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吧,前几天有银行说要先息后本的为新购房者减轻月供,这两天又有更加夸张的低首付团购操作,可以说楼市现在没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你不敢想的政策。

就在6月6号,山东青岛的胶州市推出房票安置、购房补贴、商品房团购、共有产权人才房等多项激励政策和举措,其中一项非常重磅,针对购买家庭首套房且收入相对困难的,首付款可按50%缴纳,剩余50%首付款可缓交1~2年交齐。这意味着,胶州的政策更进一步,在15%首套房首付比例的基础上,可做到7.5%的最低首付比例,100万总价的房子,你手上只要有7.5万就可以了,还不到一辆小汽车的钱,就可以拎包入住一套三房了。

咱们之前已经已经分析过了,现在政策用力点还是在降首付和表面降杠杆而实际逆向增杠杆上,这对新房的去化作用已经是非常有限了,因为房价下探期,大家是不希望加太多杠杆去买房的,因为不仅是要承受房价的下跌还要扛住持续30年的利息,大家缺的不是这7.5%的首付款,而是后续持续的工资收入和稳定性,首付能凑得到,但是长达360个月的月供,有多少人能保证不失业和一直供的上呢。

而且要是家庭首付够的话,根本不会在意这点首付的降低,而首付连7.5%都希望减少的话,这很明显就是刺激低收入人群甚至可以说是穷人,让这些人进来买房,无异于是害了人家了,人家如果老老实实去租个保障房,实在没钱的时候就回老家农村房子了,你硬要拉人家去买房,那日后断供的话就是一个家庭的哭泣了,开发商是把库存去掉了,但是落在这些低收入人群手上,不最后还是要有人来承担这个后果吗。

而之前就有一些小县城出台鼓励低收入人群入市买房的政策,早在2022年,山东的微山县就出台过购房缴纳契税补贴消费券活动通告,针对城市无房低保户、低收入、特困家庭,在规定时间内购买新房和二手房的,县级财政给予购房总价款的10%的购房补贴,最高不超过3万元,给补贴是好事,但是给啥低保户和特困家庭买房补贴,可以说完全就是荒唐了,人家都吃低保了,难道每个月的低保够还房贷吗,这明显就是实在找不到接盘侠了,希望多让人顶上去接盘了,只要是个人就行了,人家低保户能保住吃穿已经很不容易了,再去买房,可以说是天方夜谭了,所以做政策还是要考虑实际情况,有中高收入的人才去鼓励买房,没收入的就让人家乖乖租房就好了。

而在517新政之后,15%的首付降低其实已经是普遍现象了,而过往买卖过房子的房东都知道,有的房子是可以做到高评高贷的,也就是可以在二手市场把首付做到更低,当首付要30%的时候,通过这种操作可以实现首付15%或者20%,只要银行对交易过程默许的话,这种方式就非常通畅,也是帮助炒房客加杠杆加仓的重要举措。而现在随着首付的继续下调到7.5%,咱们也可以预测到银行对放贷的态度已经非常饥渴了,只要你有贷款买房的想法,银行都有勇气给你贷款,因为贷款是银行生存的重要来源,就像房企需要持续卖出房子一样,如果房企新房难卖了,那资金链就非常容易出问题,只是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说,咱们即使现在手上有一些闲钱,也不要轻举妄动去加杠杆,稳字和现金流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对当下来说。

而对胶州这次尝试来说,可以说也是迫不得已的,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截止到四月底,胶州市商品房可销售面积279.62万㎡,可售套数达到2.39万套;而安居客平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胶州市新房均价8908/平方米,环比持平;二手房6月挂牌均价7457元/平方米,同比下降8.98%。库存压力的天量,加上房价的下跌,可以看出来想卖出一套房的难度有多大,而且咱们之前已经都知道,库存潮36个月的地方都不让继续卖地了,缺乏卖地收入,对地方来说又是一种窒息感。

现在出降首付这样的政策,无非是在提前透支一波,再割一波韭菜,不过不割也不行,因为财政压力实在是太大了,2023年,胶州市全年财政总收入217.2亿元,下降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3亿元,增长3%,但是去年胶州地方债务余额高达300多亿元,如果再把隐性的城投债算进去,这个债务率是非常大的,所以从各方面来看, 胶州现在的压力都是摆在眼前的,因为青岛整体楼市这一轮就下降的比较多,胶州只是青岛的一个郊区缩影而已了。

而这并不是胶州一个城市的现象,只是胶州现在用7.5%的首付出圈了,因为多数三四线城市都面临着高库存、低销量的一个处境,一线不断出政策,其实就是在虹吸二三四线的购买力,把购买力都吸走了,那本地剩下的就是一些低购买力甚至是穷人了,还想在这些人身上刮出买房的钱,只能说是幻想了,努力提高体制外的收入和稳定性才是当下最紧迫的事情了,而不是让没钱人去买房,骆驼祥子拉车拉了一辈子,也买不起一辆属于车,真的不是他不够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