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除了是我国民俗大节的端午节外,还是已经被人们遗忘的一个传统节日“备药节”,可五月初五为什么会被称为“备药节”呢?老话说的“药节做三事,家人无病扰”又是什么意思?需要做哪三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什么是“备药节”?

我国古人在观察星空的时候发现,季节不同,北斗七星在星空中的位置也不同。根据长时间的观察与总结,于是就有了“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的说法,因此人们就根据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季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到了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时候,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了接近正南的方向,是青龙七宿在天空中位置最高的时候,也就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日子。但阳极阴生,因此端午的时候也就是阴气初生的时候,而万物会随着阳气的上升而生长,也会随着阴气的增强而收敛。所以,这个时候的万物也是阳气最足的时候,也就是力量最强的时候。

也因为这个原因,人们会在农历五月初五的时候,也就是植物正处于力量最强旺的时候进行采摘备药,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之为“备药节”或是“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药节做三事,家人无病扰”

农历五月被称为“毒月“,而五月初五,更是被称为”毒日“,在民间就有:“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的说法。为了防止“毒月““毒日“对身体的伤害,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了“药节做三事,家人无病扰”的经验。

1、喝“午时茶”

端午这天被人们称为“备药节“或是”药节“,而每年到了这一天,人们就会早早的起来,趁着太阳还未升起,就会去田地、河畔或是山里进行采药。因为大地之水为阳极之水,而端午又是阳极之日,在太阳未升起前,植物的水分是最足的时候,药性也就最强。

人们将采回或是买回的草药,常为菖蒲、艾叶、石菖蒲、车前草、铜钱草、路边姜、金银花藤、紫苏、野薄荷等,在午月初五这天的午时之前进行熬制,因为“喝药“听起来不吉利,所以便称之为”喝茶“,而端午午时的这杯茶也就被称为”午时茶“。

在有些地方,人们也会把这些草药晒干备用,例如潮汕地区就有端午节晒“百日姜”的习俗,人们会把姜串成串放在房顶晾晒,等到八月十五一百日的时候进行煮水喝,据说有祛风散寒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洗“龙须水”

古人把天上的星象按照在天空的位置划分成了二十八星宿,然后又把其按照方位和季节分成了四组,它们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四象,也称为“四灵“,而端午节就是源自人们对东方青龙七宿祭祀习俗。

端午这天也就是青龙七宿升至南天位置最高之时,也就是龙的生日,所以这一天也称为“龙日节“。也因此人们会在端午节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龙的庇佑可以风调雨顺,在这天会把包好的粽子扔入水中祭拜龙,还会进行赛龙舟庆祝。

在传说中,龙是可以行云布雨的,所以端午节这天的水就被称为“龙须水“。古时,日常吃水、用水都是取用水井中的水,也就是大地极阳之水。而中午时分,太阳正直照射到水井中,这时的井水就是阳气最旺的时候,也就是极阳之水,人们称之为”午时水“。人们认为在午时水中加艾草、菖蒲煮水洗澡可以避邪祛瘟,还能清凉止痱、驱蚊虫。民间就有“午时洗目,明到若乌鹙”、“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挂“艾鞭蒲剑”

艾鞭,顾名思义,其实就是用艾草编制成的鞭子。一进入端午,天气就开始又热又湿,不但会滋生各种毒虫和病菌,人还容易“苦夏”生病。而艾草含有挥发性的芳香油不但能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还具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而且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所以,古人会在每年端午鸡叫之前,选择类似人形的艾草采摘,据说这种艾草功效最好,《荆楚岁时记》中就曾说: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蒲剑,就是用菖蒲做的宝剑,其功效和艾鞭差不多。在我国的有些地方,端午的时候还会贴“午时联”,如:手执艾鞭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