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援引英媒金融时报22号发布的报道,英国国防大臣沙普斯当天在出席一场防务会议时,公然对中国进行抹黑诋毁。报道称,沙普斯宣称中俄伊正在进行越来越多的合作,而且他“有证据表明”,中俄正在合作生产能够用于乌东战场的军事装备。沙普斯还特别强调,中国“已经或者将要”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援助。讽刺的是,沙普斯既无法说明何为“致命援助”,也无法提供他口中的“证据”,只是一味地重复“中俄关系密切”,还不明所以的呼吁“全世界觉醒”,尽快认识到“西方面临的威胁正日益增长”。对此,我驻英大使馆明确驳斥称,英防长的说法纯属无中生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国防大臣沙普斯

讽刺的是,他这番炒作,非但没有得到美国的赞赏,反而还被公然打脸。美国总统国安顾问沙利文在当天晚些时候回应此事时表示,截止到目前还没有看到相关证据。如果抛开背后的政治考量来看,中美这次至少表态罕见一致,都认为“援俄”论都是没有证据的错误说法。

一个是斩钉截铁但是拿不出证据,一个是矢口否认却又讳莫如深,这对拥有“特殊历史关系”的盟友,显然是在“中国援俄”这件事上没有统一口径。双方出现分歧的原因其实不难猜测。首先是英国,就在沙普斯无端指控中国的当天,英国首相苏纳克宣布在今年7月4号开启新一届大选,这一安排比原定日期整整提前了几个月。而迫使苏纳克作出这种近乎于豪赌的决定,是受到了当下英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目前保守党在民调上已经落后工党超过20%,地方选举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溃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利文

苏纳克必须在情况无法收拾之前采取行动。这也意味着,苏纳克政府以及保守党必须竭尽所能的争取支持度,炒作涉华议题,尤其是攻击中俄关系,对于当下的苏纳克政府而言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问题在于,美国并不是这么看的。同样是在22号这天,中方宣布对美军工企业以及高管采取反制措施。原因是美国罔顾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抱持的客观公正立场以及建设性作用,以所谓的涉俄为借口,对多家中企滥用非法单边制裁。同时持续对台军售,严重违反一中原则以及中美三公报,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主权以及领土完整。依照《反外国制裁法》的相关规定,中方决定对12家美国军工企业,冻结其在中国境内的一切资产,对10名企业高管不予签发签证、不准入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洛马公司

很明显,我国发起的这波反制裁,让拜登政府意识到自己踢到了铁板上,因为这波攻势并不是针对美国,而是指向了躲在白宫背后的军工复合体集团。这些靠贩卖战争来获益的资本们,最担心的并不是在华资产被没收,也不是高管无法入境中国,而是在全球军火生意越发繁荣的当下,失去和中国供应链的联系。更重要的是,美国始终吃不准过度挤压中俄的生存空间,是否会导致中国开始真正向俄罗斯提供军援。这对于正处于大选关头的拜登政府而言,无疑是最糟糕的局面。

可以说,无论是美英还是其他北约国家,如今拿俄乌冲突进行国际炒作的空间已经所剩无几,相比起战场上的输赢,全世界更关心这场冲突何时能够结束,如果西方继续无视这种呼声,最终引发的反噬将会一波高过一波,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主权,能够独立自主作出外交决策的国家,更不会被美国实施的非法单边制裁所恐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