,十位和个位是多少并不重要。

举个例子就是,我刚才讲到演绎的时候提了几次波普尔,有的朋友应该听出来了,那几本书的作者其实是哈耶克,我是故意说错的。 但其实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大家从整体上理解我希望表达的意思,因为宏观上我讲的内容的功用是正常的。

这些书和经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工作习惯。 我刚毕业的时候工作非常疯狂的,一直不停的工作和出差,但是现在不同了。2014年后我就很少加班了,一般是办公室里走的比较早的,我有段时间早上10点半到办公室,晚上5点就下班了。 但是我会花很多时间去思考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该怎么做。 需要很多闲暇来看书,因为心里有问题,所以看书的时候随时会关联到思考的内容。这样看起来不忙,但是思考是很费力的。

举例就是,我现在每年写课的时段,会比平时更容易感到饥饿和疲倦,需要吃很多甜食和零食,经常会去剥坚果,都是无意识的动作。你们看我头发也快没了,这不是调侃和开玩笑,是真实的没了。从性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因为激素分泌问题,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恋爱。

这些想法后来成了科学公益课里关于知识工作者管理的内容。 科学公益里这部分内容和一般职业发展规划不大一样,它是关于让人思考我相信什么,我该留下什么,人们会因为什么而怀念我的问题。

人的一生就是有限的, 这是谁都改变不了的事实,所以在这种有限性里,我们更希望花费时间在什么上面,希望在达到终点前完成什么,这是非常宏大、遥远,却又无比真实,我们都会面对的问题,而且是个非常迷人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书带来的关于公益的思考

下面我想讲讲因为读书对公益的一些想法。我觉得公益领域的知识沉淀是很欠缺的,国外我不太清楚,但国内是这样。

今天如果一个人想了解世界历史,他可以看,斯塔夫什么什么,我一直没记住他名字,太长了,他的《全球通史》,可以看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或者尤瓦尔的历史三部曲。如果一个人想了解中国历史,《史记》太大,可以看吕思勉、傅乐成的《中国通史》或者钱穆的《国史大纲》。如果一个人想了解哲学,可以看几个版本的《西方哲学史》或者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如果想了解管理学,可以看德鲁克的书,也可以看罗宾斯的《管理学》,想学经济学可以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我们可以看到,每个领域都有一些非常通识性的著作,这些书在专业上是极其严谨的,但是都用非常简要但精要的方式向人们介绍了这个领域、学科或者议题的思想。可是如果我们想了解公益慈善,特别是现代化的公益慈善我们应该看什?

就我所知,这个领域有一些好书,但是非常少,比如

《基于效能的项目设计和管理》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的演变》

,但前者是一本技术手册,后者是西方基金会的历史研究。李志艳老师的

《公益的方法》

也很不错,不过一来也是偏重技术性的,二来也没有正式出版。

还有一些书也都各有优点,

但是,如果人们想从整体上了解公益慈善应该读什么?

我给不出一个好的答案。去年我在CFF悦享新知主办的分论坛上做了个分享,里面提到有一些关键指征可以很好的反应一个行业的状况,通识资料的丰富性和质量就是我认为的一个关键指征。不过我们行业目前这种指征还很落后。

我想说明一下,这种落后是有历史原因的。

改革开放到现在才40年,直到最近十年商业领域才出现能跻身世界最一流的民企,而且就那么几家,以非常严格的定义可能只有华为。更别说公益领域的,发展时间太短,我觉得能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如果我们有更长远的目光和期望,我觉得理论研究和沉淀是绕不过去的。可是理论研究和建构都要很长的时间,绝不是靠一大笔钱、一大堆人拼命努力就能出来的。我想给大家分享一段,希望大家不要笑我,虽然听起来不靠谱,但是是诚恳的。

有一次我和老板聊天,她说:你说咱们现在做的这些东西,科学公益,有可能成为世界性的吗,原话我忘了,大概是这个意思。我想了想笑了一下,她问我笑啥。我说因为“世界”这两个字,我脑子里一下闪过了好多东西。

