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分珍贵 一组老照片

带你见证玉溪河引水工程建设的悲壮瞬间

现芦山县大川河、太平河流经宝盛乡汇合后的河流称之“玉溪河”,是芦山主要河流之一。玉溪河在古时又称鱼戏河、鱼喜河、玉玺河,具有精彩的传奇故事。玉溪河沿岸山体连绵,壁立千仞;奇木异卉,浓阴匝地;飞瀑流泉,碧水奔放;珍禽异兽,鸟语花香;宝剑鱼儿,戏水欢唱。晴天碧空似洗,白云如缕;雨天积云压境,风声鹤唳;春来山花烂漫,蜂蝶曼舞;秋去银装素裹,满河童话。

玉溪河源自海拔3000多米以上的10多座高山冰雪融水,飘逸着远古的幽情与灵气,哺育了千万代苍生、旺盛了亿万年烟火。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镇西山外的川西人便将目光投向了这条神秘的河流。

自1935年起,慧眼识水的老一代水利人便提出了引玉溪河之水灌川西百万亩涸田之构想。因受客观条件所限,此构想历经30余年的曲折坎坷才尘埃落定。水电部军管会于1968年12月20日批准同意《关于新建玉溪河引水灌溉工程的请示报告》,玉溪河引水工程正式列入四川省1969年度水利基本建设计划。

1969年10月10日,镇西山施工公路开工。11月中旬,镇西山隧洞2号、3号支洞正式动工。12月,部分主体工程动工兴建。

1974年8月31日,镇西山隧洞成功贯通,标志着玉溪河引水工程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胜利。1977年4月28日,玉溪河引水工程正式开闸放水。1978年1月20日,玉溪河主干渠全线通水,当年春,灌区各县(市)开始受益,灌区人民“水旱从人,福泽桑梓”的愿望得以实现。

此工程总投资1327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9971万元,投劳折资3308万元)”,年输水时间300天以上,年引水量5亿立方米,有效灌面86.64万亩。

玉溪河引水工程,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施工技术落后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使用锄头、钢钎、十字锹、背蔸、篾筐、扁担、抬杠等原始工具,靠着肩挑背扛,战严寒酷暑、冒雨雪风霜,历经八年鏖战而建成。据不完全统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因公伤残586人,因公死亡近百人。这些让人泪目的伤亡数据、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舍身忘我的英雄事迹、熠熠生辉的水利智慧,在四川水利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书写了崭新的历史传奇!

以下一组拍摄于1969-1978年间的老照片,带你见证当年修建这一宏伟工程时的悲壮瞬间。本文照片及部分史料由玉溪河管理站提供,在此深表感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镇西山一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溪河引水大坝旧址原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 溪 河 引水工程动工大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 溪 河 引水 大坝工地一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 溪 河 引水 大坝工地一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施工中的镇西山隧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技术人员在工地现场研究施工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技术 人员 在 工地 现场 研究 施 工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施 工 中 的镇 西山 隧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镇 西山 隧道洞内施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地施工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溪河引水大坝合拢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 溪 河 引水 大坝竣工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溪河引水大坝竣工典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镇西山盘山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