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发布

将带来哪些变化?

为加强电动自行车行业管理,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 等文件。记者注意到,全国各地也纷纷启动了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新国标发布、多部门行动,这一系列动作,将给行业带来什么变化?

将发布企业白名单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已于5月1日正式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也正在修订中。下一步,将分期分批发布电动自行车企业的白名单,发挥优秀企业模范带头作用,引导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引领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王江平:将单独划分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踏板车、电动平衡车等领域的小动力型锂电池,提高安全技术等指标,与电动自行车行业的规范条件,形成协同效应。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主管部门要引导辖区内生产企业对照文件要求进行改造升级;要会同同级消防部门组织好符合条件的电动自行车企业提出公告申请;并根据新版《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按属地原则抓紧开展新一批企业申报和已公告企业自查工作。

全链条整治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 鼓励参与电池攻关

电动自行车,作为方便出行的交通工具,目前在我国的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了3.5亿辆,这相当于每四个人就有一辆电动自行车。在方便大家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事故屡屡发生。除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外,筑牢安全标准底线,也是扎实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的重要一环。

近日发布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将于今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动自行车整车、电气安全、充电器等强制性标准,目前也正在修订中。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对规范电动自行车及锂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促进电动自行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王江平:引导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加强对标达标,加大整改力度。要认真检视辖区内生产企业在标准执行上存在的问题,督促企业吸取教训、立行立改,严格执行现行相关强制国家标准。要发挥本地区电动自行车相关行业协会作用,深入推进行业自律,引导生产企业强化合规经营意识,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有关部门也在研究支持电动自行车使用高安全、长寿命电池的攻关突破,统筹提升锂电池的本质安全水平,同时鼓励骨干企业在此领域率先展开研究。下一步,还将推动建立电动自行车老旧锂电池报废和废锂电池回收处理体系。

三月份完成1200批次电动自行车专项抽查

电动自行车整车、电池、充电器及其他的配件质量,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三月,完成1200批次电动自行车专项抽查,完成1000批次充电电池专项抽查,有力保证了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监督司副司长 王胜利:目前我们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技术规范、电气安全要求、充电器的安全技术要求还有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技术规范,这4个强制性的标准应该说共同构成了电动自行车本体安全的底线要求。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标准,要依照标准去设计生产和销售相关的产品。

目前,电动自行车专项抽查相关检验工作正在推进,后续将根据抽查结果,对发现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闭环处置。此外,相关部门将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和非法改拼装等行为,加强行刑衔接,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宣贯会在贵港市召开

5月2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电子信息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主办的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及锂电池强制性国家标准(广西)宣贯会在贵港市召开。

会上,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结合今年以来所开展的一系列提升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水平工作作了发言,广西电动车行业协会、电动自行车企业代表、锂电池生产企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表态发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专家对《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以及《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进行详细地宣贯和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西是全国电动自行车主产区之一,2023年全区电动自行车整车产量达213万辆,零配件757万套,完成规上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今年以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行业质量安全专项摸排和质量安全诊断服务,主动发出《关于加强行业自律促进电动自行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号召引导行业自律,持续强化标准宣贯、深化生产企业贯标认知,持续筑牢质量安全底线,积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