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的一生中,你总会感谢某个特殊的时期,就是处于“被高压”“被逼迫”的阶段,接受魔鬼般的考验。但正是当时看似不近情理的遭遇,却能激发你身体所蕴含的全部潜力。

著名央视主播康辉在《平均分》书中写到,若不是大学时期魔鬼训练打下的坚实基础,就很难抓住进入央视工作的机会,更不能成全现在的自己。

盘点下自己的过往经历,也曾不幸于遭遇魔鬼般的考验,回想起当时的心境,自己如同深陷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永远看不到光一样。具体地描述,晚上做梦“鬼压床”,被压的踹不过气,但四肢却无法动弹,那种无能无力的恐惧,让人心有余悸。

但正因如此的魔鬼遭遇,才让一些人实现从泥鳅变为鱼,再从鲤鱼化为龙的逆袭。所以,当你不幸遭遇魔鬼般的考验,请一定珍惜。

成功的人,总会把曾经艰难的旅程描述的风轻云淡,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升华,再也不会回到“悲惨”的过往。但会让探索未来的我们陷入误区,认为他们经历的难也不过如此,只要努力和坚持,一定会成功的。

事实却打了脸,很多人很难复制他们的成功,还纳闷:我读了那么多励志成功的书,也按照他们的做了,但好难啊,怎么也坚持不下去?然后,为了麻痹自己,就得出了算命的结论:那些成功的人,天赋异禀,这辈子注定就是要牛哄哄的。

这个世界上,存在天赋高于常人的人,但真的只占极少数人,和地球的总人数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是,为什么成功的人数会占据总人数的20%及以上?所以,算命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

事实上,我们出生后,大家自身都有同样的属性:平凡的人。但有些人为什么领跑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是因为平凡的他们做不平凡的事情,路径只有一条:“笨鸟先飞”。

刘德华,就是典型的例子。最近,他的“庆出道四十年”抖音直播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超1亿人,创造了抖音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人居然能红四十年!刘德华靠的是什么?一句话:将努力变成习惯。

刘德华从出道走到现在,并不是一帆风顺。记得成名后,他的戏路单一,演技迟迟无法突破,还遇到了一个实力强大的对手—梁朝伟。在与梁朝伟的影帝竞争中,总是失败者,他的演技水平成为媒体攻击和质疑的热点。

刘德华,经历着演艺生涯的至暗时刻,但他自认为资质平庸,只有通过百倍千倍的努力,才追的上别人。于是他开始沉下心来琢磨演技,开始挑剧本,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包括反面人物,最终,刘德华凭日益精湛的演技,一共获得6次影帝。

再说到自律,它不是靠自我意志力磨炼出来的,其实都是在最初阶段,经历“被高压”“被逼迫”的所打造的。

东京奥运会刚结束不久,我国勇夺38金32银18铜的成绩完美收官,赛场上留下太多的深刻印象:32岁苏炳添9.83秒的亚洲人最好记录,14岁全红婵477高分夺得10米跳水金牌,巩立姣夺得中国奥运第一块铅球金牌……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形容奥运选手魔鬼般训练的付出,一点都不过分。我看过国家队的训练纪录片,真的很残酷,我相信,他们最初进入国家队的时候,他们不是靠内驱力训练,绝对是逼迫的。

奥运健儿回国隔离,他们的“隔离日记”一下子登上了热搜。

在不大的隔离房间,没有正式的训练器材和场地,全红婵在床上练习动作,许昕单腿捡矿泉水瓶练平衡,黄博凯徒手门框训练,樊振东无器械健康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度自律的行为,真的把我震撼到了。达到这种境界的自律,是不需要外界介入的,而是他们内心自发的去做的。

所以,自律的养成,总是从魔鬼般的“被逼迫”到日常般的“自发性”的过程。

一个人的成功,如果没经历魔鬼般的考验,是很难从中汲取力量,让自己在未来披荆斩棘的。所以,当你不幸遇到,不要沉沦,请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