我啊,当然希望自己做的东西,能像亚当斯密的

《国富论》

,马克思的

《资本论》

那样,成为影响人类集体,奠定群体社会发展根基的东西。这是我作为一个个体对自己人生最广阔的英雄梦想。是延续自己生命的方式,也是唯一长生不老的途径。可是,好难啊。好后面加10086的难。复旦大学哲学系有个叫王德峰的教授,外号叫“哲学王子”,学科造诣非常高。我有次看王德峰讲课,他说了句什么?“我写的专著各位不必去读,没什么意思,是我饭碗的需要,评职称的要求,我写一篇论文,毫无意义,只有两个人看,一个是我,一个是编辑。”王教授很谦虚,这其实是一种虚怀若谷的境界。可是在另一个层面上,我多少能理解他说的,过不去。

越了解,越发现前面那些人类精英璀璨的思想,像高峰一样耸立,像星河一样宽广,跨不过去。

如果有一天我能见到王德峰,或者刘擎这些人,我很想问问他们,他们对本领域前人思想理解如此之深,但却跨不过去,是什么样的感受,真的那么难吗,能再进一步吗?

回到老板的问题,我相信大时代一定会出大人物,我们这个行业总有一天会出集大成者,能够继往开来。从概率上,我觉得我们这些东西不说是成为那个,只要将来那个人回顾过去看到这些,能淡淡说一句:“嗯,科学公益确有可取之处”,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做科学公益对我来说是一种考较,我需要调动全部的知识来迎接它。我能做出什么,其实是对我学习的一切的验证。

我和基金会都希望,能为公益行业留下一些更为根本的东西。

我觉得三一和玛丽斯特普,就是我之前的单位,都有这种远见。我在玛丽斯特普的时候,有很多合作支持为了更好的推动,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我们的信息,还会花时间帮别人塑造品牌,老板经常说咱们出不出现都没关系,只要事能做成就行。

大家能想象吗,十几年前,我们会花80万培养20个年轻人,以现在的标准,没有什么硬性的结果,但是许多年后,长期成果都开始显现了,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我觉得这是公益组织的公共精神。来三一之后我看到员工行为准则里有一个“大气”,是不是听起来很奇怪。员工手册上对这条的解释是:“坚守国家利益和行业利益高于机构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胸怀”。虽然事实上做到是很难的,但是心里会有敬意,能将这点提出来并写进

去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这点上我能理解梁在中先生,也就是我们创始人的期待和心境。

人的心态越开阔,人的工作,生活,友谊,一切都会随之开阔。

其实恰恰因为这些,组织才会更具生命力,才可能长青不衰。

我觉得自己在三一做科学公益,是三一的幸运,也是我的幸运。对三一来说,找到了一个认同科学公益理念,不在意自己的利益、将它视为理想而非工作的人。对我来说,我找到了一个有远见和胸怀的组织,有勇气把这种工作交给一个既无专业背景,也无可信经历的年轻人。

我偶尔会想,机构每年付我工资,成果就是十几页纸上几万字拼起来的故事,我真的值得吗?于我和三一而言,我们算是带着野人献曝的心情,希望能贡献一点点力量。 这种感觉有点像,怎么说,当年俞敏洪的老师让他们去高考,老师说我知道你们没一个能考上大学,但是你们还是要去考,因为当很多年后你在田间劳动的时候,当你拄着锄头仰望蓝天,叹息自己命运悲哀的时候,你会想起来,你曾经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过一次。

我和我的玛丽斯特普,我和我的三一基金会都是这样,我们做的这些,性教育,科学公益的一切,受限于天资与能力,也许到头来只是历史中无足轻重的尘埃, 但为了追寻一个对人类公共生活更好的解释,我们至少勇敢的努力过。 结果究竟如何,只能负手望天,笑而候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最后,我想讲几句那个文艺的题目,“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我已经记不清具体时间了,但第一次应该是在一本飞机的杂志上看到对一位40多岁的同声传译的采访,用了这个题目,一下就记住了。

