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挑战赛#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

文|娜娜蜜丝

编辑|娜娜蜜丝

最近,法国政府出台了一项针对电动汽车补贴的新规定,其中明显存在对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歧视。这一举措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也在法国国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件事很快在网上引发了激烈讨论,法国网友们对此也颇有微词。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马克龙正面临国内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希望通过与中国碰撞来转移视线。但是,这种做法难免招来报复,长此以往,只会让法国电动汽车行业陷入苦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政府最近颁布了一项电动汽车补贴的新规定,其中将车辆的碳排放作为决定补贴的主要标准。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在首批享受补贴的名单中,并没有任何一款中国产电动汽车。对此,中国驻法大使馆立刻发声明抗议,称这种做法没有任何法理依据,明显存在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歧视。分析人士指出,这项规定的真实目的,就是帮助法国本土的电动汽车企业在本土市场取得主导地位。通过设置贸易壁垒,将中国的有力竞争对手拒之门外,让法国企业可以轻松地在国内占据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驻法大使馆发言人严正指出,购车补贴的本质,是鼓励消费者选择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而法国通过出台歧视性规定,不仅无法减少本国的碳排放总量,还可能引发其他国家对法国电动汽车采取反制措施,这无异于自断经脉。这件事很快在网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有法国网友认为,马克龙此举纯属保护主义,损害消费者利益。也有网友认为,马克龙的所作所为完全出于政治目的。还有法国网友直言,马克龙这是在与中国唱对台戏,难免招来报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驻法大使馆发言人的警告是有道理的。马克龙政府此次明目张胆地歧视中国电动汽车,势必会引起中国政府的报复。中国有可能也会对法国的电动汽车品牌采取同样的歧视政策,拒绝给予其任何补贴。在网上,许多法国网友都指出,马克龙此举纯属自断经脉。如果中国政府针对法国电动汽车实施反制,法国本来就不强大的电动汽车产业,势必会遭受严重打击。到时候,马克龙政府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法国汽车企业利益的损失。此外,中国并非法国电动汽车的唯一出口对象。马克龙的所作所为极有可能触发其他国家也效仿抵制法国电动汽车的行为。届时,法国汽车业将面临来自多个方面的打击。所以,马克龙的歧视性补贴政策,对法国汽车业的伤害远远大于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马克龙当局首次针对中国的电动汽车采取歧视政策。此前,马克龙就曾多次施压欧盟,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以此来打压中国企业,助力法国本土企业。今年年初,马克龙政府就曾试图向欧盟施加压力,要求后者对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发起所谓的“反补贴”调查。如果调查后认定中国企业接受了政府补贴,那么欧盟就可以依据世贸组织的规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达70%的惩罚性关税。很明显,马克龙此举的真实目的,就是想要在欧洲市场形成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联合封锁。但是,这一要求遭到了包括德国、荷兰等多个欧盟国家的反对。这些国家担心中国会以牙还牙,对其汽车产业造成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析人士指出,马克龙之所以频频与中国过不去,与其当前面临的严峻政治考验有很大的关系。马克龙上台至今,法国经济一直没有明显好转,民众生活压力依然很大。以至于马克龙的支持率已经下降到了危险的边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马克龙迫切需要制造一些外部的“敌人”,以此来转移民众对国内问题的注意力。否则的话,马克龙极有可能会在下一届总统大选中失掉连任资格。这也是为什么马克龙会频频挑起与中国的矛盾。这件事很快在网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有法国网友认为,马克龙此举纯属转移视线。也有网友认为,马克龙是在玩火。还有法国网友直言,马克龙这是在政治生涯走投无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龙的这一系列歧视性政策,也在法国国内遭遇了很大的反对声浪。此前,就曾有两名内阁部长公开对马克龙的某些政策表示反对并愤然辞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马克龙的所作所为,已经与法国民意背道而驰。马克龙此前曾试图推行一些议题极具争议的改革,包括改变法国的养老金制度、修改劳动法等。这些做法遭到了法国民众的普遍反对,也导致马克龙的支持率一路下滑,如今只有不到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马克龙此时选择与中国短兵相接,主要就是想通过制造外部“敌人”,来转移国内舆论的视线,为自己赢得喘息的机会。但是,这种药方的副作用也十分明显。它不仅损害了法国企业的利益,也进一步失去了民众的支持。所以,马克龙的这一系列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歧视政策,注定是治标不治本,因噎废食。它不仅损害了法国汽车企业的利益,也加剧了马克龙在国内的政治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马克龙频繁挑起与中国的经贸争端,并非出于法国国家利益的考量,而主要是服务于其转移国内政治危机的需要。但是这种做法的副作用明显大于正作用。它不仅会招致中国的报复从而损害法国企业利益,也会进一步损害马克龙在国内的政治声望。所以,有识之士都建议马克龙放下偏见,停止这种以邻为壑的自毁式政策。中法两国之 间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唯有加强双边互利合作,才能让两国都从中获益。你认为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