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现在的高考是不是犯上了“过度重视症”?

全家送考,站在校门外等候。女家长一色穿上旗袍,据说是取“旗开得胜”之意。那么,是不是旗袍开叉越高,孩子就考的越好?更有甚者,有男家长也穿上旗袍送考,搞成个行为艺术。若不是高考时间,大家稍微理解,如此装扮出门,不被人骂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让人惊掉下巴的是,男家长还不算最出格的,一位男校长居然也穿上旗袍,为学生“旗开得胜”加油鼓劲。

这,这,这个导向就有严重问题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穿旗袍还有讲究。据说第一天要穿红,意为“开门红”,第二天要穿墨绿,意为“一路绿灯”。

还有其他五花八门的讲究。

有举向日葵的,葵与“魁”谐音,意思为“一举中魁”。

有拿香蕉的,拿甘蔗的,这是广东这边做法,我也不大清楚含义。

这种寓意就那么准吗?

如果真有那么准,我也找到了范进总是不能中举的原因了,他老母亲从来不穿旗袍,兆头不好。

第一天穿红色旗袍,也可理解成第一天就遇到红灯;第二天穿绿色,不能被理解成“全军尽墨”,脸都绿了吗?至于向日葵,我也可理解为,葵与“溃”谐音,考的溃不成军。

家长的心情或许可以理解,但社会上有些事情就过了。

每年高考日,铺天盖地都是这种新闻:

交警一分钟护送进错考场学生进场。

交警开车牌号尾数为“985”的警车为高考服务。

学生忘带身份证校门口两分钟补办。

学生准考证忘带交警冒雨护送。

还有些地方,连救护车都不能鸣笛(非英语听力考试时间)。

感觉一到高考时间,整个社会都要停摆。其他人都不要呼吸,变成木头人,只有考生和家长才有资格活着,高考结束后才能恢复正常运转。

想想三十年前,我们参加高考的时候,哪有这么多事?

我们基本上都没有父母陪同,大家自行到考场,考场外面冷冷清清。大人各忙各的,最多给我们做点好吃的而已。除了有考生的家庭,也没太多人关注高考。

我还记得,我参加高考那一年,高校的录取率才23%。现在高考的录取率都80%了,考大学不知道有多轻松,怎么气氛反而搞得如此紧张?

到底是谁搞出出如此紧张的气氛?恐怕不仅仅是家长吧?

可怜的范进,他老母亲不知道穿旗袍,害的范进老先生一把年纪才中个举人。

敬请关注,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