我小时候很喜欢看各种故事。中土禅宗到五祖弘忍的时候,弘忍法师出题考较弟子,其中一位众望所归的弟子叫神秀,一直主张佛学修行要“渐悟”,佛法必须依靠不断修行逐渐进步,所以神秀就做了偈子: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是一代高僧,可是没想到他碰到了一位独步古今的大人物,慧能。慧能与神秀不同,他主张“顿悟”,慧能认为佛法不一定要不停学习,只要明心见性,就能立地成佛。所以他写了更高明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向慧能传法时,只讲了一半,慧能说不用讲了,我悟了。弘忍送他要替他划船,他说不用了,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我一直希望像慧能一样,一朝悟道,可是随着年龄渐长,我明白了自己是没那个天分的,我没法明心见性,只能靠日积月累的学习向前挪动。我到25岁左右开始看书,30岁才有了一点点自己的思想,我想过30到40岁读十年书,从书中理解世界,40到50岁游走十年,从实践中历练,到了50岁,可能才会有一点厚度,然后去做自己认为最应该做的事。考虑到那时的心力,体力以及许多生活的不得已,要有些许作为大体也要二三十年,那可就是古稀之末,步入耄耄了。

那时勇气、自在还会有吗?时间是一种巨大的考验。你看,人生最遗憾却又宝贵的就是这样,也许有一天我们凭借不断的学习,悟了,但那时我们和书都已经老了。书页斑驳,人影绰绰。对吧,那么浪漫,又那么遗憾

我有时候会想,假如我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能更好的安排时间,更早的开始读书学习,会不会不一样。如果我是亿万富豪的孩子,会不会现在能做更多的事,比现在有更大的成就。我在认真思考之后的结果是,其实都不重要,因为那个我其实不是我。因为有了过去的经历,所以才是现在的我,因为没能更早的读书,现在才更珍惜读书的时间。因为有我的父母小时候尊重、自由的家庭氛围,才有后来我自在的心境。

去年初我重读了一遍《正义论》,年中读了《水浒》,上周读了《复活》。比起从前我能看进去了,看完了,而且能够理解七七八八了。曾经那个不爱读书,工作拼命的我其实很好,现在喜欢读书,更在意工作结果而不是效率的我,也很好。所以我现在选书并不强求,能看进去就看,看不进去说明现在不是时机,时机到了可以再看。万物有时,没有经历就无法深刻理解,因为过去和现在串联在一起,一以贯之形成的才是让自己感到坚实的人生,我想我们其实都在追寻一个不说完满、至少连贯的自我叙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自己感到自在的生活

我差不多讲完了,最后还想补一点点,今天的主题是学习和充电,学习对一些人是重要的,但不是对每个人都必要的,我是非常认真的讲出这句话。其实“发展”、“进步”、“终身学习”这些都是近代才有的概念。虽然它们都很好,但不该成为每个人或者每个群体必须追求的东西。

我没怎么出过国,一直听说北欧的生活非常幸福,19年7月去慕尼黑,我在河边看着许多人骑行,我爸爸正好发来他吹的口琴录音,他年轻时自学的吉他、小提琴、口琴和二胡。我父亲和母亲一生经历过很多苦难,那天我听着父亲的口琴看着慕尼黑街头的景象,就想如果我父母生在一个更好的时代,会不会他们现在也是艺术家,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演出,在夏日的街头为人们歌唱。

因为我父母那辈人的努力,我们生活在了一个更好的时代,这个时代还很不完美,还需要我们这辈人更多的努力。但是,假如今天我们有人有机会过着,不一定富足,但已经是幸福安稳的生活,真的需要一直不停进步吗?其实不一定的,我们做科学公益,不就是为了创造一个人人都能幸福安稳的世界吗。

