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炒股 市场需要牛市

最近市场上流传比较火的一张统计图片,就是年轻人都不炒股了,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图显示,30岁以下炒股人群占比不足3%,55到55岁占比最大有17.34%,其次为55到60岁占比14.45%,45到50岁占比14%,如果年龄放宽一点,从40岁到65岁,这个年龄段炒股的人占比56.64%,值得注意的是70岁以上人群占比仍高达6.82%,领先于30到35岁人群。也就是说40岁以上的人群都是经历过了6124点或者5178点牛市的人,都是被那两波牛市忽悠进来的。

现在A股已经10年没有牛市了,大家听到的都是股市亏钱,所以,30岁以下基本没有人入场了,随着60岁以上的人逐步老去,如果市场还没有牛市效应,30岁以下的人依然不会入场,然后这个市场会逐步枯竭,特别是40岁到6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每天望眼欲穿,希望有韭菜来接盘,结果只是等来一个寂寞。重要的是,如果市场还没有赚钱效应,市场主力军40岁到60岁这波主力军也会逐步离场、消失的,所以,A股市场急需一场牛市救火!

不过,想年轻人大量入场,这个也有点难,因为现在年轻人消费观念变了,只对直播,电商,游戏等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年轻人没有钱,一是年轻人收入低;二是经济下行。有钱,收入高的要还车贷、房贷,更有钱的人不需要炒股,这就是三辈子都用不完的那种!

根据最新公布的二季度末数据,A股市场散户持股比例已降至30%以下,这个数据创下过去十余年来的最低纪录。也跟以前统计的A股市场70%的散户大相径庭!导致散户持股比例持续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个是主动性降低,另外一个是被动性降低。

主动性降低,就是机构投资者资金量在持续增加,包括增量的资金和从二级市场赚的资金增多,而散户因为持续亏损或者销户直接退出导致的。被动性降低就是因为这几年发行了大量的新股,导致增加了大量的市值,而增加的市值基本上是大小非和机构持股,导致散户由于分母变大之后的被动性降低。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说明散户的数量在减少,很多人都是含泪割肉销户,市场被量化、转融通挡道,周末虽然出现了一个量化交易意见稿,将投资者交易行为存在单个账户每秒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300笔以上或者单日最高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20000笔以上情形的,认定为高频交易。但重点是这些规则去年9月份已经出现过,好像没有什么新意,再说每秒300笔,每天20000笔,是散户永远无法达到的,通过高频交易和资金优势,机构依然可以做到T+0,散户是T+1,而印度股市之所以能够走出大牛市,主要是印度股市机构实行的是t+3,而散户实行是t+0,散户比机构有更大的主动权。A股刚好相反,这还搞个毛线!

A股后继无人,听起来还是有点可怕,但其实问题也不大,美股散户从最高80%降到现在20%,美股依然走出了大牛,美国72%的家庭都直接或间接持有股票。这两个数据看起来有点矛盾,其实不矛盾的,因为美国主要是通过理财、ETF等入市,当然这个前提也还是需要牛市,所以,A股只要启动牛市,资金还是会源源不断的入场,只是入场的方式可能会变成理财或者ETF,而这些机构基本偏爱的是蓝筹股。

所以,即使以后有牛市,A股市场也不会出现全面牛市,现在5000多只个股,后期会有大量的垃圾股退市,还有大量的小盘股会成为仙股,然后少部分蓝筹股会带动大盘上攻4000点甚至突破6124点,我们相信这个时间不会很远,只是希望现在的老韭菜都不要缺席,希望这辈子能够出现吧。请注意关注趋势巡航,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