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国时期,许多现代化的思想和观念开始传入中国,文人的思想犹如火山喷发,在开启民智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当中有些人不但才华横溢,感情也似乎特别灼热,主打一个“情随心动”,高举爱情的旗帜,将“自由”进行到底。

比如徐志摩、杨骚、胡兰成,还有被誉为奇才的郭沫若,有着多段荒唐的感情,曾多次抛弃所爱之人……

当然,这不是才子们的专利,有的才女也不甘落后。她们开放的婚姻观,即使在今天,恐怕也鲜有人敢于模仿。

最耳熟能详的当属林徽因。据说,1932年的一个夏夜,林徽因突然对梁思成说:“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另一个人是金岳霖。事情的结局当然是理智战胜了情感,三人的友谊长存。

但这我一直存疑,毕竟这只是杨沫的一面之词。况且资料表明,梁思成考察回来的时间是1932年6月份,1932年8月4日梁从诫出生。极其注重孩子教育的林徽因当时不但怀着身孕,还带着三岁的女儿,彼时她爱上了另一个人?我不明白这是怎么做到的。

今天我要八卦的是有据可查的两个才(渣)女。一个为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无法取代的贡献,一个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她们的感情生活也一样轰轰烈烈,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丁玲:柏拉图、三人行、姐弟恋,三次婚姻四个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原名蒋伟,字冰之,湖南临澧人,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中共党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出过卓越贡献,主要作品有《梦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记》等。

1924年,20岁的丁玲来到北平,读书会期间,她认识了《民众文艺周刊》的编辑胡也频。刚开始,他们只是很单纯的依恋,没有真正的身体之爱。丁玲认为,这是更自由和纯粹,否则就会成为某种束缚。第二年,二人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同居,关系间于姐弟和情侣之间。

后来,丁玲为了追求更高的文学水平,想要到日本留学,便找到了北大的学生冯雪峰为自己补习日语。不久,她就被这个其貌不扬的青年的才华折服,给对方写了一封又一封热烈的情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雪峰

可问题来了。丁玲发现冯雪峰是心中所爱,胡也频也为自己所不舍。怎么办?于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发生了——1928年,丁玲说服了两个挚爱她的男人来到了西湖边葛岭山14号,三人一起生活,开启了一场“离经叛道”的前卫实验。

当然实验最终宣告失败,冯雪峰离开。丁玲与胡也频过了一段平静的时光,生了一个男孩,取名胡小频。1931年2月7日,胡也频在上海的龙华司令部被枪决,年仅29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也频

胡也频牺牲以后,史沫特莱采访丁玲。不久,丁玲与陪同翻译冯达相识相爱,二人于1931年的11月正式开启了新的生活。

1933年5月,丁玲被国民党特务绑架,拘禁在南京。虽然她怀疑是冯达出卖了自己,但在狱中还是与这个“叛徒嫌疑人”同床共枕了三年,还生下一个女婴(蒋祖慧)。出狱后,她果断和冯达分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达

1936年9月,丁玲逃离南京奔赴延安,成为到达中央苏区的第一位知名作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欢迎。毛主席高度评价她“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在延安,丁玲遇到了与她患难与共、相濡以沫40年的陈明。

陈明,原名陈芝祥。1937年5月,陈明抵达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第四大队学习,并成为了延安抗大文艺活动骨干。在西战团期间,陈明不仅参加演出,也善于做思想工作,把宣传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成为丁玲的得力助手。

1942年, 38岁的丁玲与25岁的陈明组成了家庭。在丁玲生命的辉煌中,无不凝聚着陈明的心血。晚年病中的丁玲,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创作上都离不开陈明。她说:“如果没有陈明,我一天都活不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玲、陈明一家

