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禁忌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但在古代却是一个恶毒日,五月为毒月,五日为恶日,所以古代是非常重视端午节的。端午节时值仲夏,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古人认为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并出。因此有诸多以驱瘴避邪为目的的方式。那么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忌游泳:过去端午节被视为溺亡者的还阳日,人们认为水域中可能存在更多危险,因此忌讳在端午当天游泳,尤其是去到曾经发生过溺亡事件的地方游泳。传说中,人们会在端午时投粽子入河,也是让溺亡者分享,以避免其作祟。科学的解释是,此时多雨季节,容易发生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儿童戴的香包忌丢失:在很多地方,端午节小孩子有佩戴香包的习俗,香包被认为能保佑孩童平安。传说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会有不顺。端午节过后,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以免出火灾。科学的解释是香包能去除毒虫,香包丢失,容易让毒虫叮咬,儿童免疫力低容易生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忌恶日:五月为“恶月”,端午节所在的日期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某些地方一周岁以内的新生儿有“躲午”的风俗,即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脱灾祸。科学的解释是,传统节日,娘家人更想念女儿和孩子,女儿带着孩子回娘家过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避五毒:过去端午节是“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蟾蜍)活跃的时节。人们通过悬挂艾叶、菖蒲,喝雄黄酒等方式防五毒,怕被这些毒物侵害。科学的解释是,这些药草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五,忌举办大型活动:端午节过去是祭祀和祈福的日子,民间认为此日诸事不宜,如果举办大型活动,可能有一些风险。按照科学的解释是,古代端午时节人员聚集,容易爆发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六,忌房事:端午节当天毒气攻身,邪气最盛,古代训诫严禁房事。科学的解释是,端午节身体机能容易受到天气和毒虫的影响,房事容易加重身体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代,科技水平落后,现在和古代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端午节的这些禁忌很多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了。但是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饮用雄黄酒、佩戴香囊、挂艾叶等,依然保留了下来,并赋予了它们特殊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期就到这里,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

关注小秀才,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