我特别喜欢听抖音版的《萨日朗》那首歌:“花开一抹红 尽情的怒放。河流有多远 幸福有多长。习惯了游牧人自由的生活。爱人在身边随处是天堂。”大家看,歌里唱的多好,多美妙。在那样的时代,大家可以不用为了长期的经济回报,不用为了功利而生活,不为了考证读书,只是单纯的对世界好奇,对艺术热爱,对未知探索。

所以,我选择了自己的生活,但我不想祝愿大家都过这样的生活,我祝大家过你自己感到自在的生活,尽量为自己创造空余的时间,然后把这,一点点的,在我们短暂生命中极其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对自己重要的事情上,比如读书、写字、唱歌、哪怕是在夜幕下的路边发发呆,或是在夕阳下驻足。

我就讲到这吧。因为有限,才能无限。如果青春常在,樱花常开,一切都不会那么美好。这就是我在书中,以及和爱的人在一起学到的人生道理。谢谢大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题和回答

是不是虚无也是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龙玺:

我最近也会跟同事聊起这个话题。我们在工作里经常相互“打鸡血”,但有时候确实觉得很“虚无”,会想:所做的工作到底有什么意义?(效果)能持续多久?但我觉得这就是每个正常人可能遇到的情况,而其实有类似的经历也挺好的。 如果让我选的话,我宁愿有这样的关于“虚无”的经历和体会,我觉得会更好一些。

我大概有五六年的时间因为得虑症而非常痛苦。但从更长远的生命周期来看,焦虑症对我人生也有积极影响,例如,它能让我总体上更理解自己、学会跟自己相处,并且对于生活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转变。我原来做性教育工作,我经常讲,其实很难说人的一些经历是完全消极的,有的人恰恰就是因为经历了一些痛苦,所以能够超越那些痛苦。

阅读算是一个不断内化、自我充实的过程,那么需要一个外化的过程吗?

龙玺:

我觉得这得看个人的特征,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

拿我自己举个例子,很多人看书有做笔记的习惯,但我更习惯去折书角。当看到书里觉得有启发的地方,我就会用这种方法去标记,有的书里面可能会有好多好多的角。但一个朋友看到我折书角就非常难受。我也有自己的一些工作习惯,像是说我有一个本子,在我在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的时候,我就会把想到的东西一点点写下来,写完之后我从来不会往前翻,但是写的过程对我很重要。

德鲁克把人的学习分成读者型和听者型,有的人更习惯用“读”的方式去学习,比如说看文字的简报,有的人“读”的水平并没有那么好,但他会去用“听”的方式吸收信息,德鲁克举了美国历史上两个听觉型和视觉型的总统的例子,就是在说这个区别。但我觉得他的分法其实比较早期,现在有一些分法比这个更好一些。每个人的习惯是不一样的,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适应的方式。

作为一个全职公益新人,如何把握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摆脱自我消耗?

龙玺:

我觉得工作和生活其实是没法平衡的,因为人就是那么多的时间,我们选择一些东西,就要去放弃一些东西。

我刚才的分享从语言上听还挺浪漫的,但其实我刚才说的是经过个人很小叙事一些塑造的意象,在意象背后,生活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事。

我举个例子,我觉得自己现在过着的生活是好的,但是它会面临很多的风险。比如说我到四五十岁是不是还要在外面租房子,很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房东今天不愿意,就把你赶出去了。那个时候你又到了那个年龄,如果生病了或者再有什么事的话,一个人确实是很难,这些都是客观实际上要面对的问题。但是这我没办法,我不是超级富豪,没法两个兼得。考虑来考虑去,最后我还是觉得我更愿意去为了选择这样的生活而放弃另一些生活。我能够保持活力的原因就是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可是它确实就需要放弃很多东西。

在工作中遇到一些不能理解的问题和要求,和自己的性格以及与对这个行业的理想不太符合,对自己目前的选择会有现实性的担心,应该如何面对?

