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总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在社会中存在:那些最底层的奴隶,竟然总是站在他们的主子角度考虑问题。

他们指点江山,今天准备踏平这里,明天又要击败那里,好像他们拥有着巨大的权力去指挥这些事儿似的。

他们眼中都是这国那国的敌人……却从不关心自己的收入、福祉、权利等等。

甚至有友好国家元首来访问,他们还会评论一句“欢迎你”,显得好像是自己亲自接待似的。但他们却对各种社会不公和自己的切身利益视而不见。

对这种现象,光抨击作用不大,因为那种人是根本不会听的,因为他们已经沉浸于那种“自己是主人翁”的深深的幻觉。

我想尝试分析一下这种心理机制产生的原因。

首先,来看看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安东尼奥·葛兰西的理论。葛兰西提出了“文化霸权”的概念,他认为统治阶级通过文化、意识形态的控制,塑造被统治者的思想,使其接受并内化现有的统治关系。换句话说,奴隶们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就是:主子永远是对的,替主子考虑问题是他们的本分和荣耀

看来,西方思想家也早就识破了这种统治把戏。

想象一下,一个家庭从小教育孩子:你要乖,要听话,主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样长大的孩子,难道还会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吗?他们只会觉得,主子的利益高于一切,替主子考虑问题就是他们的使命。

葛兰西的话犹如一把利剑,直指问题的核心:奴隶们替主子考虑问题,不是因为他们愚蠢,而是因为他们被精心培养成了这个样子

再来看看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

萨特强调,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但这种自由带来了巨大的责任感和焦虑。为了逃避这种焦虑,许多人选择“自我欺骗”,放弃自己的自由,甘愿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安排。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奴隶宁愿替主子考虑问题,而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处境,争取改变命运的原因。

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机制:他们在主子那温暖的牢笼中找到了“安全感”,尽管这种安全感是建立在失去自由的基础上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甘愿让渡自己的权利,以获得某种安全感。他们还会攻击那些不愿意让渡权利的人,认为是他们毁了自己的安全。

萨特的存在主义告诉我们,这些奴隶其实是有选择的,只是他们选择了逃避现实。讽刺的是,他们的这种逃避,反而让主子们更加得意洋洋地享受着统治的特权。主子们不需要担心奴隶的反抗,因为这些奴隶已经心甘情愿地为他们的主子鞍前马后,甚至替他们分忧解难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同情这些奴隶?我认为回答是不——他们的可怜之处不在于他们的卑贱地位,而在于他们的奴性思想。

莎士比亚在《暴风雨》中写道:“地狱是没有底的,人心是无底的地狱。”

奴隶们的思想深渊无底,他们的自我放弃才是真正的悲剧

他们是怎样站在统治者角度辩护的?“上面也有他们的难处”,“个人不要麻烦国家”,“顾全大局”……却从未想过自己的生活困境,以及自己作为纳税人应当得到什么样的回馈和权益。

在这种人看来,权力者的那点痛苦比他们自己每个月的房租房贷、饭钱和信用卡账单更值得关心。就仿佛他们的命运已经与权力者紧紧绑在一起,要时刻为权力者操心。

十九世纪美国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最可怕的不是奴隶制本身,而是奴隶心态的流传。”

这些心甘情愿为主子考虑问题的奴隶们,实际上是用自己的思想为主子的统治铺平了道路。

总之,奴隶们替主子考虑问题的现象绝非偶然,也并不是某种特定的文化现象,而是文化霸权、洗脑教育和集体性自我欺骗、自我放弃的结果。

讽刺的是,他们的这种行为反而助长了主子的权力,成为他们牢不可破的统治基础。当有人指出这个问题,还要被他们攻击——你是个叛徒!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一个奴隶在替主子考虑问题时,笑笑也便过去了,还可以顺带感叹一下这个世界的荒诞。

毕竟,这场荒诞剧的导演,不是别人,正是那些心甘情愿替主子考虑问题的奴隶们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