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岁月的河流,还有什么痕迹不被淹没?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沉淀?不同时间,已经没了相同的河流;同一河流,已不见了往日的宁静。

唯有他,一个忠贞而高尚的灵魂,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一个美到极致的才子——屈原。

一年一度端午节,一读屈原一声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百年来,屈原的精神与人格始终感召着中华儿女。

中国民间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

2009年,以纪念屈原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端午节及其传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让我们一起通过邮票上屈原之足迹,缅怀他——一个忠贞而高尚的灵魂……

一、纪25 世界文化名人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倡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活动,他们是中国的屈原、波兰的哥白尼、法国的拉伯雷和古巴的马蒂。

他们分别为推进人类文明进程做出了卓越贡献,国家邮电部由此发行了《世界文化名人》纪念邮票。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对此表示纪念,我国于当年发行《世界文化名人》邮票,全套共4枚,其中首枚便是屈原,面值“800圆”。

邮票上的屈原慈眉善目,面带微笑,长须飘飘,但头上的皱纹里埋藏着深深的忧虑。

邮票右下角标有“公元前278-1953,中国诗人,屈原”。

二、1994-9《中国古代文学家(第二组)》纪念邮票

1994年6月25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学史,邮电部发行了《中国古代文学家(第二组)》纪念邮票,全套4枚。第4枚屈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孤愤、幽凄作为画面的基调,人物面部锁眉,头发厚重,宽大的两袖拖曳于身后,以表现出人物缓行的沉重和孤寂、痛苦的心境。

选用《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也正表达他在文学上的卓绝和忧国忧民的伟大人格。

在屈原像的右侧,有《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另有方形朱印“平”以及椭圆形朱印“国殇”,“平”即屈原之名,《国殇》为屈原的名作。

三、 《长江三峡》1994-18

为了展现三峡的秀美风光和古老文化,1994年我国发行了一套《长江三峡》邮票,全套6枚,其中第6枚为屈原祠,面值1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6)为“屈原祠”。

画面以“泪水怀沙千古遗恨,归山枕岫万世流芳”的陵联为内涵,借重松柏,点点红桔,烘托出祠庙的白墙和屈原高洁的品格,在庄严肃穆之中,寄托了人们对诗人的怀念之情。

屈原祠又称“清烈公祠”,坐落在长江北岸湖北秭归县城东1.5公里处的向家坪。相传战国时大诗人屈原因不能实现其政治抱负投泪罗江死后,有神鱼将其尸体驮回他的故里秭归,在城东5里安葬,该地遂名“屈沱”。

屈原祠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宋、元、明、清,屡圯屡修,后改额“清列公祠”,两侧题“孤忠”、“流芳”字样。

1978年迁至今地复建,计有山门、大殿、左右配房等建筑。

山门为牌楼式,高14米,四柱三楼。大殿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按明代木构建筑手法设计,崇台高耸,翠瓦飞檐,十分壮观。殿后有屈大夫墓,系后世营建的衣冠冢。背依崇岭,前临大江,每逢端午佳节,有五彩龙舟竞渡江心,盛况空前。

四、2018-15 屈原

中国邮政于2018年6月18日端午节发行《屈原》特种邮票一套2枚,小型张1枚。

该邮票共两枚,图案分别为《忧歌离骚》、《求索问天》。小型张,名为《屈原像》。

邮票采用传统中国画技法进行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忧歌离骚》背景体现了《离骚》词句中出现的兰草、龙凤等元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求索问天》背景体现了《天问》开篇中出现的宇宙元素,反映了屈原试图通过对“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的怀疑和质问,探索其政治理想的精神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型张展现了屈原双手呈简,端步向前,心系社稷的士大夫形象;

背景以翻滚的浪花隐喻屈原以投江结束自己悲剧的一生,表达了屈原精神的不朽和世人对屈原的怀念。

作者:柯汝

本文为驿路邮缘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简介

柯汝,历史专业本科(史学学士)、法律本科、民商法研究生毕业。

自幼酷爱集邮,历经风雨痴心不改。

多年潜心学习文化历史哲学等人文科学,将偶得付诸邮票研究,以独到之视角解读邮票所蕴含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