龙玺:

我自己的感受是这样的, 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有一些人的价值观念是比较有共性的,所以就成了主流的价值观念。 我们如果要去突破主流的价值观念,或者说某一个群体,当然这个群体如果跟我们没关肯定没什么影响了,比如说可能是德国某一个市里面的人,他们的文化跟我完全不一致,对我没什么影响,但是如果我生活在的群体里面也是这样的文化的话, 我确实要想好我是要做妥协还是坚持。

我举一个小例子,我现在把我的屏幕关了,你可以看到我微信的头像。从小我就喜欢这种非常恐怖,非常二次元,非常没头脑的东西,因为这个我就要面临很多压力,以前我还有很多政府合作项目,聊了半天大家都感觉很好,然后一加微信一看,这什么玩意儿。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我在的机构对我都没有任何的压力,他们都觉得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你作为一个组织的成员对外的时候,你自己就会有这样的压力。

但是考虑了很多之后,我觉得当最开始的时候,这样可能会让别人觉得奇怪,但是如果你一以贯之这样做的时候,别人就会慢慢地理解你,而且会慢慢接纳你。

去年一位我招进来的同事做一个访谈,因为我从上一个组织已经离职了,他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觉得他跟几年前刚进来的时候有什么区别。我觉得区别就是那个时候有很多的热忱,但是现在除了热忱之外,还有跟这个世界周旋的武器,他知道在什么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推动什么的进步,而这种进步是一种非常温和的,但是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是能够让人让人走得更长久的。

我们进入社会一定会有很多自己看不惯的东西,一方面是因为社会本身不够好,所以就要去推动改变。另一方,我们需要去在这样的世界里面把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在维持自己的同时,想办法跟世界有更好的互动。具体怎样做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觉得一个成熟的职业工作者,自己首先是要有信念能够找到这条路。但假设有一天,你真的觉得公益行业或者说你参与了这些觉得不好,确实是适应不了的话,那就没必要再去适应,人生不是一定要在一个领域一直待下去的。

如何看待公益和商业的关系?又为何说自己做不了商业?

龙玺:我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看法,先说我自己,你要说我是不是完全不能做商业,我觉得也不是,因为毕竟是职业,怎么样都能做,做项目管理跟现在做公益的这些手法本质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我觉得第一做商业我没有那么多的热情,第二我确实没有太多的天分。

至于商业跟公益的交错,我很认同您说的。我分享一件事,可能七八年前,在深圳举办的中国慈善展会上面,国务院的一个参事跟零点公司的创始人袁岳,两个人辩论社会企业是不是"蓝海"。袁岳当时讲了一句话,我到现在印象还非常深刻,他说社会企业顶多算一条蓝沟沟,算不上蓝海。

实际上一个企业本身想要持续就很难了,有70%的企业活不过五年,而公益也很难,要让公益以企业的方式去做就更难了。用商业的体量来比较,社会企业根本就算不上蓝海,当然因为中国的市场太大了,所以哪怕是一条沟沟,如果能在这个沟沟里面做到最好,也是很了不起的。像残友集团就确实是做得很不错的社会企业。

有一点我比较认可,公益组织如果能介入商业的方案是很好的,但不是所有的公益组织都能用商业的方法去做事,而且我不认为有商业的方式才叫可持续,我觉得好的可持续就是不断能够创新做出好的服务项目,然后一直不停地吸引到捐赠方的捐赠。我觉得有时候这种可持续要比商业公司的可持续要好很多,有的公益组织这样能活二三十年,而且一直在发展,在做很好的事情,也不需要受到商业条条框框的限制。

最近一些年,很多商业经营更多地把目光投入到公益领域,运用一些商业的思维,大体上都是好的,但是如果认为商业思维能解决一切公益问题,我觉得这个叫做来自于商业的僭越,它太过于高估自己的东西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没有理解这个边界在哪。

