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团结、拼搏和进取,2011年,赛龙舟被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赛龙舟更是广东地区的传统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前后,人们都会自发举行龙舟竞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帆竞渡奋楫者先

又是一年龙舟季

女子龙舟队的兴起

使今年的龙舟活动多了

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女队员们以坚定的信念、

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

为传统龙舟运动注入了崭新“她力量”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

不一般的女子龙舟队是如何乘风破浪

荔湾区中南街海中联社女子龙舟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咚咚咚呛,咚咚咚呛”“快看,女子龙舟队”,6月9日,随着号子声声,一支女子龙舟队宛如一条蛟龙在水中快速滑行,赢得沿河两岸群众的欢呼声和阵阵掌声。这支女子龙舟队正是2023年荔湾区中南街海中联社成立的首支女子龙舟队,在去年海中村龙船届的“村超”清风杯龙舟赛上,她们向大家展现了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和精湛的划龙舟技艺。在今年荔湾区龙舟邀请赛中,主办方首次设置了女子龙舟项目,“其实获不获奖不重要,能让女性登上龙舟,展现女性丰采这才是最重要的。”海中女子龙舟队鼓手梁少珍激动的说。

“扒龙船在过去对我们女性来说,是一项“奢侈”的运动,女生是不可以扒龙船的。现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男女平等,联社牵头组建了女子龙船队,我们很珍惜这扒龙船的机会,也很享受这份快乐。说来说去,还是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被大家亲切称为“瑛姐”的队员梁杏瑛说。

担当鼓手的梁少珍则对技术颇有要求,在她看来,海中男子龙舟队成绩不俗,女子队也不甘落后,“期待有专业教练能给我们一些指导,我们的成绩肯定会更好!”队员们越扒越起劲,家庭越来越幸福,是大家共同的期待,也是大家奋斗的目标。

番禺区亚运城女子龙舟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番禺石楼镇亚运城社区同样有支巾帼女子龙舟队,共有24名女性加入,她们来自亚运城各个小区、各行各业,平均年龄37岁,年龄最小的28岁。作为一支组建时间短、经验不足的女子民间龙舟队伍,她们面临着不少的难题,但凭借着对龙舟文化的一腔热爱,她们勇于挑战、团结奋战,6月2日,在亚运城龙舟邀请赛男女混合组400米标准龙竞速比赛中,她们与其他传统龙舟队一起挥浆击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领队林琳表示,由于没有专属女子队的龙船,过去一段时间,女子队员只能‘蹭’亚运城各个小区男子龙舟队的船训练,哪条龙舟有空位,她们就插空补位一起参加训练。而且前期各个小区的训练方式、技巧都不太一样,因此,混合队合训时难度特别大。但凭着女队员们那份不甘落后、迎难而上的精神,以及亚运城社区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凝聚力,她们实现了“从0到1”突破:6月8日,亚运城女子龙舟队与广龙女子龙舟队组成女子联队参加2024第六届海珠湿地龙船景龙舟赛,获得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云区鸦岗村、镇湖村女子龙舟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6日,流溪河上蚌湖鸦岗多条龙舟破浪,白云区人和镇鸦岗村女子龙舟队和镇湖村女子龙舟队在河面上奋楫竞速,她们的飒爽英姿赢得阵阵喝彩。队员们都说,每当泛舟河上,总能迸发出一种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更增加了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也更感受到了深厚的龙舟文化的魅力。

天河区珠村女子龙舟队

6月3日,天河珠村女子龙舟队亮相天河区第三届“深涌杯”龙舟赛。经过两个月的艰苦训练,她们俨然“训练有素”,女队员们劈波斩浪,与其他龙舟队同台竞技,不仅增强了乡情联系,也激扬了发展信心,岸上观赛的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你地好型”!

震天的鼓声

飞扬的船桨

女子龙舟队奋楫争先、乘风破浪

她们是柔与韧的代表

是力与美的诠释

为传统龙舟文化注入了崭新的力量

彰显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壮志

和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

新时代女性风采

为英姿飒爽的小姐姐们点个大大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