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至,位于大锏银巷的南京艺术金陵文化创意产业园(以下简称“艺术金陵”)中成片绣球花,成为市民和游客的赏花打卡地。6月8日上午,艺术金陵发展前瞻研讨会暨“梨园雅集”南京市京剧团国粹艺术传承基地揭牌仪式活动在园区举行。省市美术、文学、学术、科技、出版、影视、音乐等界别名人名家参加,赏绣球花盛开,聊文艺之未来,为艺术金陵这张南京“文化名片”未来的发展贡献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席研讨会并作发言的有当代中国书画、鉴赏、史论艺术大师萧平,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毕飞宇,南京艺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谢建明,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国家一级导演郭晓伟,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祁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正明,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屠国啸,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家冯伟民,江苏省文旅厅二级调研员李慧,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设计艺术家陈卫新,南京市京剧团团长王珏,艺术金陵董事长张泳等40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鼓楼区委、区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全力支持打造的文化品牌,艺术金陵从文化兴园的战略高度和现实需要出发,引入知名企业入驻,推出各种艺术活动,为社会提供了非遗技艺展示中心、银器手工坊、网红咖啡店、艺术培训和网球场等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服务及全民健身场所。研讨会开始前,嘉宾们参观了园区。与会的萨莎公学创始人、青年钢琴家沙正君,即兴演奏一曲《Riverflowsinyou》。牧心花园咖啡店吸引大家驻足,而与咖啡馆相邻的尚林品牌金银细工国家级非遗手作坊,也吸引嘉宾们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泳董事长在研讨会开幕致辞时说,文创园在不断创新融合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的优势和黏度,以文化拉动产业,打造具有集聚示范、平台服务、展览展示、创新孵化等功能的园区,并以多元、多样、跨业态的服务,让艺术金陵成为南京这座城市富有活力和文化品质的文化高地之一。

萧平认为,艺术金陵应成为文化的载体,通过艺术家的耕耘和创新,发展成为独特的艺术空间,又通过各种方式回到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去。这种互动循环,不仅促进了文化与生活的交融,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艺术金陵发展前瞻研讨会角度选得好,有超前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国家一级导演刘慧萍、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东方、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傅国、江苏雕塑家陈建华等畅叙己见,围绕艺术金陵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策动“画廊”“书屋”“戏园”“音座”、如何拓展“走出去、请进来”的运营思路等,展开了热烈的对话交流。扬子晚报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成君、南京电视台民生事业部主任马岳清、南京广播电视台导演谷光伟等,以媒体人的眼光作了交流。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远,艺术策展人洪燕,作家、诗人王宣淇,南京大学美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学术活动部主任余萌萌,止一堂文化产业公司董事长徐晓亮等与会者认为,文创园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产业的关联,确保相关产品顺利实现其增加高产出值和附加值的深加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探讨中,大家认为,文创园作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要充分推进各类文化资源的发掘与融合,其次要找准消费群体,做好市场调查营销。“一个有记忆、有生机、有活力、有看点的园区,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最好的名片。”社会学教授陆远信心满满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活动还举行了“梨园雅集”南京市京剧团国粹艺术传承基地揭牌仪式。著名作家毕飞宇、南京市京剧团团长王珏共同登台揭牌。并且书画艺术名家萧平、黄正明还携墨宝而至,萧平写的是《艺道遣怀》,黄正明写的是《艺苑铭史》。艺术金陵董事长张泳也向首批“艺术顾问”萧平大师、冯伟民研究员、周建明院长、何方教授、王珏团长颁发聘书。研讨会结束时,江苏省演艺集团歌舞剧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王谦,声情并茂地演唱了歌曲《举杯吧朋友》,南京青年音乐唱作人木小雅也动情演绎了《城门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孔小平

校对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