当然我觉得公益确实有很多要向商业学习,但是商业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不管是社会企业还是公益企业,都必须要服从市场的规则。但市场的规则是天然跟权力对立的,市场的规则就是一个权力不停分布,然后再集中的过程,所以跟公益所创造那些非常根本性的价值,像是“利他”的公共性价值,是有一些是相违背的。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看具体的情况。有一些商业社会企业很好,有一些公益组织也很好,都可以很好。但是不管做哪个都尽量要能做好,因为公益组织做不好也就变成洗钱的了,商业组织社会企业做不好,其实就是打公益的名号。我觉得企业家在企业的基金会有一部分工作是为了企业本身的品牌,这些考虑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只要不是这以这种方式洗钱,因为我确实见过几个企业基金会其实就是在洗钱。

全职公益人需要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

龙玺:我上次谈到过这个问题,我想来想去,想不出来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是只有公益人需要,而其他不需要的,我在道理上和逻辑上我没法说服自己。

但我可以分享一下,我在写招募、在自己分享的时候,最看重的有三个点。第一个是好奇心。第二个是信念感,它能够让你能够去温和持久地做事情。第三个是想象力,这个比较复杂,因为在公益上,能够想出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策略设计是很难得的,当然这个想象力不是说空想,而是在大量学习,以及经验归纳演绎的基础上。其他的技能都可以在这上面慢慢去学习和培养。

在国内可持续做得好的机构有哪些?它们可持续的核心动力是什么?

龙玺:我觉得其实有很多。比如说三一基金会的可持续,因为我们一直背靠企业,这个就很难说可持续做得好,但是它会一直存在。

但比如说西北阳光基金会,它就是一个可持续做得很好的组织。西部阳光基金会的创始人是一个叫尚立富的年轻人,他走过了中国的很多省市,拍了很多反映西部当地的发展的照片。后来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帮助下开展了一个行动,行动又慢慢变成了基金会,基金会发展越来越大,一直到今天。它一直在逐步发展,影响力也在扩大,做了很多对于西部开发非常务实的事情。

我觉得可持续的核心动力就是它确确实实第一要以使命为导向。当然这听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在机构运营过程中,会有非常多的利益的纷争等等。但是说到根基上,在大是大非面前,这个机构是以使命为导向的,它会问自己,我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做这个工作符不符合我的使命?第二个就是在符合使命的基础上,它还要不断地创新,就是我所说的想象力,信念感。它要克服很多的问题和障碍,然后去做这样的事。

龙玺平时有可以交流读书感悟的师友吗?还是说并不需要。

玺:我自己平时没有什么读书感悟是去交流的,因为我其实是一个挺内向的人,虽然经常去参加一些演讲,但这都是职业的需要。我自己没事就喜欢一个人在家里,没有什么特别能去分享的,也不是特别能够分享的,主要是没有主动去找,我觉得要找肯定是有的,因为有很多非常厉害的读书的人。我只是习惯自己一个人去思考消化,一个人散步走路去想。我觉得就对我个人来说不需要,但是有很多人是需要通过交流才能实现的。

做性教育有什么样的资源和经验?

龙玺:可以关注我原来在的组织,有很多公开的资源,微信号是你我伙伴,网站是www.niwo.org.cn。

关于学习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如何更有系统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挑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以及评估自我学习的成果?

龙玺:我觉得我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建议,只能说一说。首先你得想好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比如说我最近在开发科学公益一些新的内容的课程,就必须要有计划、系统地读一些书,我会把这些书全部列一个单子买回来,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看,这些书可能是关于管理和慈善的一些基本理论。这个时候评估成果,就是看我看完的这些书有多少能够放在这个课程里面,能够对课程的内容编排有启发。

虽然大家都说学习,但是学习总是会有一些目标和方向的,比如说不知道怎么样去规划工作,可能就需要去找一些怎么样规划工作的管理学的书;如果不知道怎么去跟别人沟通,就去看一些关于沟通交流谈判的书。

回到这个问题,你要想自己希望学习的是什么?想了解的是什么?

走进高加索(8.1-11)|免签!世遗与美酒,雪山与教堂,共赴清凉一夏

暑期旅行精选:美国、希腊、日本、埃及、非洲、新疆等……

与许纪霖同游土耳其(8.31-9.9),走进欧亚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