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个账改革虽然引起部分人的不适,但总算波澜不惊,基本上实现了软着陆,改革有利有弊,对于长期不看病的退休人员来说,个人医保账户金额上涨速度放缓,但对于许多有慢性病或者身体不好经常看病的老人来说,因为门诊报销而减轻了医疗费用负担。

一石激起千层浪,医保改革争议渐行渐远之际,有关延迟退休问题又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看样子延迟退休方案真的有可能在2023年落地。

医保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延迟退休关乎每一个人的养老待遇。作为社会民生政策,医保改革和延迟退休就是要做到把有利扩大化,把弊端降低到最小。

去年我国人口减少85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出生率下降,老龄化时代来临,劳动力减少,养老基金未来走势堪忧,谁来为退休人员提供养老金,这都是延迟退休需要解决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不理解、反对,到目前坦然接受,10多年的争议与宣传没有白费,大家基本理解了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延迟退休确实会给参保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对于延迟退休,不会采取“一刀切”方式,而是轻拿轻放,平稳过渡,实现软着陆。

比如延迟退休提及的弹性实施,社会期待很高,30年弹性退休有望实现,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目前关于公务员的退休问题,允许工龄达到30年的申请退休,经过批准后就可以执行,如果放在职工的延迟退休上,只是把30年工龄弹性退休政策扩大了实施面而已。

除了弹性退休外,延迟退休是否会带来养老金上涨,也是大家关注的另外一个点。那么延迟退休方案一旦在2023年公布,计发月数、养老金或同步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养老金或实现第19涨

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8连涨,即使在疫情3年经济困难时期,也没有让广大参保人员失望,大家对养老金上涨拍手称快。

疫情管控放开后,我们惊喜发现,疫情好像一夜之间消失了,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毫无疑问,今年的经济发展更快,养老金上涨更有底气。

2023年养老金实现连涨的信号明显,经济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有一定的通货膨胀,这都是养老金上涨的积极信号。

不仅2023年养老金可能会调整上涨,之后年份由于经济发展和因延迟退休带来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改善,养老金持续调整的可能性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计发月数或同步调整,引起养老金上涨

养老金包括三个方面: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影响基础养老金高低的因素有三个:养老金计发基数、缴费指数、缴费年限。三个因素,几乎没有人为改变的余地,所以延迟退休后,基础养老金上涨空间几乎没有。

过渡性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情况类似,变数主要是过渡系数,可以在1%到4%的范围内进行调整,根据目前情况判断,调增过渡系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发展不利。

剩下的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了,它等于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有很大调整空间,并且个人账户养老金属于私有财产,调整计发月数对养老保险基金影响不大。

根据人社部十四五规划,延迟退休不仅要延迟退休年龄,也要调整养老金计发月数。

由于延迟退休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养老待遇,那么目前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或将调整减小,这样才能增加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从而提高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

延迟退休方案一旦在2023年公布,那么养老金上涨的概率极大,不仅会带来养老金的第19涨,还会在延迟退休政策实施时,同步上涨养老金,为退休人员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