李一纯:婚内出轨连嫁四夫,两任前夫成妹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一纯,原名李崇英(1899年2月28日-1984年5月17日),生于湖南长沙,革命人士。1927年回国投身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任大会记录。她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一纯的父亲虽然是举人,但受新思潮影响,思想开明,与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同为好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一纯与杨开慧也成了好友,二人就读于周南女校,不久结识了向警予、毛泽东、蔡和森、杨开智等志趣相投的年轻人。他们关心国事、心忧天下,经常在杨昌济先生的家里高谈阔论。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李一纯很快就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杨开智温柔敦厚,李一纯娴静坚韧,不知不觉,两个年轻人的心越来越近,不久就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李一纯很快就生下女儿杨展(1941年9月14日,时任华北联大校部党委干事的杨展为了掩护革命同志,在寨北乡滚龙沟西坡壮烈牺牲,年仅2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开智

为了一家团圆,杨开智将母女俩一起接到北京生活。接受了新思想的的李一纯没有因为做了母亲就选择回归家庭,她一边哺乳女儿,一边在家中学习,思想上始终与丈夫保持同步。

但杨开智需要上课,根本没有办法照顾到家里的琐事。赶巧的是,他的好友李立三因为逃避当时军阀政府的追逐寻求庇护,于是杨开智主动邀请好友住到自己家中,顺便帮助自己照顾妻女的生活。

李立三谈吐文雅又风趣幽默,思想格局比杨开智更加高远,李一纯在家学习时他也经常指点。

同在一个屋檐之下,二人之间渐渐有了微妙变化,只是谁也没有捅破窗户纸。

不久,李立三因家中有事提出离开,李一纯恰巧也收到家中来信要回乡,于是一同出发。只是杨开智做梦也没想到,这一趟回乡的旅行,最终成就了好友与妻子的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立三

李一纯在未到达长沙之前就决心和李立三一起到安源组织工人大罢工。或许是出于自己背叛爱情和婚姻的愧疚,她给杨开智寄去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地请求原谅,并把妹妹介绍给丈夫:“七妹李崇德比我更年轻,比我更适合你。”

李崇德温柔细腻,也一直崇拜着姐夫。在李一纯的牵线下,二人果真走到了一起,婚后十分恩爱,相守到老。

杨开智和妹妹结婚后,李一纯和李立三也成了婚。第二年李一纯生下儿子李人俊(我国著名工程师)。1925年,李一纯在好友向警予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李立三的革命事业在妻子的帮助下也越来越好。

同年十月,组织委派李立三和李一纯前往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六次会议。蔡和森和向警予夫妇也一同前往。

谁知,这一趟旅行中,李一纯和蔡和森竟然擦出了新的爱情火花。

当时,蔡向二人因为生活上的诸多小摩擦未能很好磨合,婚姻正亮起了红灯。向警予决心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革命事业,铁了心要离婚。组织派遣两对夫妇同行,是希望李氏夫妇劝和的。

不知李立三当时是怎么想的,竟然让妻子去安慰生病的蔡和森。也许是因为蔡和森更加深邃沉稳,又或许是被痛苦的蔡和森激发出了母性,李一纯的感情再一次倾斜。而蔡和森也在李一纯的照顾下慢慢恢复,体会到了和妻子一起时的不同滋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和森

爱情的火就这样熊熊燃起,李一纯嫁给了蔡和森,生下子女蔡转、蔡霖。而与第一任一样,这一回,李一纯又牵线将自己另一个妹妹李崇善嫁给了李立三。

1931年6月5日,蔡和森在组织广州地下工人运动时遭叛徒出卖被英帝国主义逮捕,不久引渡到广州,8月被国民党反动军阀阿陈济棠杀害,终年36岁。

而李一纯在做地下工作时也不幸被捕,在党的营救下,她幸运地走出了国民政府的监狱。三十年代末,在党的安排下,李一纯和第四任丈夫结婚。婚后,二人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生下女儿李吉提(著名的音乐教授)。不知是刻意低调还是真的普通,她的这一任丈夫的资料几乎查阅不到。

结语:

这是两个传奇的女性,她们一生都在追求自由、新思想、新生活。二人的晚年也很幸福,丁玲活到了82岁,李一纯去世时85岁。

民国时期,新旧思想的激烈碰撞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性的地位迅速提升。尽管她们的婚姻观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但她们曾经的爱人对此并未有什么微词。

也许,身处于那样的时代,她们的行为并不那么离经叛道吧。

作者:秋月溶,简简单单,爱人间,喜欢一切有趣的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