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瑞,生于广东茂名。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民盟中央美术院广东分院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职工艺术家,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员,暨南大学两岸四地文化交流中心特聘画家,广东电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美术大展并获奖。2020年2月国画《鼠乐图》获“锦鼠临丰~十二生肖全国中国画年度大展优秀奖(由中国书画报主办)。

2020年10月国画《大利丰年》获“二O二O首届岭南大唐荔乡美术作品展“优秀奖。(由广东省美协、广州美院、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

2021年1月国画《荔映福牛》获“神牛奋蹄~十二生肖全国中国画年度大展”优秀奖。(由中国书画报主办)

2022年1月月国画《虎啸生威》获“瑞虎呈祥~十二生肖全国中国画年度大展"优秀奖。(由中国书画报主办)

2022年6月国画《荔香六月》获"二O二二第三届大唐荔乡美术作品展"优秀奖。(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

2023年10月国画作品《岭南清音》入展“绿美广东——岭南美术名家作品展”。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广东省林业局联合主办。

2024年5月国画作品《新歌醉人》入展“520.我爱荔”全国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

数十幅作品先后刊登在《中国教育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书画报》《南方日报》《大潮》等报刊上。

书画同源,匠心独特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篆、隶、草、行、楷不同的书体,会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古往今来,绘画大师都会从书法中汲取营养并寻找灵感来丰富国画的线条,如果没有书法的功底,笔下的线条就会轻浮、疲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荔园童年》190×138㎝

在周瑞的国画作品中,线条笔画的形成,都是经过提、按、转、折等动作来完成的,而这套动作流程,便可以形成一组婉转柔韧的富有运动及韵律的线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贡园一夜荔枝红》138x68㎝

元代赵孟頫有一首明确提出“书画同源”理念的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荔香》180x70㎝

他将书法融入画中,强调诗书画的统一,注重笔墨情趣,不拘泥于形似,将文人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岭南清音》180x98㎝

正如吴昌硕的篆籀线条,力度均匀,圆润利落,书写速度较慢,节奏舒缓。他把书法的这套动作运用到绘画当中,节奏缓和而用笔稳健深沉,气象苍茫,画面中的气势通过用笔倾注到绘画的笔墨中来,另外,书法当中,他用线强调力量的强弱,画法用笔重骨法,重挺拔。所以,从他的荔枝之类作品当中可以看出下笔如刀,线条飞舞,劲健非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乐融融》138x68㎝

他画中的用笔用墨,线条的粗细、长短、虚实、呼应等方面,都注意了物象的姿态变化,并且能够让线条穿插得协调统一,耐人推敲。他画的荔枝整体画面构图协调,颜色搭配和谐,荔枝红透圆滑。注重实践操作,国画荔枝的的画法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周瑞非常注重这一点坚持写生,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实践,他能够更好地掌握国画荔枝的绘画技巧,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荔红鸟欢》138x68㎝

他耐心细致:国画荔枝的绘画技巧较为复杂,需要耐心和细心地学习和练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耐心细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紅荔飘香》153x84㎝

他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注重实践操作以及勤奋学习的态度。传统与创新,放胆泼彩,无论是运用的笔触还是流动的或涂抹的色彩,都显示出他或含蓄、或细腻、或豪放的性格。他作品新颖独特又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受到广泛赞誉。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史国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佳果飘香》138x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绿水青山出好荔》138x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乐在其中》138x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校园荔红》138x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薰风至,荔红时》100x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荔香六月》138x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荔映福牛壮》138x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荔累累报丰年》100x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茘园写生》68x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乡荔枝红》68x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吉利图》68x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荔丰年》68x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荔图》68x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荔枝写生》68x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68x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丹荔图》50x50㎝

写·生·留·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