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思考,东方式的思维和西方式的思维有很多不同,一般人在谈论东方式思维和西方式思维的时候,喜欢确定一个而反对另一个,认同一个而否定另一个。

未见之事的确据

比如,有些人说东方式的思维好,那么他对西方式的思维就完全不接受;或者言必称希腊,认为西方人的思维好,对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就全盘否定,这其实都是不对的。

既然东方人和西方人都是人类,那么,东方式的思维和西方式的思维都是人类的思维形式,我们都应该拿来借鉴,它们其实各有优势也各有缺陷。

我们今天就谈两个字,其实就是一个词,东方人和西方人对它的理解——信心,就是信的问题,就是信心的问题。

东方人往往认为:信心是被证明的,你做得好你才有资格谈信心。你会不会种苹果?我当然会呀,我是果农呀,我当了30年的果农了,怪不得你这么有信心。中国人要用事实来证明你的实力,在这个基础上再建立你的信心。所以东方式的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式的思维,在理解“信心”这个概念的时候,往往认为信心是实力的证明。

你好好学习、努力学习,你才能够考上普林斯顿,你努力学习才能考上哈佛,那么努力学习就变成你能不能考上哈佛的信心的来源了。

但是西方人却把信心是放在前面的,你必须先相信你能考上,然后你再努力。东方的思维是你努力你才可能考上,你努力你才有信心相信自己考上或者考不上;但是西方认为把信心放在行为的前面,把信心放在事实的前面。

这样看来,西方人的信心就变成一种心态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解释“信”这个概念的时候,西方人有一句话说:“信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我还没有看到,我就拿到证据了。

比如有人问你:“你将来能不能成为一名画家?”

“你怎么能这样问的?我将来就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呀!”

“可是你现在还不是呀。”

“那只是时间问题呀,我有极高的天赋,我有超过一般人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我的表现力也是一般人不能及的,所以我未来就是个大画家!”

这就是未见之事的确据,还没有到未来,我就已经确定自己将来是伟大的大画家,这就是心里的看见,灵里的看见,灵里的确定。虽然在现实中它并不存在,但是我在灵里已经看到它了。

所望之事的实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句话:“所望之事的实底。”就是我在希望之前,就知道我要得到什么了,我希望和WF结婚,和我知道我将来一定和WF结婚是统一的。我希望和WF结婚,但是WF可能不和你结婚,可能和别人结婚了,你可能和LF结婚了。所望之事的实底是什么?希望和WF结婚,我将来一定就会和WF结婚,我有全备的信心。“备”就是预备的备,就是这个信心是满的,是不留任何缺憾的。

这就是西方人的思维,西方人在对信的理解上更加倾向于把它理解为一种心态,一种高度自信确定的心态,而东方人却把信更多地看成是一种实力的证明。

哪一个更有道理咱们不要区分,不要确定一个然后否定一个,我觉得两个都有道理,看你喜欢哪一个。

一个更加倾向于是一种高度积极的心态,另一种却是带有实用的色彩在其中,但是这很好玩很有意思。为什么西方人在理解信心的过程中是这样的?先把信放在前面,然后用信给自己强大的力量,给自己确定的目标,接下来就是一个实施的过程。而东方人认为你好好做,你在做中证明你是不是有信心,来证明你的信心,但有可能证明你没信心,你如果没做好你就没信心了嘛。

从我自己角度来讲,我觉得西方人对信的理解好像更积极一点,你不要问为什么你就做,因为有一个规律:你在做任何事情以前,你要问千万个为什么,你开始怀疑各种各样的坏结果了你的信心就会减少,甚至荡然无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在读初中读高中的时候,学习成绩都很一般,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评价都不高,甚至认为我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作为,我就是个平平凡凡的人,但是我却非常自信,我的同学QXL也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就说:“国荣呀,你总是自命不凡。”我说:“我有根据的,我将来就是比他们强的多,他们将来只能仰望我。”

“你们要建立山顶之国,让整个世界都仰望你们!”我当年为什么非常有信心,相信自己将来可以超越我所有的同学?

我发现我身上有两个优点:一个是我有“磨”的优点,就是做任何事情我慢慢来,一点一点来,直到把它做成功,就是那种磨的精神培养了我坚持的能力,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第二个,我在理解知识方面是非常灵活的,我在学科与学科之间,概念和概念之间具有很强的贯通能力,我的思维张力是很大的。

这是一个前提性的问题,给大家分享一下东西方人对“信”的理解的不同,可以增加自己一点小小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

王国荣,心理学家,独立学者,作家,中国整体心理疗法的创立者、中国循证心理疗法第一人。曾任心理医生杂志社首席学术顾问,上海博爱医院高级心理治疗师,是中国国内最有实力与天赋的心理学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响力的心理学专著,其中《学生心理问题突破性治疗》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数百所大学列为馆藏图书,《50 种心理治疗与调适方法》获中国高等院校出版社联盟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人生最重要的 10 种关系》被中国文化出版社列为心理学大师系列丛书,《与抑郁症握手言和》荣获最受读者欢迎专业图书奖。

喜欢本文请点赞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