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端午节

1、端午原义。

端者,端正,人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端,故,端为始;

午者,正中,“一纵一横为午”,纵横交错才正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巳,五月为午,余下类推。

五月为午月,古文 五午义通;端午又称端五。

又因两五相重,故称重五或重午。

古人将午时当作阳辰,因此时阳气始盛,故又称端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古人用《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十二个卦表现一年十二个月的阴阳二气循环,农历五月为姤卦,对应地支中的“午”,“午”是火的极盛状态,也就是阳气达到了顶峰,农历五月以后,天气渐渐炎热,各种病菌也日益滋生,因此在古代,五月又有“恶月”之称。

而五月五日,是"重午",为恶月恶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别称最多的节日

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传说最多的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是传说最多的节日,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孝女曹娥说。

端午节最早的起源和自然有关,后来又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人文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端午节到底能不能说“节日快乐”?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端午节的起源是一个节令,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生产生活会受节令的变化而影响,端午是天气由冷转热的节令,在这段时间人们由于天气原因容易生病,所以端午节最初诞生是源于人们用很多活动来祛除邪祟,避免生病。

而纪念屈原等传说是后来与这个传统结合起来的,所以追根溯源,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祈求幸福生活而产生的节日,在端午节说“快乐”并没有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2008年,与清明、中秋同时被国家定为法定节假日。

清明、端午和中秋的入选,大大增加了传统节日的比重,振兴传统文化的意图甚明。

二、2001-10T《端午节》邮票

2001年6月25日,为了迎接我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到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2001-10T《端午节》特种邮票,全套3枚。

图案分别为“赛龙舟”、“包粽子”、“避五毒”。

同时发行小版张1套3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特点

1、第二套传统节日系列邮票。

从2000年1月29日《春节》邮票的发行,到2018年3月2日《元宵节》特种邮票的发行,长达18年间,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中秋节、元宵节终于全部荣登方寸。

2、第一套、也是迄今惟一一套全面反映端午习俗的邮票。

3、以中国传统木刻版画构图“赛龙舟”、“包粽子”、“避五毒”,较全面地展示了端午风俗。

4、发行日为当年端午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欣赏

第1枚“赛龙舟”。

以我国传统的木版年画构图,两条龙舟你追我赶,舟上插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彩旗,一派吉祥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2枚“包粽子”

没有采用传统的吃食场面,而是别有新意地采用悬挂的“如意结”来喻指粽子这一主题物象。

倒挂的蝙蝠、撑开的翅膀以及蝙蝠口中衔着的长命锁等构图,清来雅去,若细雨微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3枚“避五毒”

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为五种毒虫。

一枚以虎形葫芦符作为主图物象,脚踩流云,背负宝剑,可谓威风八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柯汝

本文为驿路邮缘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简介

柯汝,历史专业本科(史学学士)、法律本科、民商法研究生毕业。

自幼酷爱集邮,历经风雨痴心不改。

多年潜心学习文化历史哲学等人文科学,将偶得付诸邮票研究,以独到之视角解读邮票所蕴含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